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開餐廳,沒花一分錢,如何火爆網絡?
2、大城市單身人士越來越多,為何能成為餐飲創業新風向?
3、一人食餐廳,能否掀起新的熱潮?
“隔板區分出一片私人就餐空間,一人一桌,敲敲門板,按下開關,邂逅對面的人……”這是最近在抖音爆紅的一人食單身桌。
近百個相關抖音視頻,最高點贊量161萬,這是年輕餐飲品牌筑底食堂的第一次大規模曝光——沒有花費一分錢,靠的僅是一張網紅單身桌。
當粉絲們還在好奇看熱鬧,小新卻看到了這背后,單身經濟來勢洶洶。
▼
現象;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
簡單的歌詞描繪出,現今社會大量單身人士的生活:一人租房,一人旅行,一個人吃便利店里兩片裝的面包。
2018年天貓“雙十一”數據顯示,迷你微波爐銷量增長980%,迷你洗衣機銷量增長630%,方便小火鍋銷量增長210%……這背后指向一點: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
17歲就孤身闖蕩北京的壹食一創始人高雷深有體會:“一個人吃飯經常找不到座,需要問服務員。其實不是沒座,而是有些兩人桌、四人桌的基本坐滿只剩下一個座,你不好意思去,往往得服務員上前幫忙詢問后才勉強入座。”
而《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早年做的一項調查也證明,這不是高雷一人的感受。在對1991名18-35周歲青年進行的調查顯示,67.6%的受訪者表示,“一個人去餐館吃飯會感到尷尬”;71.5%的受訪青年認為“商家有必要針對單人食客調整餐廳布局”。
于是,為了讓一個人吃飯“得勁兒”,高雷在2017年打造出專門為單人就餐服務的餐廳——壹食一。餐廳內是一排排用木板隔開,僅供單人坐的格子間。格子間有紙巾、調味料、充電線、插座等。
“我希望顧客拿到餐,坐下就不用動了,一切需求都在格子間里能夠滿足。”高雷笑說,“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研發的,弄出來后才發現,日本的一蘭拉面跟我們很像,但比我們早。”
主打一人食燜鍋飯的壹食一很快受到年輕食客們的喜歡。“我們通州萬達店對面,“我愛我家(房產中介)”的幾個小伙子恨不得一周來吃三四次。”
而最近因為單身桌而走紅于抖音的筑底食堂,創始人田秋娟同樣也看到了店內需求。
“我們的1店、2店,一個人來吃飯的占20%。一個人如果坐在四人臺上,自己會覺得別扭,高峰時對店家也浪費空間。偶然看到有綜藝節目提出“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覺得這個概念很好,就在北京五道口新店開發了這種網紅桌。”
▼
現實:一人食餐廳老板們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碰巧迎合了時下火熱的單身經濟潮流”似乎是一人食餐廳老板們的共識。
“我們自己都沒想到,就是碰巧在抖音上火了。”田秋娟笑道,“可能也是碰巧和單身經濟概念撞上了。”
高雷也提到自己創業的初衷,“一開始沒想那么多,就想創造讓一個人能安安靜靜吃頓飽飯的地兒。后來2018年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提到‘一人食’,我才知道有這個概念。”
最初對‘一人食’概念懵懂的他,在開第一家門店時就付出了不低的學費:門店投入了100多萬,實用面積80平,改了兩次裝修。“第一次覺得不好看,‘一個人’的感覺出不來。第二次不好看又推了再裝修,光裝修就花了80多萬。”
而筑底食堂的網紅單身桌,也經過了不斷的改良。基于一蘭拉面的格子間的構造,田秋娟注入“邂逅”的概念:餐位中間設置隔板,顧客可以通過開關按鈕自主選擇是否打開隔板。“我們把桌子打開,要求一邊全坐女生,一邊全是男生。讓顧客在我們這里吃飯,有遇到另一半的機會。”
