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近日表示,2016年中國餐飲收入預計將達3.4-3.5萬億元。相比于2015年的3.2萬億元,今年的餐飲業增長預計不太明顯,但在整體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餐飲整體市場回暖,也算是可喜可賀。 在過去兩年,“互聯網+”一直是各行各業都在追逐的對象。餐飲行業也不例外,很多傳統的連鎖餐企也在互聯網大潮來臨時,選擇了主動擁抱。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連鎖餐企互聯網化的那些事兒。本文按排名先后順序對中國連鎖餐企50強門店布局情況及在互聯網方面的舉措逐一進行了簡單介紹。
1-25強排名
26-50強排名
百勝中國是百勝餐飲子公司,將于2016年11月獨立上市。自從1987年第一家餐廳開業以來,百勝中國截止到目前已經在1100多座城鎮經營了7,200余家餐廳。從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之后的百勝中國,將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三個品牌的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并完全擁有東方既白和小肥羊連鎖餐廳。肯德基在1987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開設了5000余家連鎖餐廳;必勝客1990年進入中國,目前在全國擁有超過1600家門店。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盛中國也在移動支付與外賣配送方面進行了布局。旗下品牌肯德基2014年著力推廣APP,日均下載量曾達到4萬;2015年上半年,肯德基、必勝客分別入駐美團、點評、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必勝客跨界與美業O2O平臺河貍家合作;肯德基與支付寶合作接入移動支付,完成從選餐、預定、支付、到配送的服務閉環;在2015年9月,必勝客引入iBeacon技術,打造智慧餐廳;肯德基宣布與百度地圖攜手,在全國4800家門店在百度地圖上線“肯德基虛擬餐廳”。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務入口。
天津頂巧餐飲服務咨詢有限公司母公司為頂新國際餐飲集團。頂新國際總部旗下擁有德克士,康師傅私房牛肉面,康師傅大排飯等多個品牌。1996年,天津頂巧餐飲服務咨詢有限公司并購德克士,正式進入西式快餐連鎖經營領域。
目前,德克士已經在全國開出超過2300家門店,大部分分布在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僅占3%。德克士曾經在北京和上海開設過門店,后退出,今年將重回一線城市。在布局互聯網方面,2015年9月,繼麥當勞、肯德基之后,德克士也與餓了么達成合作;10月德克士在門店陸續接入支付寶服務、全面推進餐廳移動支付策略。
海底撈創建于1994年,是一個以個性特色化服務為人所稱道的川味火鍋品牌。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42個城市擁有149家直營餐廳。在中國臺灣、韓國首爾和日本東京共8家直營餐廳。2016年7月,海底撈火鍋底料的獨家供應商,頤海(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在布局互聯網+方面,海底撈自建O2O體系,推出店面H5主頁,開發智能推薦,多人同時點菜,定制口味等多項功能,將點餐、下單、服務需求等互聯網化。2015年,海底撈還在北京上地這個互聯網企業扎堆的地方開設了一個互聯網體驗店,讓顧客在這里體驗海底撈個性化服務。
福州佳客來餐飲連鎖管理有限公司創建于2001年,2015年,公司變更為福建佳客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舉起西式餐飲連鎖的大旗。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佳客來在全國大中城市擁有超過455家門店。2015年5月23日,佳客來掛牌新三板,據佳客來近日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佳客來實現營收3947.95萬元,同比增長54.05%;凈利潤為454.82萬元,同比增長113.75%。據報告顯示:佳客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顯著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品牌自2015年7月開始以技術授權方式與新客戶簽訂技術秘密轉讓協議,收取技術秘密使用費。
