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餐企紛紛進軍羊城,也有很多廣州的本土餐企把目光瞄向了外地市場,其中深圳就是諸多大型餐企的選擇之一。
如今,像炳勝、點都德、廣州酒家、陶陶居、太二酸菜魚、祿鼎記等廣州本土餐企已經進駐深圳市場。
深圳究竟有什么魅力,以至于讓廣州餐企對其如此癡迷?
近年來,外來餐企紛紛進軍羊城,廣州本土餐企的生存遭遇到挑戰。在經過自身調整適應市場變化后,廣州餐企開始抖擻精神,將企業發展的目光瞄向了外地市場,而向外拓展的首站莫過于離廣州不過100來公里、與廣州同為一線城市的深圳。
記者調查了解到,2015年年底,點都德進駐深圳開出第一家分店,其火爆的生意無疑為廣州餐企點燃了到深圳發展的火苗。隨后,太二酸菜魚、祿鼎記、儒哥小館跟進,到了2018年更掀起了廣州餐企進駐深圳發展的小高潮;而到了今年,廣州餐企的老大哥、廣東第一家上市的飲食集團廣州酒家在深圳的首家餐飲店也力爭在9月開業。
深圳,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能吸引到廣州餐企紛紛進駐?深圳、廣州兩地餐飲市場在經營上有何不同點?
市場
深圳人均餐飲服務支出高
說到深圳餐飲市場對廣州餐企的吸引力,首先得了解一下深圳這座城市在全國的地位以及餐飲市場的特點。
深圳烹飪協會發布的《深圳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至2016年底,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深圳生產總值在中國各大城市GDP排名中名列第四,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63691元,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廣州高出17.20%,人均餐飲服務支出高達3086元,分別高出北京、上海兩市60.23和40.85個百分點。
眾所周知,居民餐飲服務支出是反映餐飲產業發展經濟環境的重要指標,從其占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窺當地餐飲業發展的民生環境。從數據上看,深圳市與廣州市居民餐飲服務支出占生活消費的比重相差無幾,均比北京(5.70%)、上海(6.30%)高出50%以上(詳見下表)。
當然,經濟因素是影響居民餐飲服務支出的決定性因素。從2000年到2015年,深圳市居民人均餐飲服務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Person相關系數為0.9569(P值0.001);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相關系數又達到0.9342(P值0.001);三者在時間序列走勢圖上表現出了一致性(詳見下圖)。這意味著,隨著深圳經濟的持續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們的餐飲服務支出也將隨之增長。同時,這必將進一步促進深圳餐飲產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深圳市20—34歲人口占比為49.48%,35—59歲人口占比為30.23%,兩者之和達到79.71%。也就是說,深圳市全部常住人口中,20—59歲的人口占到了近80%的比例。而這個年齡段一般都是人們社會交往最頻繁、財富增長最集中的階段,也是人們餐飲服務消費最旺盛的階段。這是深圳市餐飲業發展的總量需求基礎。
另外,上述報告還提到了深圳餐飲市場的一些特點,例如:
從萬人餐廳數量來看,2016年深圳每萬人餐廳數位109.6個,全國排名第一,大大高于全國平均值的44個,表明深圳餐飲網點密度非常高;
受深圳生活節奏快、人群年輕化的影響,小吃快餐廳占比較高,為34.36%。另外,輕餐飲在深圳的占比也較高,為19.09%;
從中式餐館細分市場來看,粵菜在近年來一直保持平穩發展趨勢;
