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海宏:消費升級時代,藝術素質攸關企業生死

    ▲來FBIF看看不一樣的食品世界!

    回復數字“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

    來源:混沌研習社(ID:dfscx2014

    作者:周海宏(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

    聯系Mote(微信:motechenfbif)推薦好文,暫不接受軟文,廣告。

    春天,容易滋長音樂細菌。

    今天,混沌君看到了很多明亮的表情。童鞋們隨著周海宏老師帶來的音樂,跟著老師抑揚頓挫的陳述以及興奮時的即興舞蹈,或沉醉或興奮。實在很難稱今天是一堂課,感覺像是聽了一場音樂會。

    篇幅有限,文字也難以描述音樂。混沌君只能選擇老師最貼近產品的部分作為今天的筆記。但混沌君強烈建議,看完這篇文章的童鞋們,打開我們的APP,聽完周海宏老師的完整課程。

    因為,聽課的童鞋是這樣反饋的:本來不想看直播,卻發現看到了寶,刷新了自己的音樂觀。

    而且,你還會發現,明明是音樂普及課程,聽到的卻是音樂圈侯寶林的單口相聲,一定是打開方法不對。

    (本文根據周海宏4月1日在混沌研習社的課程內容整理而成,內容為全部的1/8)

    藝術有什么用?

    這個問題與問別人“為什么要喝酒”的性質是一樣的。

    為什么在中國要特別來談這個問題?因為這么多年來,藝術在中國都是飯后茶余可有可無的東西。

    現在很多家長要求孩子每天除了學習,什么都不做。凡是和學習無關的事,一律被看作是“浪費時間”。有家長在網上秀自己的成功育子經驗:在他們安排的時間表中,一切和升學考試無關的東西都沒有。

    他們把孩子的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的,在這其中,卻沒有藝術、沒有游戲,沒有交友、沒有自由。

    • 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的話,你應該知道: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東西,你沒有讓孩子學,卻讓他學了大量沒用的東西。

    • 家長可能認為,這樣就能讓孩子獲得他所希望的人生。我想告訴你們:你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

    我們大量家長把理性的、知識性的東西放在了孩子的童年。讓孩子數數、背小九九,甚至背元素周期表。

    當你這樣進行所謂的早教、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你是: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

    你剝奪了孩子感性素質的發展機會。

    4月1日,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登上混沌研習社講堂

    體驗幸福是需要素質的

    物質水平提高了

    卻不一定能地懂得感受幸福

    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學;感性的代表是藝術。

    科學征服了世界,藝術美化了世界。

    科學與藝術,二者猶如鳥之兩翼。如果不從小重視孩子感性意識發展的話,你會使孩子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你就親手扼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為什么?

    因為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不僅要擁有獲得幸福生活條件的素質,還要擁有體驗幸福感受的素質。

    體驗幸福,是需要素質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臟、亂、差,單調乏味?

    其實有了“感性素質”的概念以后,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這個人的感性素質低,感覺不到環境多么惡心。

    一個人如果感性素質低,他往往會忽略和放棄對環境感性品質的要求。

    有一對夫妻,兩個人打架。原因是,他們想買一臺洗衣機,好看一點的1600塊錢,難看一點的1400塊錢。

    老婆的感性素質高一點,想買好看的;老公感性素質低,認為1400塊就能用了,為什么要多花200塊錢。

    表面上是夫妻有分歧。

    • 實際原因就在于雙方對環境感性品質要求不同。

    • 深層原因就在于雙方的感性素質有高低。

    提醒大家:如果你們的感性素質高低不同的話,你們會在價值觀方面發生嚴重分歧。感性素質高的人,往往愿意為美化環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

    現在大家都知道為什么夫妻在裝修的時候特別容易吵架了吧?那是感性素質高低的大暴露。找對象,一定要找感性素質相當的:你要講衛生,就找一個愛美的。你要亂七八糟,就找一個油漬麻花的,和諧。

    不僅如此,感性素質低的人,不會享受生活。或者,倒過來講,不會享受生活,就是由于感性素質低。

    這種情況大家見過。

    我曾經在桂林游覽,坐游輪。在游輪上有兩個人,整整三個小時從頭睡到尾。有的人旅游就是這樣的: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點拍照。

    大家出去旅游的時候,千萬不要和感性素質低的人搭伴——特沒勁。他對什么都沒有興趣,不是睡覺就是打牌。

    一個人想要獲得一生的幸福,首先要擁有幸福生活的條件。一個細膩、敏感、豐富的人比一個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生命質量要高的多。感覺麻木,使很多人失去了本來能夠體驗到的幸福生活。

    為什么很多人在物質水平提升了以后,并沒有覺得幸福如期而至?