重慶劉一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專業從事火鍋連鎖和特許經營的餐飲企業。劉一手火鍋具有濃郁的重慶地域文化特色。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劉一手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3500家門店。如今,將火鍋開到了遍及美國、阿聯酋、迪拜、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劉一手,已經從當初的一個幾百平米的街邊火鍋小店成長為年創營業總額超過20億元的國際化餐飲集團。
兩岸咖啡在1999年投資創立。目前,“兩岸咖啡”旗下已有卡卡與國王、花園鐵板燒、木の蘭懷石料理等多個餐飲品牌。2008年,兩岸咖啡獲得高盛集團和華生資本3000萬美元投資。到了2014年,兩岸咖啡門店數量已超過1000家,并計劃在2024年實現全國開店5000家西餐廳的連鎖計劃。為此,兩岸咖啡利用互聯網經常與顧客互動,聚攏不低人氣。2016年,兩岸咖啡首次推出外賣盒飯,并登陸美團外賣等互聯網外賣平臺。
內蒙古小尾羊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主營蒙式火鍋涮、歡樂牧場自助餐廳等多種業態。目前小尾羊在全國擁有300 余家餐飲連鎖店。從2005年起,小尾羊開始走上國際化的道路,分別在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地開設了小尾羊火鍋直營店和特許加盟店。目前,小尾羊深入產業供應鏈,轉型為從養殖到深加工的平臺型企業。
黃記煌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2004年推出黃記煌三汁燜鍋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十年間黃記煌平均每年新增50家店,目前經營店面已近600家,再加上收購的甜品品牌許留山的200多家店,目前黃記煌在全國的門店超過800家。2018年預計超過1000家,覆蓋全國包括西藏在內的200多個城市,并已進軍海外市場。目前公司已在香港及美國、泰國開有多家店面。2013年,黃記煌在全國的專營、加盟店營收綜合已超過20億元。2015年3月與百度正式達成品牌推廣全面合作成為黃記煌互聯網化的重要一步。2015年底收購香港老牌甜品品牌許留山,邁出了多品牌經營戰略的第一步。
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1990年創立,主營以蒸品為特色的中式快餐。真功夫在1997年自主研發電腦程控蒸汽柜,攻克中餐”標準化”難題。自1999年以來,真功夫從發源地東莞,先后進駐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近60個城市,在全國擁有超過600家直營店。處在電商沖擊下的真功夫也在尋求轉型,正在建立垂直電商系統,組建O2O、自由云平臺、大數據客戶管理系統等等基于移動互聯的業務。
“朝天門”火鍋創立于1935年,是重慶老字號火鍋,以麻辣鮮香厚為特色,后因歷史原因中斷經營。1993年朝天門品牌正式注冊運營,2007年朝天門重慶總公司升級成為了朝天門餐飲連鎖中國總部,2014年升級為“朝天門餐飲控股集團”。目前,集團旗下擁有重慶市朝天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內的3家全資子公司。“朝天門”以單店特許、區域特許、營建全打包等多種合作模式,在全國及海外擴展門店數量已超過500家。
浙江凱旋門澳門豆撈控股集團成立于1998年10月,集團下轄澳門豆撈連鎖餐飲等167家分公司,產品主要以海鮮火鍋為主。澳門豆撈門店分布的范圍比較廣,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且以三四線城市為主。截至2015年2月,澳門豆撈已經在全國及海外市場擁有300多家連鎖分店。澳門豆撈門店一直都是千平米大店,隨著房租成本的不斷提升,店鋪小型化,使得每個店鋪都能實現盈利,成為澳門豆撈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同時,澳門豆撈也在探索利用互聯網工具,增加營收的可能性。在2016年8月,聯合百度糯米上線“智慧餐廳”:實現點餐、排隊、支付全面互聯網化。
