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中秋節剛過,成都首店終于在木屋人的期待中千呼萬喚始出來。
19日早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少陵路店門前聚集的人潮打破了降溫后的冷氣,晚上六點,店內已經人滿為患,店外排起了長龍,這一番景象讓我錯以為在北京深圳呢。
全新的市場,全新的團隊,全新的顧客,木屋對于成都來說只是個陌生的招牌,但是開業三天在折扣率更低的情況下,開單營業額比肩高消費城市深圳的萬科云城開業成績。不僅如此,在口碑上,顧客在大眾點評也是好評如潮。
如果說開業爆場是五折的吸引力,那么開業至今接近一個月了,現在還能保持每天賣四五十份小肥牛,六百串羊肉串,一千多串五花肉,每桌必點鮮釀酒,大眾點評空降熱門榜第一名!這些數據足以證實我們已經成功地打開了成都市場,讓成都人民正式認識了木屋燒烤!
成都少陵路店好像就這么“火了”,可是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實背后都是百煉成鋼!
先來說說選址這件事背后有多折騰吧!
信心滿滿,準備出擊!
今年2月8日,正月初四,年還未過完拓展團隊董兵、覃業振和何強就踏上了征程,抵達成都,準備快馬加鞭施展拳腳。
很快兵哥就做了一份成都市場拓展報告,報告上寫著:2月,成都市場調研,開始拓展選店,爭取3月中旬能成功簽定一家店,3月底到5月中旬為新店的籌建、產品研發,5月中旬開店。
成都俯瞰圖—全國第二個擁有六環的城市
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位于一環的錦江區、武侯區、高新區,計劃定好后,董兵、覃業振、何強三人組在城中村租了個簡陋的房子安頓下來,后就開始了每天掃街的日子。
圖于3月24日攝于租房中,
舊舊的墻上貼的是成都地圖和開拓作戰圖
每天中午出門掃街直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就在宿舍整理信息。這樣的日子從到成都那天一直持續到3月24日,因為我的探訪,才讓他們忙里偷閑給自己放了半天假,好好在宿舍做了頓飯吃。除此外就是街邊吃碗面對付。
不過這點辛苦跟身上的重擔比,不值一提。
很快,通過中介介紹和自己收集,已經獲取到了一批目標店鋪。下一步,那就是調研和簽約了。
筆記本記著滿滿的店鋪信息
飽受挫折 信心大減
目標店鋪鎖定后,掃街變成了商圈調研,測人流、同行調研。
在路口數人流還好,門店調研的時候要進去數席位數和上座率的時候,由于頻繁出現在同一家店,難免引起店家嫌疑,還差點讓人報了警。
為了選到最佳的鋪子,把目標鎖定又鎖定。最后鎖定了武侯區藍色加勒比美食廣場的一家店鋪,各方面都符合選址條件,對方給出的條件也很好。
后來兵哥隱隱約約有聽說這里可能會修地鐵,于是他在一個網站上花了200要到了地鐵領導的電話,證實這個地方會修地鐵,幾年內會被圍堵。找了好多外界關系得出的第一個滿意的鋪子就這么被斃了,兵哥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緊接著,他們把目光轉向高新區,商圈很符合我們的開店條件,在那里工作的都是一群去北上廣深出過差吃過木屋的年輕人,消費能力也夠。
第二家目標店鋪在高新區匯錦城,董兵去年去成都,誤打誤撞找到物業,跟了這個鋪子快一年了。去跟他們談,轉讓費和租金都能接受,最后對方說合同只有兩年半的期限,剛開始賺錢合同就結束了這怎么搞。心心念念了一年的鋪子就這么pass了。
或許是沒經驗,或許是心太急。
兵哥說這個過程讓他成長了許多,原來當教練店經理的時候只需要面對下面那些伙伴,現在還要和外部各類人斗智斗勇,從不抽煙的他如今還要隨身備上一包。
眼看著已經到了三月底,和目標對比已經逾期,團隊們心里都難免有些失落。沒辦法!只能繼續找!
四月,終于在團隊們的努力下,找出了一個公司前輩也滿意的鋪子,加上外場有兩百多平,作為一個常規店是絕對沒有問題,是馬上就能賺錢的店,而且經過投資分析得出結論會是一家很賺錢的店。4月19日,在北京市場曹文武的協助下,簽訂了定金協議,資料已到手,在他們看來這回十拿九穩了。
木屋最大的不變就是一直在變。
原來想的可能是開一家能賺錢的店,現在公司想明白了,要把成都首店打造成擁有200種世界潮啤+木屋鮮釀,兼具成都特色的網紅拍照打卡地;同時還要位置優越;要求能供應8-10家店的生產規模,這對戶型結構和面積都有很高的要求,很明顯兩百多是不夠的,這家店只能再次pass!
這下董兵真的慌了神,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還要耗多久,是個未知數。來自各方的壓力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來。
面對現實 迎接挑戰
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
跟同樣在杭州找鋪的李云飛飛哥一起大醉一場吐槽了一番之后,兩人惺惺相惜,也一起給了對方很多建議。
冷靜下來的兵哥知道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面對現實吧,這場硬仗必須拿下,首先鋪子要滿足公司最高要求,還要全方位符合開店要求。符合開店要求的并不難,那就多找幾個,總有一個是滿意的!
5月19日,我再次到訪成都,這時候兵哥和強哥在少陵路一家目標店附近調研,這家店足足有一千坪,四四方方獨棟大展示面,簡直不能再符合我們心中的好鋪標準。
這時候就差簽合同了,兵哥說,這個簽不成我還有六個備選店鋪,自信滿滿的樣子感覺當初的兵哥又回來了!
超大展示面
好事多磨,五月底,終于跨過找鋪子這重大山。合同敲定,四個月的努力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接下來就是籌備建店、研發菜品、團隊磨合了(預知此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9月19日,成都首店開業了。
從去成都的那一天到成功開業,走了多少路,磨破多少鞋,忍受多少次白眼,還有多少個失眠夜,這一切的一切都被開業的喜悅沖淡。
光鮮背后一定是幾十幾百倍的努力,用董兵的話來說:成都的團隊不是最專業的,但一定是最用心最努力最能死磕的!
相信他們一定會在成都市場,將木屋這個招變成品牌!千城萬店,有你一份!
我知道你在看喲,點下在看你會變好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