    就是因為有條件,卻沒體驗。根本原因就在于感性素質低。

    當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卻缺乏文化藝術享受時,還會滋生很多貧窮社會所沒有的社會問題。比如,嗜酒、吸毒、賭博。

    為什么?一個人的生命總量是一個常數,不花在這些地方,就會花在別的地方。

    未來將是“雅者為王”的時代

    如果你不重視藝術素質

    就會像如今學識不高卻想成功一樣難

    有的家長會說,連獲得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都沒有,怎么談幸福生活的感受。總要先有條件,后有體驗吧?

    那么我從最功利的角度,來談一下,感性素質的藝術教育有什么用?大家現在所謂的成功,基本上就是當官、做領導、掙錢了。咱們就從掙錢的角度來講。

    在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我們國家的國產產品,和發達國家的進口產品之間,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差距:外觀難看、工藝粗糙,使用不人性化。

    我們用哲學的高度來統領概括這個現象:感性的質量低。

    產品的品質,其實有兩方面的質量構成:

    • 功能的質量,要實用。一個破塑料杯子能把水喝到嘴里,功能就算足夠了。

    • 感性的質量,也就是審美。實用與審美相加,才是一個產品的品質。

    很多企業家朋友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把水喝到嘴里的破杯子——有一點設計的杯子——有一點好看的杯子

    這過程中,提升的都不是功能質量,提升的都是感性的質量。產品價格的增加,產品附加值的翻番,不是功能發生了變化,而是體驗發生了變化。

    但是特別遺憾,我們國內很多企業家,由于他自己的感性素質低,一到產品該升級換代的時候,就老在功能上下工夫。他們搞了很多新功能,卻忽略了感性品質提升,不舍得在感性品質上增加成本。最后你的產品換了代,但是并沒有升級。

    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的區別不是功能的不同。

    哪個山寨貨沒有強大的功能?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功能是不是一樣的?

    其實是體驗不一樣。

    蘋果靠什么征服了世界?

    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把技術變成了藝術,讓產品成為作品。它的核心競爭力,是感性的智慧。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自喬布斯死后,蘋果的特色不是特別突出了。

    如果喬布斯活著,蘋果6的天線不會這么難看;如果喬布斯活著,蘋果7的攝像頭恐怕也不會那么高。

    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我們服裝建材、美容化妝、裝修裝飾、汽車手機、酒店醫院,凡是需要感性品質的地方,都更相信外國產品,甚至把高端產品拱手讓給國外企業。

    我們必須從深層分析國民素質的原因。21世紀中國開始全面邁入了小康時代。

    小康時代,是感性需求全面升級的時代,因此,小康經濟是感性經濟。因此,這個時代企業家的感性素質,對整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是生死攸關的影響。

    什么是生死攸關?波導死了,華為活了。

    波導手機

    誰還記得他的手機在哪里?

    上千萬的研發費投進去,幾個億的生產銷售、廣告資金投進去,由于外觀難看,使用不人性化,慘遭淘汰。

    我想請各位想一下,波導手機的消失和他 “手機中的戰斗機” 這個廣告語有什么關系?這個廣告語來自于小品中的一句話。手機是一個高科技產品,你拿一個低俗的東西為高科技產品做廣告,不是自殺是什么?

    營銷人員、廣告公司感性素質低,藝術修養差,出了這么一個餿主意。但是企業家的感性素質、藝術品味也低,采納了這個創意。最后幾個億的廣告費投進去,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波導是一個低俗的產品。

    華為手機

    過去幾年,我幾乎每年去一次華為。但是在2013年,我去了六次華為。在一次我給華為研發高管團隊的講座上,華為的高管說:華為當年出一款手機,小樣打出來發現,長度比設計長4mm,厚度也比設計厚2mm。可以想像,這手機還能看嗎?