重慶市鐵哥們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是一家定位于餐飲管理、餐飲特許品牌加盟推廣、執行及后期維護管理為一體的專業型知識性企業。鐵哥們旗下集小吃、火鍋、快餐等特色餐飲連鎖品牌于一身。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各省市共有189 家連鎖店,其中加盟店183家,直營店6家,年營業額達2.76億元。
李先生的前身“牛肉面大王”餐廳,最初誕生于1972年。1986年,創始人李北祺將先進的快餐經營管理模式引入國內,先后于北京、長春開設“美國加州牛肉面大王”快餐廳。
2003年,隨著改革開放的迅猛步伐,李先生也進入高速發展期,從100家餐廳迅速發展至400家餐廳。目前,李先生已經在在全國71個城市布局了800余家餐廳。
江蘇品尚餐飲連鎖管理有限公司于2008年在江蘇南通正式成立,主營港式經典火鍋。品尚集團旗下擁有城市時尚酒店,時尚中餐鮑翅館,時尚咖啡廳以及品尚裝飾部,技術研發中心等機構。迄今為止,品尚集團旗下加盟店已達百余家。
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是以餐飲為主營業態的大型餐飲集團,兼營食品加工、珠寶市場等其他業態。其中,餐飲主營京、湘、魯等不同菜系,涵蓋中式正餐、快餐、小吃、西餐等。目前,華天飲食旗下擁有慶豐包子鋪、護國寺小吃等餐飲品牌和天福號、桂香村等在內的20多個老字號品牌,經營網點400余個。截至目前,慶豐包子鋪連鎖店在京城已經發展到240多家,護國寺小吃連鎖店已經發展到49家。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在互聯網營銷方面做的也很不錯,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運作“去慶豐吃習大大套餐”的網絡熱點,擴大品牌知名度。
小南國集團于1987年成立于上海。集團旗下投資業務涉及中餐、西餐、Spa、酒店、行業B2B供應鏈等多種業態。核心品牌是“上海小南國”。小南國集團于2012年7月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公司在東京、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擁有大型中餐廳近30家,年營業收入近十億。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3年之后,小南國就陷入了瀕臨虧損的境地,2015年虧損金額超過9300萬元;今年上半年小南國關停了10家重資產門店。在布局互聯網方面,2016年6月,小南國以6.5億港元收購窩窩9.82%的股份,眾美聯9.82%股權希望借助窩窩進入垂直B2B產業,并通過窩窩增強自己的供應鏈產能。
味千中國與小南國同為香港上市企業,創立于1996年,2007年上市。截至到今年6月30日,味千共在包括香港在內的120個城市經營連鎖餐廳662家。除了經營快速休閑連鎖餐廳外,味千中國亦生產銷售小包裝拉面產品。為提升盈利率,味千中國在餐飲O2O做了諸多嘗試比如推出移動支付服務;在全國近400家門店內開通無線網絡,采用無線點單機;進行O2O硬件、軟件搭建;與餐飲外賣O2O平臺到家美食會達成全國性戰略合作,這些舉措都將加快味千拉面的互聯網化進程。
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創立于1995年。1995年到2006年陶然居主要在全國各地發展加盟連鎖店。自2003年10月,陶然居北京朝陽區開出第一家分店后,陶然居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在全國26個省市有68家全國大型中餐連鎖店,年營業額達8.4億元,以餐飲為龍頭,涉足生態養殖、物流配送等領域的綜合型集團。
陶然居自2006年開始走多產業、多品牌發展道路,與中糧集團等合作,在重慶開設平價酒水超市,在廣西北海,貴州紅楓湖等地建立八大生態種、養殖基地等。
重慶德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創立于1999年。德莊旗下擁有9家子公司、1個研究所、1所培訓學校、德莊火鍋等多個餐飲子品牌、銷售產品30余個系列、120余個品種,在全國發展自營店、控股店、特許加盟店共900余家,其中加盟店有500余家。
呷哺呷哺源自于臺灣,1998年在北京創立。創始人賀光啟利用新穎的吧臺式就餐和傳統火鍋的完美結合,開創了時尚吧臺小火鍋的新業態。截至2015年6月,呷哺呷哺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遼寧等34個城市擁有直營店超過554家。2014年12月17日,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隆重上市。呷哺呷哺非常重視O2O商業模式在店內的應用,不僅與多個APP客戶端展開了合作,還在全國500家門店中鋪設由微智全景研發出的1000臺互聯網POS機,共同推動互聯網資源到實體商業的落地,打造O2O創新商業模式。
