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昨天文章里提到觀點深化,如何把一個問題從根本上解決。
劉潤在他的文章里提到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模型,我覺得很值得借鑒:
普通的人改變結果,改變的“是什么”的問題,這叫癥狀解;
優秀的人改變原因,改變的“怎么辦”的問題,這叫原因解;
頂級高手改變模型,解決的是“為什么”的問題,這叫根本解。
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是從解決表層原因到解決核心原因。他舉了一個很生動的的例子:
孩子的鞋帶開了。
普通的媽媽,罵孩子幾句“教你這么多次,還是不會”,然后蹲下身子,幫孩子把鞋帶系好。這位媽媽眼中看到的是“沒系好”這個結果。幫孩子,是“癥狀解”。
優秀的媽媽,提醒孩子鞋帶散了,讓他自己系,觀察他系鞋帶方法的問題,然后手把手地教他。這位媽媽眼中看到的是“不會系”的原因。教孩子,是“原因解”。
頂級的媽媽,發現外公外婆每天幫孩子系鞋帶。媽媽改變模型,禁止了代勞。孩子摔了幾跤后,鞋帶系得比媽媽還好。這位媽媽眼中看到的是“不想學”的模型。讓孩子想學,是“根本解”。當然,在我一個“爸爸”眼中,我能提出的“根本解”是給孩子穿沒鞋帶的鞋子。
改變模型,就是改變系統中的結構模塊之間的關系,讓結果自己發生。
再回頭看看我昨天解決產品問題的的思路,來套用一下以上的理論:
假如我逆來順受,帶哄帶騙讓廚師為自己工作,廚師可能因為我的軟弱,迎合,妥協,重新正常上班,這就是癥狀解,我通過努力改變了廚師罷工的情況。就像我蹲下把孩子的鞋帶重新系上一樣。改變了結果。
假如我更進步一點,重新調整我和廚師的利益分配格局,給他20%股份,讓他參與店面的管理,甚至制度的制定,廚師積極性提高了,這個叫“原因解”,這是我覺得廚師不積極是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勻,我改變了這個原因。
而我后來的解決辦法是一不做而不休,直接來了個根本解,因為我認為即使給廚師股權,依然是權宜之計,這個方法只是短暫的解決了積極性問題,沒有解決其他問題,比如廚師的能力,產品標準化,規模擴張的問題。只有自己扛起產品這個關鍵要素,才能在一個店的早期和中期走得最穩當,成本也最低。根本解就是解決了要素和要素之間的關系,讓之前的模型不復存在。
我店里幾個月前上了一款新品,我寄予厚望,因為我自己很喜歡,不過上架之后反應平平,銷量也不溫不火。后來才知道這個產品口味獨特,有一種特殊原材料,有些人很喜歡吃,但是很多人壓根不吃。在這個城市,女孩子吃這個味道的比例少。
這時候,我的解決辦法可以有:
改變配方,讓他的味道更加平和,不那么沖,這樣會一部分飄搖不定的中間人會開始喜歡。這個就是癥狀解。
我也可以擴大宣傳,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有這款產品,那喜歡的人自然更多,所以再來一波活動和宣傳。這個叫原因解。
而我后來的解決辦法是直接下架了。既然吃的人少,我也不糾結了,不占用店里資源。這個有點像劉潤說的孩子鞋帶的故事,他說,他會讓孩子不穿帶鞋帶的鞋子。這種方法有點簡單粗暴,往往也有效果,就是讓直接消滅不和諧的因素。
說個更加通俗易懂的例子:
有個人不喜歡你,天天說你壞話;你如果試圖去對質,想方設法去堵住他的嘴巴,這是下策;你如果要跟他講道理,改變他的人生觀,展示自己的優點,試圖讓他喜歡自己,這是中策;但是我覺得,上策應該是遠離他。不喜歡就不喜歡啊,又不是人民幣,何必讓每個人喜歡自己。
而且,你更要知道,改變一個人是多難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9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