約莫我二三年級,家門口經常有個賣豆花的大爺推腳踏車經過,叫著“賣豆花咯”,車后座擔著兩個木桶,木桶蓋用白色的棉紗布包裹,揭開一看里面是雪蓮般奶白奶白的豆花,心情一下子嫩軟起來。
豆花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可甜可咸、可葷可素、可作為一道配菜、也可作為一頓飯,在口味變得更為豐富的今天,豆花也以更具誘惑的食物姿態,出現在人們的餐桌。
1
豆腐腦?豆花兒?
你能準確說出豆腐腦、豆花兒、豆腐的區別嗎?豆腐腦和豆花兒,可稱從豆漿到豆腐的“歷史中間物”,只是時間先后而已 。
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嫩(以“腦”為名,大約是由豬腦來的聯想,因豬腦吃起來極嫩),用筷子夾不起來,只能用勺吃。
?豆腐腦
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介于豆腐的韌和豆腐腦的嫩之間,可以用筷子夾起來吃,一種綿軟的口感;豆花放入模具里壓實,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所以制作豆腐的流程就應該是:豆漿-豆腐腦-豆花-豆腐。
?豆花兒
若是來類比,豆腐腦的口感像乳酪奶油,而豆花的口感更像甜品里的慕斯。
但在實際生活中,全國各地的豆花和豆腐腦大多對食材沒有這么講究和苛刻,所以很多地區也默認為豆花和豆腐腦并沒啥太大區別。
2
甜豆花VS咸豆花
古有煮酒論英雄,今有吃貨爭豆花。
?甜豆花
豆花兒在江南地方,大多作為早點的一部分存在,與豆漿燒餅油條為伍,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花兒,加上一大勺軟爛的花生仁,再淋上紅糖姜水,成為一道地道的早餐。
現在經過改良,它已榮升為甜品屆的網紅,手打豆花搭配上紅豆、芋圓、花生、水果,冰涼爽滑,軟嫩綿密,自帶甘甜的豆花,能讓浮躁的我們,驟凈三分心。
?咸豆花
吃咸豆花則需拿出骨子里的溫柔,生怕夾散了這嫩出水的尤物,將筷上的豆花轉移至蘸碟里打個滾,裝了半個土碗的佐料滲入豆花內里,入味了得,韌性十足。
蘸水是咸豆花的靈魂,一碗配有一個蘸碟的豆花,一個魂牽夢縈的老味道。
何為正宗的豆花兒?對我這樣的吃貨們來說,不管是甜豆花還是咸豆花,好吃才是王道!
3
一碗豆花面
面我所欲也,豆花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NO!難道你不曉得世界上有一種美食叫豆花面?
貴州遵義豆花面,他們的豆花面和蘸水是分開的,碗里微黃的堿面條上蓋著一團雪白細嫩的豆花,將豆花和面裹上滿身紅油蘸水,一口下去,咸辣鮮香,真的是炒雞滿足惹!
?豆花面
而重慶的豆花面自有特色,嫩得“Duang Duang”的豆花覆蓋著紅湯面,面上的紹子看著就很有食欲。輕輕夾起一塊綿實不散,嫩得恰倒好處,直接入口便能感受到滿嘴的清香。
除了豆花面,馓子豆花的酥脆麻辣、牛肉豆花的扎實宜人、酥肉豆花的肉嫩滑人、酸辣豆花的層層遞進……都是不容拒絕的滋味。
4
豆花兒遇上火鍋
初春乍冷,特別適合聚集三五好友,去吃一吃地道巴適的火鍋。豆花兒,川派火鍋的最佳搭檔,每桌必點的招牌菜,地位如同許昌人最愛的千張。
現做的豆花兒,外觀潔白光滑,內部蓬松多孔,下入湯鍋,煮個七八分鐘,豆花的氣孔完美吸收鍋底味道。
靜靜等待著一抹白浮出來,撈出翻滾的豆花,再把豆花夾進蘸碟中裹上油辣椒,咬上去湯汁飽滿,掠過齒間,豆花的清香充盈整個口腔,奇妙又美好。
吃完,嘴里不但有股麻辣的感覺,還帶有一股清甜的豆香味,兩個字:巴適!
統籌|巖巖
編輯丨阿寧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打造爆品|花膠雞|烏雞卷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