山東凱瑞餐飲集團總部位于濟南,是一家以中餐、正餐、連鎖經營為核心的多元化餐飲企業。凱瑞餐飲集團旗下有高第街56號港式餐廳等多個品牌,在山東、海南等地擁有包括直營店、加盟合作及特許加盟酒店等多種類型的180多家門店。近日,山東凱瑞餐飲集團宣布面向山東17個地市及周邊城市開放包括第街56號餐廳在內的5個品牌,開放加盟。在開放加盟的同時,山東凱瑞餐飲集團也強調了未來直營店將繼續鞏固擴張,而加盟店在全部門店中的占比要達到40%。此前,凱瑞集團大概以每年30家店的速度擴張,今年原計劃新開35家店,但旗下品牌吸引了不少商圈注意,在各項優先條件配合下,預計能新開50家店。
重慶巴將軍飲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創始人是王人慶,王虹夫婦。巴將軍是一家專業從事餐飲特許經營、食品研發生產、巴渝文化研究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智能型管理公司,目前,重慶巴將軍飲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已經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發展加盟店400余家。
重慶秦媽餐飲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于1998年,創始人秦遠紅。重慶秦媽是一家集火鍋直營、品牌火鍋連鎖及調味品生產為一體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短短18年時間,秦媽完成了從一個6張桌子的路邊小店到中國知名火鍋的華麗褪變,現已發展成擁有11家直營店、近500家連鎖店、年銷售額達超過20億元的大型餐飲企業。2009年,秦媽公司斥巨資打造的重慶首個火鍋產業化示范基地建成投產,將傳統的火鍋底料生產方式提升到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的新型火鍋產業模式,形成了從土地到工廠再到餐桌一條完整的火鍋產業鏈,也使秦媽公司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中華老字號“東來順”,始建于1903年,創始人丁德山。東來順集團一直積極開發清真餐飲和清真食品兩個市場,努力實現連鎖店、連鎖加工廠、連鎖供應商三聯體系,力求做大、做強直營餐飲、連鎖加盟、物流配送和食品深加工四大業務板塊。1996年,東來順連鎖總部成立,老字號東來順走上了特許加盟的連鎖發展道路。如今,東來順已有新東安飯莊、王府井飯莊、沙子口飯莊、華龍街、牛街、新源里飯莊、市場配送部和遍布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的近90家連鎖店,年銷售額近6億元。
西貝餐飲創立于1988年,以特色西北菜起家,目前主營西貝莜面村品牌,已經覆蓋全國七大區域,擁有接近90家門店,其中有2/3左右門店布局在大型商超內。在餐飲門店逐漸向輕資產轉型的同時,西貝餐飲卻在供應鏈端加重了砝碼。2015年6月,西貝成立子公司,建立廠房和生產線,還計劃生產莜面等原料。2016年9月,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在勺子課堂上放出豪言:要在全球開出10萬家店。這意味著西貝餐飲盈利模式的轉型:從靠經營門店獲利轉向收取加盟費及出售供應鏈獲利。據了解,西貝莜面村目前仍以直營為主,這個10萬家店的目標主要是靠西貝新推出的快餐品牌西貝燕麥面來實現。
外婆家餐飲連鎖機構成立于1998年,創始人吳國平。外婆家采取“30%產品+40%環境+30%服務”的連鎖經營模式,將消費群體鎖定于家庭就餐的普通百姓,以高性價比作為核心競爭力。外婆家創辦了“外婆家”、“指福門”等十一大知名中餐品牌及“柴田西點”蛋糕品牌。截至2015年,外婆家已經成為了在杭州、北京、上海等地擁有160余家門店的大型餐飲連鎖機構。身處互聯網浪潮中的外婆家順勢而為,在2015年8月、11月分別與支付寶及口碑達成戰略合作,借助這些互聯網平臺與客人建立起更好的互動交流,打通線上線下的資源,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重慶巴江水飲食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原料生產、食品開發、物流配送、教學培訓、特許加盟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公司以總部為中心軸,圍繞發展了“重慶巴江水香點食品廠”、“重慶大西南職業培訓學校”、““巴之緣大酒樓”,“巴江小館”等多個品牌及多家直營店和380余家特許加盟店。
