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最值得一看的5家餐廳

    餐謀長導讀:除了食物本身,用餐體驗正成為餐廳取悅顧客的關鍵點。今天餐謀長給大家整理了2016年最值得一看的5家餐廳,超顏值,超正點的餐廳,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The Penny Drop 


    The Penny Drop 是墨爾本 Box hill(博士山)的一家新開的餐廳,也是一家咖啡館。



    在沒有進店之前,先看到的是櫥窗里印出來的躍動的人影。穿著背帶褲的男服務員曲著腿,就像是跳在半空的一瞬間,而穿著橫格長裙的女子正在匆匆行走中,似乎風將長裙吹動后形成了柔和的褶皺。


    在這些黑白色的背影周圍點綴著黃銅色的圓片和餐廳的名字,讓復古的圖片中有擁有了一種現代的設計感。城市里的建筑又在玻璃窗上反射出來,更像是時裝的櫥窗。


    這些人像同樣出現在了紙杯上,每一個杯子印著躍動的背影或僅僅是正在走路的兩只腿,砍掉了人頭也無法看清人臉,卻能感受到一種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息。

    有時,黃銅色的大圓片也出現在杯子上,就像與人像一起躍動。在旁邊搭配銅色的咖啡壺或咖啡杯后,帶人像的杯子就更具漫畫氣息。


    隨意堆積在一起的咖啡杯扭動一下,就會變的非常有趣。


    店鋪中的平面設計都延續了這個風格,店鋪的整體色調都是棕色和白色組成。


    六邊形和圓形的運用貫穿了整家鋪,潛移默化的加深顧客對店鋪的印象。


    它還出現在菜單上以及衛生間的墻面上。

    略帶齒輪的圓形,有肉色和灰色兩種,設計者 Pop & Pac 稱是從便士硬幣里獲得的靈感。


    餐廳的創始人就是一對華裔夫婦,他們認為圓形在中國傳統中有圓滿的象征,在店鋪柜臺、布局、燈具和平面設計上就使用了圓形。而且使用這些圖案,讓整家店鋪非常具有特色。



    北京“慢走”餐廳


    比起那些用盡心思裝飾外立面的“招搖”吸引顧客的餐廳,位于北京亮馬橋的這家日本清酒餐廳“慢走”,則像是一位波瀾不驚的老者,將自己藏起來一般,門臉和招牌都很低調,即便是手拿地圖,慕名而去的食客,有時候都很難一眼就認出它來。


    這是“慢走”餐廳在北京的第二家店,請來了日本設計師堤由匡(Tsutsumi Yoshimasa)親身操刀店鋪設計。


    “慢走”定位于一家主要為客人提供清酒和簡單日式料理的餐廳,走入餐廳,你便能感受到純正的日式居酒屋氛圍。設計師緊抓清酒這一元素,試圖將其表現為水的清流,成為構思空間的主要概念。


    ▲大量的木結構和長長的吧臺,及大量的清酒。都有著濃濃的日本居酒屋氛圍。


    在這里,你很難忽略瀑布墻面的存在,它并非人造的瀑布水流,而是將其抽象為由不同斜度切削的木條構成的格柵,從天花板頂部懸垂而下,用以表現水流傾瀉而下的瀑布感。


    燈光照射的運用,讓整面“瀑布”更具有流動感。


    與之對應的是天花板的設計,同樣是木格柵元素的運用,只是排布密度較之“瀑布強”有所減少,但是兩者之間卻產生了一種統一的節奏感。


    VIP 包間的墻面也延續了木格柵的設計,搭配著定制款的不同角度的磨砂亞克力棒吊燈,讓空間的流水感更飽滿地釋放出來。


    榻榻米包間的拉闔門設計得也很巧妙,設計師選用黑色背漆玻璃,在其上面打印上抽象山水畫樣的絲網印圖案,在燈光的作用下呈現出復雜倒影的立體畫效果。


    ▲這樣光影的運用,讓人有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非常舒適。



    北京五道營胡同CHI餐廳





    設計團隊收集了很多胡同里的廢舊木質窗框和老木頭,用來搭建整個餐廳的內部結構和窗戶。


    他們還用白色的涂料將頂部的天花木梁結構和墻面刷白,既提亮了整個空間,又做出白墻皮斑駁剝落的感覺,有的地方還故意裸露出紅磚,來故意營造自然質樸的胡同氣氛。


    考慮到餐廳僅有 60 平米的關系,開放式廚房成為了核心區域。



    而兩個 3.2 米長的可活動墻體成為了整個餐廳的空間調節器 。若是將兩面墻體合起來,即可把整個開放式廚房藏匿在后方,前部就成了一方私人聚會的最佳場所。


    若是將兩面墻體調整為半開狀態,則可以把原有的空間劃分成三個獨立的三角形空間。此外,設計師還在活動墻體上裝了鏡子,用鏡子的效果來在視覺層面為食客帶來更多樣性的空間深度延展體驗。


