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扒了知名火鍋店1000條差評,這7個方面最易“中槍”

    來源:火鍋餐見 田果

    “對服務的吐槽最多,其次是產品/口味,第三則是性價比,隨后依次是食材、環境、上菜速度……”
    近日,我們“突查”了一批頭部品牌火鍋店,扒了近千條留言,梳理出最容易引起顧客“差評”的7個方面,并總結了應對妙招。
    深扒3家知名火鍋店5000+評論,
    差評評價“服務差”最高占七成
    定位北京,先看看3家知名度較高的火鍋店,差評區可謂“怒氣值爆表”。具體分析如下——
    A品牌該店的差評率1.7%,其實不算太高,但差評里因為“服務不好”產生的差評竟然占到70%,就不得不引發重視了。
    B品牌從人均看屬于中高端火鍋店,整體的差評率比較低,差評均勻分布于產品、排隊、服務、性價比等方面。
    C品牌差評率是比較高的。人均超過100元的餐廳,竟然出現鬧肚子、欺騙消費者等差評,無疑會對品牌口碑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
    包括這三家店在內,餐見君在某團上翻了幾十家火鍋店,總結出3條“差評共性”:
    1、服務成最大的槽點,樹大招風,在頭部品牌的差評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2、除服務外,產品、食材、排隊、性價比等方面,也收到不同程度的差評;
    3、有的品牌忙于跑馬圈地,竟存在偷奸耍滑、欺騙消費者等負面行徑。
    當然,也存在消費者帶有色眼鏡,放大餐廳問題的現象,但怎樣能夠不辜負消費者的期望,值得每一個餐飲企業重視差評。

    服務、口味、性價比,
    這7個領域容易爆發差評
    “幾乎沒寫過差評,但是今天真的被氣到了”、“我必須要給他們點教訓”,這大概是消費者掏出手機,在評論區狠心評上1星的動機。
    有關數據顯示,火鍋店差評共分為7大重災區,針對這些重災區,餐見君整理出差評回復模板,以及應對措施,僅供參考。

    服務不積極

    店員打鬧聊天,鍋燒干也沒人加水

    某火鍋店差評截圖(下同)
    很多差評都提到了“店員打鬧聊天、耽誤時間”、“一個個愛答不理,跟欠你家錢似的”……
    分析成因,可能是門店培訓、管理不到位,也可能是服務員帶情緒上崗。這些細節,都會讓你的顧客調頭走向競爭對手。
    參考話術:非常感謝您到店體驗,由于我們招了很多新員工,業務不是很熟悉。今晚大家已經通宵學習提升服務質量了,服務搞不好,我們不睡覺……

    上菜慢

    下單半小時不上菜,現去市場采購了?

    就餐高峰期,經常會發生“上菜慢、菜品斷貨”的情況。
    建議學習下海底撈的“三分鐘上鍋,五分鐘上菜”,iPad下單或手機下單,也能縮短上菜時間。
    此外,統計菜品點購比率,按需備菜;設置每日特價菜,促成客戶點購;結合真實需求,考慮是否采用凈菜。
    參考話術:真的對不起,由于訂單量多,導致上菜/送餐延遲,我們一定會加速上菜/送餐速度,希望您能給我們再次為您提供服務的機會。

    性價比不高

    人均100多還沒吃飽,價格超預期

    關于價格的差評,集中體現在:價格貴、菜量少、折扣低等。
    既然顧客選擇進店,說明定價是可以接受的,此類差評多是體驗感沒有達到預期,可能是紙巾收費、地面太臟、菜品不新鮮等原因。
    參考話術:我們的份量都是按照標準嚴格執行的,沒讓您吃飽,還是很對不起!下次您就餐/點餐,可以備注一下哦,我讓配菜小哥哥給您加點量!