永和大王餐飲集團隸屬于快樂蜂集團旗下,品牌創立于1995年,主打臺式風味的精致快餐,在全國開設了超過300家餐廳,并實行“24小時不間斷經營”模式。目前,永和大王已經逐漸發展成擁有近40種產品的全天候用餐場所。菲律賓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快樂蜂在2007年完成全資收購永和大王的目標。2015年,永和大王正式牽手行業內知名訂餐平臺“點我吧”發力外賣市場。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于1864年,中華老字號,以全聚德烤鴨為主,擁有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共有102家門店,海外全聚德品牌特許加盟店5家。據全聚德最新公布的2016上半年報告顯示,其營業收入8.74億元,同比下降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67百萬元,比上年增長3.21%。2016年4月12日,全聚德發布“互聯網+”戰略,不僅宣稱從經營產品、經營門店,到啟動用戶經營計劃,全面擁抱互聯網,還與百度外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打造全聚德外賣生態體系。同日,全聚德外賣品牌“小鴨哥”也在北京正式上線。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35年,以經營地道粵菜馳名,其滿漢大全筵等仿古宴席備受稱贊,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之美譽。酒家集團主營產品有餐飲美食等,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6間高級酒家、1個大型食品生產基地及30多間連鎖食品商場等在內的大型飲食企業集團。
“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吉野家、DQ冰淇淋及芳叔流沙包等多個知名品牌,目前已在香港、北京、天津等省市開設了600多家連鎖餐廳。合興餐飲集團旗下品牌吉野家1899年開創第一家連鎖店,目前在全球已經擁有1000多家連鎖店,另一品牌冰淇淋品牌DQ,目前在全球20多個國家擁有近6000家連鎖店,是世界上最大的軟冰淇淋銷售商。2016年合興集團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加股金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加股金主要針對于中小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重慶騎龍飲食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專注重慶火鍋。騎龍集團旗下擁有21家全資分支機構,連鎖店遍布全國30余省市,店鋪數量達300余家。目前,騎龍集團已經成為以食品研發、連鎖經營、酒店管理為主體的,年營業額超10億元的大型餐飲集團。
上海避風塘美食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主營港式特色菜肴和點心的中式餐飲。至今已擁有近24家門店。2010年,避風塘入駐世博會,進一步展示了避風塘這一品牌的魅力和精彩。
上海豐收日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于1999年。集團的現已涉及餐飲、酒店和食品生產等多個主要業務板塊,擁有豐收日、豐和日麗等多個連鎖品牌。至2011年底,豐收日集團已在上海、江蘇和浙江等地開設并運營著50多家不同品牌、不同風格的餐廳,涉及海鮮酒家、新浙江菜、海派融合、休閑餐飲等多個連鎖餐飲領域。
鄉村基(重慶)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鄉村基是一家川渝口味米飯快餐品牌。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鄉村基已擁有直營連鎖餐廳約300家,分布在重慶、四川、貴州、西安、云南、長沙等地。2015年7月,鄉村基與微信支付攜手實施了“互聯網+餐飲”的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要點包括:開通微信支付功能,使顧客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實現遠程排號、點餐等。未來,兩者還將在在O2O、大數據、CRM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以提高服務質量。