    盡管只是 60 平米的小空間,卻通過活動墻體和鏡子的組合玩出了多樣的空間可能性。而原木色和純白色兩種基色的運用,也保證了空間內不會出現過多冗雜的色彩而顯得凌亂。



    臺灣太初餐廳


    這家餐廳是由在臺灣餐飲空間設計領域小有名氣的周易設計工作室設計,由他創作的眾多餐飲空間都氣質相近,沉穩內斂的燈光環境中,透著神秘氣息的禪風。


    太初面食的項目占地近 600 平米,建筑外觀像是個矩形盒子,用了大量特制的鑄鐵材料和染黑的風化木料加以包裹,線條極簡,給人很安定神秘的感覺。


    設計師試圖從外觀著手塑造一種情境,請來了書法家李峰在外立面上創造了“太初”二字,筆觸遒勁,搭配天然材質的粗獷肌理倒是很巧妙,下方玻璃墻內的植物墻消解了整個黑色塊狀結構的厚重,也為食客們打開了一瞥室內空間的一角,給予人想象空間。



    在進入主要用餐空間之前的過渡地帶,水景成為主角。厚重粗壯的原木輕輕浮于水面之上,原木上還有水渠,水上方流向下方的水池。


    一旁是縱向排列的燭燈與鳥籠,靠內一側便是格柵玻璃櫥窗,串起內外空間的流動。


    另一側還有一處精致的小型藝術裝置,一盞寫有“太初”的長筒狀燈籠懸掛在一塊嶙峋的巴東石上,昏暗的地燈從四面八方將光影投射在石頭上。


    進入主餐廳內,木頭元素還在延續,包括迎賓柜臺的立面、臺面以及廚房送餐柜臺的超長臺面,都是前述提到的那塊厚重原木的切片。

    就餐區域的主色調亦是素雅的黑色,每一張餐桌上方懸起一盞吊燈,將焦點定于餐桌上,加上融入東方元素的窗花畫屏、日式格柵和墻面背景燈光的運用,創造出虛實交錯的意境。


    即便置身成排的餐桌中就餐,好似也有一份獨有的隱私感。


    挨著有水幕緩緩流下的左側石墻,走過做舊的松木地板,便是一方 L 型的鏡面水池,在餐廳的最后端,一排修長的綠竹在晃動,頗有蘇州園林玩“借景”的手法。


    chaeserrugg


    棲息在懸崖邊緣的頂部Chaserrugg餐廳,在最巔峰的七山構成Churfirsten地塊在瑞士,它擁有世界上一些最輝煌的景觀。

    設計師Herzog & de Meuron 想要適應 Toggenburg(圖根堡)當地的環境,他們決定使用木頭來回歸從前的傳統。


    原本鋼鐵結構和混凝土基礎被包裹上了云杉木,室內室外的墻面、屋頂和長桌座椅等家具都在統一的色調中,營造一種明亮而干凈的環境。

    餐廳的部分是一個長方形的空間,在斜坡屋頂下,三面環繞著大的玻璃窗,就像處在天空和山脈之間的云端。

    餐廳一側擁有大的平臺,陽光透過整齊排列的木條在墻面投下長條形的光影,讓人覺得生活本身愜意舒心。如果想要私密的空間,可以在靠近纜車沒有安裝玻璃窗一側的小隔間休息。


    為了與木屋風格相配,他們選用了德國設計師 Konstantin Grcic 為 BD barcelona design 品牌設計的 B chair,從側面看,扶手和腿的結構是一個“X”形,座位可上下旋轉,可以收成較窄的平面以方便收納,靈活而實用。


    在修建過程中,他們很注重對資源的開發利用,除了使用直升飛機運輸起重機外,所有其他資源的運輸都是通過日常上下的纜車運輸,木結構都是在山下被預制好的,花了一整個夏天被送到了山上,而剩下的室內和木工則于冬天完成。

    最后,共和君想說一句:“去了這些餐廳,吃了他們的美食,我的人生也就完美了~”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合于陳列共和及餐飲視界
    編輯/俊亦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補課時間

    今天餐謀長?為大家分享一個視頻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餐謀長?有話說

    《餐謀長聊餐飲》

    全國招募合伙人(他們是:平臺運營和原創撰寫人)

    但是必須是站在牛A和牛C之間的人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69.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13日 23:28
    下一篇 2016年8月14日 07: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