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8城,我們來了!”
從瑞幸宣布“小鹿單飛”,小鹿茶飽受質疑,而目前僅僅兩個多月,小鹿茶已經在全國設立了21家子公司,10多家門店,似乎用成績還擊了質疑的聲音。
近日,小鹿茶在微博、微信等平臺宣布,將在28城連開42家門店。
連開42店野心不小,但對加盟投資者而言,瑞幸和小鹿茶真的準備好了么?會不會跑的太快,導致“鹿失前蹄”?
01
2019年9月3日,瑞幸召開發布會高調宣布:“小鹿茶”品牌將獨立運營,進軍新式茶飲市場,并招募合伙人。
一時之間,看好者和看衰者都不在少數。
開店高參此前也曾發表文章:《要價30萬,瑞幸開放加盟,窮了還是急了》,對小鹿茶的前景和問題進行了探討。
面對種種質疑,小鹿茶近日在微博和微信等平臺高調宣布:將在全國28城連開42家門店。
從宣布“獨立”到連開42店,短短2個月間,小鹿茶平均每2天就要開一家門店!
飽受質疑的小鹿茶,開店的速度為何能夠“勢如破竹”?
○ 0加盟費,不賺錢不抽成
小鹿茶品牌宣布“獨立”時,打出了“新零售合伙人”模式。
瑞幸的COO對這一模式進行了解讀:
“前期不收取任何加盟費,后期整體合伙人沒有利潤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收取什么費用,只有當他有利潤,可以持續盈利的時候,我們才會按照一定比例抽取一定的分成。”
從瑞幸COO的解讀來看,我們可以理解為,合伙人模式就是前期不收加盟費,但后期進行抽成的加盟模式。
不論后期抽成的多寡,這一模式確實降低了加盟者的開店成本和風險,因此促進了小鹿茶的快速落地。
小鹿茶作為瑞幸上市后推出的首個子品牌,無疑從一出生就“飽受關注”。
作為上市公司的子品牌,必然會享受到瑞幸所帶來的背書和粉絲紅利。
此外,瑞幸也在小鹿茶上復制了自身品牌的打法:明星代言+燒錢補貼,一杯原價為27元的桃桃芝士紅寶石茶,使用1.8折優惠券后,價格僅為4.86元!這種“高舉高打”的打法是其他茶飲品牌所不能模仿的。
當紅流量明星肖戰作為小鹿茶代言人
○ 主打3、4線城市
小鹿茶從瑞幸拆分之初,瑞幸就放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
瑞幸將主打一、二線城市,而小鹿茶主打三、四、五線城市。
最重要的是,喜茶和奈雪等頭部茶飲品牌并未對三線及以下的城市進行充分滲透,因此小鹿茶可以說是“錯峰出行”。
02
雖然憑借上述的種種原因,小鹿茶迅速拓店,但自誕生起的種種死穴卻始終沒有解決。
快速開店固然是好事,但這些死穴、命門也將被市場放大,對加盟投資人來說未來輕則影響盈利發展,重則嚴重危及品牌壽命。
○ 轉嫁成本,名為合伙實則打工
前文提及,小鹿茶雖然打出了“新零售合伙人”策略,但實質上依舊是加盟模式。
小鹿茶的加盟模式看似降低了開店落地的門檻,但仍舊是將開店最重的地租、裝修和日常運營費用分攤給了加盟者。
再加之后續的強管控和高抽成,這無異于加盟者給品牌方打工。
因此,小鹿茶的新零售合伙人策略相較于其它茶飲品牌的加盟并沒有優勢。
○ 高舉低打,3、4線城市是藍海么?
小鹿茶選擇了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看似市場是一片藍海,并且能夠“躲避”和喜茶、奈雪的直面對話,但這個選擇的背后卻存在許多問題和“無奈”。
三、四線城市的茶飲市場真的是一片藍海么?
在三線及以下的城市,茶飲品牌雖然不多,但客單價卻始終提不上來,因此小鹿茶來到這些城市后,會面對蜜雪冰城等重性價比的品牌,但小鹿茶在和這些品牌對比時,其自身的性價比和產品并沒有優勢,因此較難脫穎而出。
小鹿茶下沉將直面“蜜雪冰城”等主打性價比的對手
此外,三線及以下城市較低的客單價和人流量,小鹿茶未來的發展勢必會遭遇瓶頸。
另外小鹿茶才用的是和瑞幸一樣,“明星+補貼”高舉高打,迅速占領市場,但卻落到了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可以說是“高舉低打”,削弱了大品牌的消費引領作用,對自身品牌勢能的積累和影響力的提升都非常有限。
○ 產品不過硬
如果將小鹿茶的合伙模式理解為加盟,那么產品的優劣,依然是加盟者最看重的關鍵問題。
但自小鹿茶獨立以來,消費者針對產品的包裝、品質、口味等方面的吐槽從未停止。
從包裝設計來看,小鹿茶的包裝設計與喜茶、奈雪等幾乎毫無區別,都是透明杯、大logo,并沒有營造出自身的差異化的品牌觸覺。
從口味來看,瑞幸雖然宣稱大師監制、原葉鮮萃茶湯、優選NFC鮮榨果漿、天然健康原材料,但品質上仍遠遠落后于喜茶、奈雪等品牌,網絡上消費者也紛紛表示小鹿茶“難喝”、“太甜”、“香精味”、“罐頭味”。
小鹿茶宣稱自身在產品上具備種種優勢
甚至可以說,小鹿茶的下沉策略,就是源自對產品的不自信!
○ 硬補貼成習慣,顧客:“超3.8折不買”
大力度補貼是小鹿茶得以快速拓店的原因之一。
“1.8折”、“充二贈一”、“買十送十”,看似誘惑力十足,但當顧客習慣于瘋狂補貼后,就不在會為低折扣或正價商品埋單。
在知乎上,有網友甚至表示:“瑞幸小鹿茶貴過1.8折不喝”。
不少互聯網的知名企業都是通過“燒錢補貼”起家,如美團、滴滴等。
但對這些品牌來說,他們是各自領域的唯一和剛需,甚至包括小鹿茶的母公司瑞幸也滿足這一標準。
但對小鹿茶來說,它既不是剛需也不是唯一,燒錢真的能燒出個結果么?燒到最后,疼的究竟是瑞幸和小鹿茶,還是我們廣大的“合伙人”?
近日,瑞幸發布了Q3財報,品牌虧損進一步擴大9.7%,凈虧達5.3億元。
母品牌遲遲難以盈利,小鹿茶自身也就背上了更多盈利、變現的壓力,因此燃燒品牌生命力,吸納資金,快速擴張圈錢的意圖呼之欲出。
這只圍繞著諸多光環、質疑、贊許聲音的“初生小鹿”,它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28城42店”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