大娘水餃餐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6年,主打水餃產品,大娘水餃為具有近兩千年傳統文化的水餃注入了時尚元素和標準化的靈魂。截至2014年,“大娘水餃”已在南京、上海、北京等上百個城市開設了連鎖店300多家,每年光顧“大娘水餃”的消費者超過了5000萬人次。2014年3月,歐洲私募巨頭CVC旗下基金收購了大娘水餃。
重慶回味碗餐飲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現已發展成為集餐飲技術研發、餐飲品牌運營、餐飲品牌連鎖、餐飲物流配送、餐飲人才培訓、餐飲品牌推廣,涵蓋特許經營整個運作流程的專業型、知識性集團企業。重慶回味碗餐飲文化集團目前在全國擁有10余家直營門店及100余家加盟店,自有注冊商標品牌42個,餐飲文化建設總投資上億元,總營業面積達13.8萬㎡。
安徽包天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以特色美味包子為品牌核心,融合現代快餐元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型中式快餐連鎖企業。到目前為止,包天下遍布全國二十余省、市、自治區及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已開設了300余家餐廳,包天下獨特的產品定位,使其在品類及品種開發上具有極強的適應性與廣泛性,成為更具中國特色的快餐品牌。
年記餐飲品質涮坊成立于2009年,目前已開設直營及加盟店共計100多家,是一家進行餐飲文化研究、自助火鍋經營、海鮮生產加工的餐飲企業,年記餐飲品質涮坊把高檔海鮮引入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中。
王品西提(上海)餐飲有限公司2003年登陸大陸,是以臺塑牛排為招牌菜的中高價位直營連鎖西餐廳,以菜色精致、好吃、服務好、風格高雅、管理專業著稱。截至目前,王品臺塑牛排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武漢、成都、重慶等地已經有40余家直營店。
四川眉州東坡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始建于1996年,是以東坡文化為特色,以川菜為底蘊,集八大菜系之長的餐飲連鎖企業。眉州東坡集團現已發展出“眉州東坡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四川王家渡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美國眉州東坡集團有限公司”四大公司。集團旗下擁有“眉州東坡酒樓”、“王家渡火鍋”、“眉州小吃”三大業態,在全球有100多家的直營店。在2013年,眉州東坡開始了擁抱互聯網之路,到2015年上半年,眉州東坡不僅建設了網站、商城、APP和微信等互聯網渠道和平臺,在自己餐廳里搭建了無線虛擬門戶,還實現了與百度、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淘點點、到家美食會等各大互聯網平臺的互聯互通。
迪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立于2002年,是專注于中西文化融合的休閑餐飲服務的企業。目前,迪歐集團旗下擁有“迪歐咖啡”、“米蘿咖啡”、“上島咖啡(擁有6省份的特許經營權)”3個連鎖品牌。目前,迪歐集團全國門店總數已達800余家,遍布中國20多個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中的百余城市。
蜀王餐飲集團由孔健于1993年在安徽創立。自蜀王火鍋起家。自2000年涉足團膳業務以來,蜀王餐飲已經成長為一個集專業團膳管理、集團配餐、川味火鍋、肥牛火鍋、中式正餐、中式快餐和韓式燒烤等多個餐種為一體的連鎖型餐飲企業。目前,集團在上海、廣東、江蘇等地擁有30家子公司。國內的海爾、格力、美的等200余家大型企業機關均曾是蜀王餐飲集團的團膳服務客戶。
上海世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伊始,就主營吉祥餛飩,專注于餛飩產品的研發、傳播及推廣。經過14年的發展,上海世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吉祥餛飩已經在全國40多個城市擁有2500多家店。在布局互聯網方面,2014年8月,吉祥餛飩開發出移動APP客戶端,提供“吉祥隨叫隨到”服務,2015年10月推出支付寶買單服務,2016年6月,攜手國內領先的一站式運輸服務平臺oTMS,打造互聯網+餐飲冷鏈運輸管理解決方案。