    這就是因為每個環節的人都不把感性品質當剛性要求。

    華為說,我們是工程師文化,員工97%出身理工科。這其實就是我們的教育存在缺失。不是因為你是工程師,學的是理工科,所以你的感性素質低,而是因為工程師和理工科教育,嚴重缺少了審美和藝術的教育。

    后來,華為決定把他們的產品設計中心放到法國,把質檢中心放在日本。

    當高層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卻發現沒有可以支持你理念的員工。

    后來,我曾經收到華為一款土豪金的手機,拿到后發現沒有LOGO,我立刻打電話問高管“為什么”。他說這種金屬拉絲表面背后印LOGO特別不好看,就沒有印。

    我當時立刻點贊。因為華為能夠為了好看而不印LOGO,可見他們把感性品質放在了怎樣的高度。但不得不提的是,這位高管的補充:這是因為我們的外國員工一致反對。那么,為什么反對的不是國人呢?

    我們也要反過來講:如果高層沒有一致共識,沒有接受過審美教育,又怎么能夠接受這樣的創意呢?

    我們把國家的企業家分為三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第一代,在改革開放時率先下海的這一代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勇氣。在那個時代,只要敢干,就能掙錢。

    • 第二代企業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知識理性。

    • 第三代,是以喬布斯為代表的,具有很高藝術修養、審美品質的人,是他們引領了這個時代的未來。

    我提醒各位:也許,你們已經趕上這個時代了。如果在未來,你們缺乏藝術修養、感性智慧,你還想取得成功,你所遇到的困難是和這一代沒有受過像樣高等教育的人遇到困難是一樣的。

    記住,感性素質低的人成功難。

    缺少藝術教育的人幸福少

    缺少藝術教育的人成功難

    缺少藝術教育的人破壞大

    有的老板開餐館,卻越來越不景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

    其實就是因為門口兩個迎客的門童塑像太難看了。一個人能把這么難看的玩意放在門外,就可以想象門里的臟、亂、差。

    為什么我們國家服務行業水平普遍偏低?

    但凡是任何一個環節上的人,有一點點感性的要求,都不會導致這種結果。但遺憾的是,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沒有要求。一個人連自己都沒有感覺,怎么能體驗到你的感覺。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到處都糊弄事。

    我們國家當前面臨如此可怕的環境問題,最深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全民感性素質低。特別是歷史上,我們把大量感性素質低的人提到了領導崗位上,我們需要從根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記住,感性素質低的人破壞大。

    出路在哪里?毫無疑問,提升全民族的感性素質。

    如何提升?請注意,感性素質的培養,要通過藝術教育來實現。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感性素質低的民族。

    我一直認為中國當下如此可怕的環境問題,是和我們半個多世紀以來壓制人對美的愿望,否定藝術審美功能的一種報應。

    如果改革開放以后,我們能夠持續30年強化藝術教育,培養出一代熱愛美,熱愛藝術的公民來,我們現在苦惱的很多問題都不存在了。

    但是遺憾的是過去30年來,我們仍然不是這樣做的。在當今中國,中小學還是動輒就停音、體、美這樣的課程。

    藝術能夠培養我們的感性素質,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們的生活。它是推動人類感性文明發展,人類在生活當中不可替代的職能。這方面職能在中華大地上被大大忽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壓制了。

    改革開放初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口號迅速傳播,通俗易懂。讓我們國民重視了科學,重視了理性。

    我也想發明類似傳播的話,讓大家重視藝術: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

    這就是為什么我到處去呼吁,讓我們全社會都來重視藝術,重視藝術教育,重視各類藝術素養。

    特別是在座各位精英階層,你們是這個國家發展的引領者;特別在座各位年輕人,你們決定著祖國的未來。

    / 更多文章 /

    • 樂純創始人Denny:未來吃貨公司的運作會越來越像時尚公司

    • 獨家 | 全球最大跨國食品飲料公司CEO們談未來增長戰略

    / 公眾號使用指南 /

    • 點擊菜單“趨勢排行可查看行業趨勢文章全球食品飲料排行榜

    • 訂閱號后臺點擊菜單“FBIF”回顧FBIF2017完整議程、演講嘉賓、合作伙伴、現場活動等信息

    • 回復”參會名錄“、“照片”、“新聞”、速記稿可查看相應信息,其他關鍵詞請回復“關鍵詞”獲取

    • 后宮訂閱號三千,不置頂,如何找到我?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2”申請加入CEO營銷、創業、研發、包裝、設計、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43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5月28日 22:50
    下一篇 2017年5月29日 07: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