2016年深圳餐廳總數為124534個,其中,寶安區、龍崗區、福田區、南山區、龍華新區五個區的餐廳數量最多,合計占比超過80%;
深圳各區中餐廳網點分布占比較多的為寶安區、福田區、龍崗區、南山區,這四個區的中餐廳網點占比合計90%;
深圳高競爭高商機區為:福田區、羅湖區;中競爭低商機區為:南山區、龍崗區、龍華新區、寶安區;低競爭低商機區為:坪山新區、鹽田區、光明新區、大鵬新區。
舉措
廣州餐企紛紛進軍深圳
從上述報告看,深圳餐飲市場的吸引力無疑十分巨大,而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廣州餐飲企業已經留意到深圳這塊大蛋糕(詳見下表)。
△近年來進駐深圳的廣州餐飲企業
2015年年底,點都德進駐深圳,在華強南路開設在深圳的第一家店并迅速走紅,開啟了近年廣州餐企進駐深圳的序幕。
△深圳高樓林立,人口總量大,吸引著廣州的餐飲企業
據悉,點都德來到深圳后依舊延續其在廣州實行的全天候茶市的模式,菜單上100多道點心,除了傳統廣府粵味的蝦餃、叉燒包等,還有自家招牌的創新產品如日式青芥三文魚撻等。從第一家開業至今,點都德已在深圳開出10家分店,而今年七八月,觀瀾湖店也將開業。
點都德在深圳的走紅讓廣州餐飲人看到了到深圳發展的可行性。2017年,太二酸菜魚、祿鼎記、儒哥小館先后進入深圳試水,其中,太二酸菜魚、祿鼎記在廣州都屬網紅排隊店,而儒哥小館則相對低調些。從目前情況看,太二酸菜魚在深圳至今已開出17家分店,祿鼎記為4家(來福士店、平安中心、kk mall、壹方城)。
到了去年,可謂掀起了廣州餐企進駐深圳的小高潮,名單中加入了佬麻雀、大龍鳳、陶陶居、后街唐廚、炳勝集團(炳勝品味、小炳勝)、至正小菜等廣州著名餐飲品牌。其中,佬麻雀、大龍鳳、后街唐廚、小炳勝在廣州本就主打年輕人市場,陶陶居憑借百年老字號品牌沉淀將傳統粵菜粵點加以嶄新演繹,炳勝品味延續了其品質粵菜的定位,至正小菜則屬新嶺南菜系,重在“對粵菜進行國際化表達”。
廣州餐企加速布局深圳市場
記者了解到,就目前情況來看,上述廣州餐企在深圳的發展都頗為不俗,成為深圳市民新的打卡地和排隊餐廳,在深圳消費者中認可度頗高。因此,不少品牌如食尚國味集團、炳勝集團都已加快了其在深圳的開店速度。
據透露,食尚國味集團旗下的陶陶居第二店、山東老家·小館首家店均已選址在建的卓悅中心,預計今年8月與商場同步開業,其中,山東老家·小館主打新潮魯宴,以精巧宮廷菜為賣點;無獨有偶的是,炳勝集團的炳勝品味第二店、小炳勝第二店也是選址卓悅中心,預計今年9月開業。
△還在建設中的深圳卓悅中心吸引了食尚國味集團、炳勝集團進駐
據悉,位于深圳福田CBD的卓悅中心,以藝術城市為設計理念,其在深圳的地位,如同廣州珠江新城的花城匯,更重要的是,它要打造成為目前深圳餐飲業態最齊全的購物中心,故預計超過100家餐飲店鋪進駐,餐飲業態占比高達29%。
不僅已經嘗到甜頭的廣州餐企加緊布局深圳市場,連廣州本土的資深餐企也著手進駐深圳。據悉,廣州酒家集團在深圳的首家餐飲店力爭今年9月開業,目前已進場裝修,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廣州酒家的該店選址位于福田深南中路的全新商業項目漢國中心。漢國中心由主樓塔樓(寫字樓)與商業裙樓(共6層)組成,除了廣州酒家外,進駐的還有太艮堡毋米粥、漫活堂西餐、澳思牛排、喜茶、瑞幸咖啡、麥當勞等品牌。
△漢國中心將被打造成深圳的新地標,吸引了廣州酒家等餐飲進駐
這只是廣州酒家集團的餐飲店首入深圳,其實,早在去年8月,該集團已在深圳開設了國內首家廣式酥餅店——“造酥”來小試牛刀。
分析
食客喜新事物且消費得起
記者了解到,在過去,廣州餐企對深圳市場并不太感冒,普遍認為深圳為外來人口聚集之地,尤其對粵菜來說,發展空間不大。但近年掀起的這一撥廣州餐企進駐深圳的熱潮中,就品牌定位來說,粵菜9家、川菜2家、湘菜1家,粵菜占了七成半。
廣州號稱“美食天堂”“食在廣州”,餐飲業非常發達,深圳與之相距不過百余千米,氣候上冬短夏長、環境宜人,兩地餐飲業發展的民生環境比較接近。除了這一點外,深圳餐飲市場與廣州相比,優劣勢又是什么?