同慶樓品牌始創于1925年,歷史上同慶樓遍布北京、南京、武漢、蕪湖等城市,曾接待過毛澤東、劉伯承、蔣介石等知名人士,顯赫一時。目前,同慶樓在合肥、蕪湖、南京北京等地擁有連鎖餐飲酒店近60家,是安徽和江蘇兩省餐飲龍頭企業。據億歐網消息,2016年6月,“同慶樓”申請了IPO,準備沖刺上市。
金百萬自從1992年創號以來,以經營正宗北京烤鴨、精品京菜為主體,輔以各地特色菜的推陳出新,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擁有60多家分店的餐飲企業。僅在北京就有27家直營門店,12家加盟店。在全面打造社區餐飲布局的同時,金百萬還開辟了金百萬社區中央廚房平臺,傾全力打造服務于大眾餐飲的社區中央廚房理念,并成功推出準成品。
順旺基源于中國寧波,是專業致力于中式快餐的連鎖企業。1998年從江東順旺記小吃街創業做起,至今已在浙江、上海、江蘇、成都等地開設了近200家連鎖店,成為發展較快的現代快餐連鎖企業。
唐宮(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間餐廳于1997年在中國開業,并于2011年4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唐宮主要為顧客提供各種優質的中式佳肴、港式茶點、日式美食、馬來西亞風味以及多元化的餐飲服務。截至2016年4月,總共有餐廳58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香港、蘇州等一二線城市。唐宮2010年以特許經營的模式引入胡椒廚房DIY快餐(北京、天津及上海的特許經營),并于2013年與馬來西亞著名餐飲集團合作在中國經營金爸爸馬來西亞美食品牌,為顧客帶來嶄新的飲食概念。
重慶奇火哥快樂餐飲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從事重慶火鍋技術、火鍋菜品開發、研究的專業機構。目前,重慶奇火哥在全國擁有近400家加盟店和直營店,每天為10萬名顧客提供美食服務,年產值超過12億元。
內蒙古三千浦餐飲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于2000年,經過16年的發展,公司也從單一的韓式燒烤發展成為以草原火鍋、韓國烤肉為主打產品的火鍋、烤肉共享餐廳。三千浦目前擁有4家直營店,20多家加盟連鎖店。三千浦可以進行火鍋+烤肉“一店兩吃”。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三千浦旗下的“3000浦時尚火鍋烤肉餐廳”均配備了餐飲專用懸掛式抽油煙機,它不僅能夠排走因燒烤產生的油煙,而且還能夠排走吃火鍋產生的油氣。
處在中國連鎖餐企前25強連鎖布局及互聯網化的這一階段的連鎖餐企在“+互聯網”方面動作不少,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①與外賣及支付平臺合作,發力移動支付與外賣配送;
②利用互聯網技術,自建O2O體系,實現點餐、排隊等的全面互聯網化;
③收購互聯網公司,布局上下游供應鏈。
處在26強-50強的連鎖餐企互聯網化程度很不平衡,總體上來說,不如前25強。處在這一階段的一些餐企在互聯網化方面動作很少,而另一些餐企則表現很突出,不僅簡單的入駐外賣平臺,推進移動支付,還發力供應鏈建設,甚至成立自己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通過以上盤點不難發現,這些傳統連鎖餐飲優等生們都在移動互聯的大趨勢下,不斷探索“互聯網+”的各種玩法,以適應變化多端的消費需求和日漸激烈的競爭環境。
總結下來,發現連鎖餐企布局互聯網的舉措無外乎以下幾種:
①入駐美團點評等在線外賣平臺,擴展線上渠道,提高銷量。
②與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合作,實現移動支付,并利用平臺提供的大數據進行客戶畫像及分析,服務最終餐品銷量。
③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自建自己的網上商城及APP等互聯網化的渠道和平臺,以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④投資互聯網餐企,共享收益。雖然這些傳統連鎖餐企互聯網化的形式和結果都不一而足,但這種嘗試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也期待,通過這些連鎖餐企領頭羊的示范,未來有更多的傳統餐企能夠主動擁抱互聯網,并利用互聯網工具,將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
文章整合自:億歐網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