    排隊時間長

    店大欺客?有位置還讓等

    “里面桌子空了一半,外面還在排長隊,浪費我們的時間就為了讓看起來生意火爆?”
    我們經常看到門前排長龍,店內空一片的現象,大多數網友差評都指向為商家的饑餓營銷。餐見君了解到,存在這種可能性幾率不大,或許因內部工作流程沒有銜接到位,導致了這種感受。
    參考話術:實在抱歉,由于員工排班問題,為保證服務質量,部分就餐區域未開放,我們會繼續完善管理流量,為您提供更好的體驗。

    味道差

    鍋底越吃越咸,一次比一次難吃

    鍋底咸、回口發苦、越煮越渾、油發黑,都是常見的差評。
    如果連做餐飲的本質:好味道,都守不住的話,那距離告別市場不遠了。
    參考話術:您反饋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我們已和廚師長溝通,一定加強技術培訓,同時,也希望您能繼續監督我們。

    鬧肚子

    吃完三個人都鬧肚子,徹底失望了!

    火鍋店食安問題多源于食材品質不過關、后廚操作不規范,比如鴨血造假、小料變質、菜葉上有蟲、員工不帶頭套口罩等。
    排查后廚前廳、加強員工食安意識、搭建操作標準、規范,不要讓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
    參考話術:非常抱歉給您帶來不好的就餐體驗,方便留一下您的聯系方式?我們會轉交給相關負責人核實處理,也可以撥打客服電話:xxxx反饋。

    優惠規則混亂

    低價誘惑團購,套餐竟不含鍋底

    為了攬客,不少餐廳在美團推出低價套餐,消費者購買使用后,才被告知不含鍋底小料費,需要另付。商家也很冤:明明有注明,是他們沒看見啊!
    同樣,關于優惠券的差評還有:這家店能用,那家店不能用、消費滿多少才能用、機器壞了不能用……
    既然讓利給消費者,就要讓的爽快,讓出好體驗。讓顧客得便宜,卻又設置重重門檻,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參考話術:對不起,是我們的失職,未提醒您優惠券的使用規則,這是我的電話:xxx,下次來店里直接找我,給您免費送兩個菜。
    兩個方面著手,盡量消滅差評
    如何消滅差評?建議從兩方面著手:
    對內:優化管理,做員工培訓
    紅利期,拼老板的戰略能力,瓶頸期,拼門店的運營能力。差評問題,歸根結底是精細運營問題,QSC(品質、服務、清潔)得抓牢。
    2020年初,西貝重啟精益賽場,打破“鐵飯碗”:每20家門店為一個競賽組,由總部派出裁判,在生產、服務、食安、場景等方面,對門店進行全面幫裁,促進門店管理升級。
    肯德基花費大量時間和資金在培訓員工上,每年超2萬名員工、97%的店長接受了培訓。
    對于千萬中小品牌來說,更要重視標準執行是否到位,即使再不起眼的“標準”沒有做到位,也會影響消費者體驗。
    對外:適當放權,設置專崗監測
    研究表明,如果當場為顧客解決問題,95%的顧客還會再來。
    因此,當一線服務員可以自主進行最及時的危機處理,往往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海底撈服務員就被賦予了很多“權力”:送菜、給顧客送禮、打折、代替顧客外出買店內沒有的物品等。
    何時給顧客送、如何送、送了后如何,這種“送”文化,是需要進行培訓的——送,要送出感情,免,要免出價值。
    另外,建議設立專門崗位,安排專門人員(可以是店長),對線上差評進行實時監測、反饋。
    這個人,需對餐廳運營情況十分熟悉,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擅長人際溝通并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
    寫在最后:
    西貝賈國龍說,“餐飲業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行業,什么時候不好好做,飯菜質量不好,價格高,服務不好的時候,客流馬上就下降。
    當你的客流下降,其實是你的基本面出問題了,而當再回歸到基本面,好好抓飯菜質量,好好抓服務和環境,客流就又回來了。
    餐飲行業就是勤行,百年老店百年忙,稍微懈怠就站一旁。”希望每一個經營者心中都有這根弦。
    -END-
    編輯丨程三月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推薦閱讀

    摸準顧客“六是”、“四不是”,忠實回頭客蹭蹭漲!

    打折、送菜太老套,餐廳營銷還有這些新玩法!

    做餐飲不會定價格,就基本報廢了!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688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8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7月8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