有趣可互動的單身桌爆紅于網絡,引來無數年輕人打卡。高峰期,筑底食堂等位排到100多桌。
看到新店成功后,田秋娟在2店迅速改造了布局,增加了20個單身桌,并做了新的改進。“原先的單身桌臨近兩個桌位之間的隔板是固定的,如果是兩個閨蜜來這吃飯,還是不方便聊天。所以我們改成了可折疊的隔板,可以打開。這樣兩位的也可以坐。受眾更廣了。”
▼
趨勢:大波一人食餐廳還有五秒到達戰場
大量單身人口的存在促使了商業品牌提供相應的服務;而當一個商業社會可以讓單身人群過得足夠自在,單身經濟在這種良性互動下將逐漸壯大。
“我身邊很多人也在開始做一人食。面條、火鍋,連炒飯都要一人食。”高雷笑說身邊已經在籌備中的餐飲項目。
而在餐飲加盟行業中,擅長打造連鎖加盟爆品的大富源餐飲集團也看到了這一趨勢,在2019年重點打造了兩個品牌,都是主打‘一人食’場景的新式快餐。
據品牌負責人王輝經理介紹,其中的小份烤魚項目,主打性價比,走親民路線,主做20元客單。
另一個項目則是將傳統的日式烤肉進行創新,保留原始的現烤現賣環節,做燒肉蓋飯。
小份烤魚
這兩個品牌的迅猛擴張只是一個縮影。未來可見,一大批主打一人食場景的餐廳正在蜂擁而至。
面對此種如火如荼之勢,田秋娟表示,要保持冷靜。
目前筑底食堂五道口店經營火爆,但田秋娟對小新表示:“這只是暫時情況,不代表‘一人食’模式一定能長久,還需要時間證明。目前網上發的視頻都是桌子,有關菜品的很少。所以我就怕不長久,因為單純好玩的桌子體驗一次就行了。目前我們仍然在摸索階段。”
也因此,她透露,筑底食堂會堅持直營模式,在北京各個區域穩步拓店,“要開一家成一家”。
▼
玩法:一人食餐廳怎么玩兒?
正如大家所見,‘一人食’餐廳已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潮流,不少老板也躍躍欲試。那么,想要投身這里該用怎樣的姿勢?
1.空間:單身桌占比要控制
單身桌幾乎是一人食餐廳的標配,但多位老板表示也得控制數量。
筑底食堂的單身桌是由熟識的供應商定做,但價格依然比普通桌位的成本高30%。
另外,單身桌出座位率低。“比如12個單身桌的空間正常可以出14、16個普通座位,其實犧牲座位率來說還蠻大的。”田秋娟說筑底會把單身桌位控制在在20%左右。“目前一人吃飯的比例還是相對較少。”
而壹食一則將單身桌控制在60%。
2.互動:一人吃飯也要有社交
一人吃飯也不能忽略餐廳社交的功能屬性。
這點,高雷就得到過“教訓”。“我們第一家店店內全都是一人臺的,后來迎合顧客邊吃飯邊聊天的需求,我們增加了四人臺和六人臺。”
而筑底食堂的走紅也離不開其能自主打開的“聯誼窗口”。“五道口店開了半個月的時候,就有員工反映說有的顧客互相加微信了,男方也為女方買單了。雖然不知道是否有結果,但感覺我們這個地兒是創造了一個機會。”田秋娟笑道。
3.菜品:一個人也要吃好
“湊合吃”是一個人曾經的飲食標簽。如今,“不將就”成了廣大單身人士的口頭禪。“愛情不將就,所以單身。吃飯,當然也不能將就。”
壹食一用數十款新鮮菜品的自助選擇,顧客自己烹飪的燜飯模式,讓顧客在就餐上擁有最大主動權。“能最大可能吃到自己喜愛的食物。”
4.環境:心理情感上形成共鳴
處于孤獨時光的個人,其實也是容易被感動的人。因此,客戶到店用餐的體驗氛圍要強。
高雷認為,品牌背后最好有一個故事,有一個魂來做支撐,否則就擺幾個菜在格子間一放,沒有靈魂,持久不了。“我們的故事是一個人打拼享受孤獨,當你孤獨或處于低谷的時候,會看到旁邊很多正能量的人向陽生長。”
所以,壹食一門店,尤其格子間,會有很多類似正能量文案給單身人士打氣加油。
本文來源:新餐飲洞察(ID:xincanyindc),轉載請聯系原文出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