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餐飲是一個人滿為患的鐵血行業,只有靠遠見才能支撐赤裸裸的盈利。餐飲店數量增加的同時,餐飲盈利增長在縮減,餐飲業進入了一個微利時代。但是餐飲的盈利并不平衡,在大數據的沖擊下,一批像凈雅、湘鄂情這樣的老牌企業倒下,另一批餐飲+互聯網的企業卻玩得風生水起。
餐飲人如何在餐飲界大數據浪潮中求存發展?如何面對2017年餐飲業新的挑戰?
餐飲人都清楚,外賣是一個不賺錢的銷售模式,餓了么、美團這樣的外賣平臺多是用低價菜品幫助餐飲店引流,消費者也大多只會下單廉價菜。并且紅利時代已過的外賣平臺也開始向餐飲人收費,展示要錢、運送要錢、排名要錢,稀薄的利潤再次被分割。
近來餐飲業也在思考如何賺外賣的錢,一方面,專注于外賣服務的供應商利用數據技術幫助餐飲商家改善外賣價格、送餐策略、外賣排名等;而另一方面,一些餐飲人開始了高效率的菜品產出,比如金百萬的智能鍋能及時滿足外賣需求產出菜品。
外部商業環境的壓力,讓餐飲人開始樹立一種營銷意識。
百度外賣、美團外賣是如今餐飲線上銷售的大拿,也不斷有消息傳出兩家公司可能會進行合并,形成外賣壟斷。如果合并成功,多數餐飲人將會淪為平臺的奴隸,成為賺錢工具。而在這樣不利的局勢下,一批餐飲營銷云服務商正在幫助餐飲人脫離險境。
餐飲人與服務商合作,通過“支付即會員”的形式,收集顧客數據,形成餐廳獨立的會員數據庫。服務商利用消費數據進行會員分級、制定個性化菜品、開展品牌營銷,幫助餐飲人從單純地低價銷售變為有價值的品牌營銷,賺到更多的錢。
從15年到現在,餐飲在大數據的沖擊下形成了巨大的變化,從粗放的平臺銷售變為精確到人的個性化營銷。
消費者喜歡用微信、支付寶買單,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通過支付平臺收集到大量顧客信息,形成了精細的顧客畫像。但微信與支付寶也有很大差別,微信主要是社交平臺,多用在餐飲人與消費者互動上,不能收集更有用的信息,而支付寶更趨向于功能性。
餐飲人可以通過支付寶大數據,輕松獲得顧客基本的脫敏信息,結合自己的消費信息,形成科學的顧客標簽。
顧客的消費水平在提高的同時,對消費的理解也逐漸從“低價量大”升級為“有價值的享受”。
與餐企會員卡打折不同,星巴克洞察到吸引顧客的是權益,而不是廉價的優惠。星巴克通過自己的CRM系統,根據會員消費金額把星享卡分類為銀星級、玉星級、金星級三類,提供不同尊享服務,通過“咖啡邀請券”等形式抓住更多潛在消費者,讓顧客有精神層面的滿足。
根據行業數據的分析,要形成星巴克這樣的模式是要有條件的,首先必須有10萬以上的會員才能有效建模。其次,餐飲企業需要以連鎖店的形式,并形成一定的規模化。與星巴克英雄所見略同,呷哺呷哺也正逐步嘗試會員權益的營銷模式。
企業跑得過快,而大而全的餐飲企業卻跟不上時代。
2014年成立的遇見小面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獲得弘毅資本的2500萬投資,走在行業前端。投資人看中的并不只是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
遇見小面專注做面食,與第三方專業服務商合作,把原料加工外包給中央廚房,形成發展上的超車。從另一面來說,類似于蜀海、信良記等第三方原料供應商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原料,輔助餐飲人快速發展。
如果說2016年是餐飲洗牌年,那么2017年將會是餐飲發展年,餐飲企業的品牌、營銷運營與合作方式都會有顛覆性改變。
雅座高級副總裁李剛認為:“大而全的餐飲企業看似強大,實際上運營精力分散、各方面專業程度都很弱,餐飲企業只有具有營銷意識、了解顧客、明確自己的專長,并挑選最專業的公司合作,才能在2017年突破餐飲盈利的天花板。”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只整合最有價值的文章
你的時間應該花在餐廳里
而不是浪費在微信上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雅座,編輯/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