記者采訪了幾位在深圳經營餐飲的廣州餐企負責人,他們普遍認為,與廣州相比,深圳餐飲消費市場的優勢在于年輕化、樂于接受新事物、人口基數大、人口流動性大、包容性強、沒有本土主義的概念、消費水平較高等。尤其是消費水平較高這一點,讓廣州餐企十分看重。以炳勝品味、小炳勝為例,在廣州的人均消費分別為180~190元、90~100元,而在深圳,分為升至260~270元、130元。
另外,記者對比了點都德廣州與深圳兩地的菜牌價格,深圳的平均貴了30%。例如,蝦餃皇(超點)在深圳的售價為31元,廣州28元;百合醬蒸鳳爪(頂點)深圳的賣29元,比廣州貴出3元;松化雞蛋撻(大點)廣州賣13元,深圳則高達23元。
至于劣勢,普遍認為,深圳餐飲市場的競爭比廣州的更大,而且,食客貪新忘舊得快,需要餐企持續地花費更多工夫在產品推新、服務創新上。例如,點都德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深圳的大菜牌保持一年更換1/3品種的更新速度,更別說那些時令或短時新品了。
另外,深圳消費者的就餐速度快,一小時就能輪上一回,翻臺率高,意味著對廚房出餐的速度、品質要求更高了,餐飲企業的軟硬實力都必須到位,才能適應深圳消費市場的快節奏需求。
觀點
深圳優勢明顯、劣勢不突出
深圳市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李曉林認為,從前幾年餐企負責人路過深圳進入廣州或香港吃飯、考察,到現在專門來到深圳,將深圳作為終點站考察餐飲業,深圳餐飲業這幾年是走出自己的特色路,體現在餐飲品牌比較多、包容性非常強。
△炳勝品味來到深圳灣萬象城,裝修更花功夫了
“由于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人口結構與其他城市不同,消費群體消費能力比較強,年輕,愿意在外吃飯,就業人口絕大部分不是原住民,沒有回家吃飯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下了班在外消費的幾率很大。相對全國其他城市來說,深圳的餐飲總量體積大,加上消費者來自五湖四海,包容性很強,這樣的消費特點對餐飲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李曉林表示。
據他觀察,近年進入深圳開分店的廣州餐企,多是在廣州成名多年,有著很好的經營經驗和基礎,而深圳市場本身的消費能力對這些知名品牌無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加上深圳顧客對知名品牌向來情有獨鐘,“所以,據我觀察,目前在深圳已開業的這些來自廣州的餐飲店,經營狀況普遍都不錯”。
△百年老字號陶陶居進駐深圳,成為排隊餐廳
廣州餐企來到深圳,會否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李曉林指出,如果餐飲企業本身經營不好,在哪里開店都會水土不服。“廣州與深圳的飲食習慣分別不太大,兩地同為粵式口味,而且深圳的地方性沒有那么強,對粵式的特色餐飲很歡迎。”李曉林認為,應該不會出現水土不服。
那么,深圳的劣勢在哪里?李曉林指出,深圳自身最大的劣勢是沒有傳統,沒有傳統餐飲的底蘊,沒有形成一個定向的菜系標準,大家在深圳消費想吃深圳菜或深圳小吃,找不到對標的菜系。深圳最大的菜系是湖南菜,但湖南菜不能代表深圳,所以在深圳經營餐飲沒有傳統的優勢。“但這不算是很大的劣勢,主要是深圳的菜系不明確,沒有傳統的話,那大家可以百花齊放。”
須特別注重食品安全問題
在深圳經營餐飲,需要特別注意哪些方面?
李曉林表示,深圳是一個注重高科技的城市,高科技行業是政府利潤、拉動經濟發展的大頭,政府不靠餐飲業拉動GDP的增長(2018年深圳的GDP為24000億元,2018年社會餐飲的零售總額估計在1100億以上,這還不包括團餐、單位食堂等),社會餐飲零售總額占GDP的比例很少,餐飲業在深圳體現出的正是第三產業的特性,即服務行業——服務好其它行業,服務好在深圳發展的人群在工作之余吃好喝好,有好的飲食享受即可,所以政府對餐飲業的監管力度不會太苛刻。
也就是說,深圳的餐飲業在深圳經營的社會化、自由化、市場化是充分的,政府有關部門只是對餐飲業出臺了一些正常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但有一點特別注重的是,食品安全在深圳是頭號工程,深圳市政府特別注重食品安全、衛生等問題,在食品安全方面要求更嚴格,來深圳經營餐飲的企業得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李曉林還提醒,由于廣深兩地的人口結構不同,深圳消費群體的飲食習慣、消費時間順序不像廣州這樣的老城市那樣有早午晚夜宵,基本上只有午飯市和晚飯市,下午茶市不明顯。
此外,深圳的消費人群的結構決定了年輕、時尚的餐飲更為討好,如果餐企在傳統餐飲的基礎上多開發與年輕人更貼近的時尚菜品、營銷手段,那么經營效果會更為理想。
來源:美食導報(ID:meishidaobao)
編輯|紅餐_朱斐
廣東人為什么鐘愛腸粉?
桂林米粉如何走向全國市場!
100億!螺螄粉將成下一個沙縣小吃?
誰最可能成為新的國民小吃?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