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說:
能夠批量的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是每個成功品牌背后都擁有的顧客服務邏輯,抖音、微信、美團、滴滴都是如此,他們都規模的滿足了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但對于餐飲品牌來說,要做到這一點就非常需要功夫也非常難,海底撈的極致服務背后,實際同樣在追求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比起互聯網產品,這更需要發揮“人”的價值。
作者|小椰子
來源|終身成長者
前幾天,一位博主發了一張她去吃海底撈時拍到的照片,并配文:
“去了那么多次海底撈,第一次知道會備注你的外貌特征,好細心!”
▲海底撈備注顧客特征
照片中,服務員點餐的平板電腦上,詳細地備注著這位顧客的外貌信息:
“20-30歲,圓臉,黃皮膚,長發,瘦,中等,大學生。”
不光如此,還有這個女生喜好菜品的前五名:
“土豆,招牌蝦滑,撈派肥牛,藕片,撈派撈面。”
甚至還有這個女生吃火鍋時的個性需求:“不要下滑,番茄湯自己弄,免特色蘸汁,白水。”
看完不禁目瞪口呆:每一位顧客都這樣備注過去,這工作量該有多大啊。
果然,在海底撈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很多人在評論區分享了他們的經歷:
有個小姐姐說,她特別喜歡吃海底撈的哈密瓜,有次在海底撈吃了五六盤。
臨走的時候,服務員直接抱上來一個整瓜,塞到她手里,一邊還說:“放心姐,這瓜保熟。”
▲海底撈“暗號”
有個考生說,他第二天要考刑法,考試前給自己的最后一頓飯是海底撈。
正點菜的時候,師姐打電話過來說要幫他畫重點,但他的刑法書沒帶來。
沒想到,服務員后來直接拿來了一本全新的……
有個白領姐姐說,她一個人加班到凌晨,走出公司大門沒多久,就被傾盆大雨淋成了落湯雞。
她就找了家離公司最近的海底撈,門口的服務員一看到她,就又遞毛巾又讓她換拖鞋,還把她濕了的鞋子拿去烘干。
后來還送給她一雙粉色短襪,說覺得是妹妹會喜歡的顏色。
想起之前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海底撈上半年凈虧損9.65億元。
▲海底撈上半年凈虧損9.65億元
但海底撈股價卻創下了新高,市值已經沖上了2400億港元,創始人夫婦蟬聯新加坡首富。
海底撈的外賣服務,也從206家擴大到了299家。
任何行業,都是用心做事的人,逐漸打敗敷衍混日子的人。
若像海底撈一樣,把一件簡單的小事做到淋漓盡致,何愁人生沒有出路?
除了這些細節,海底撈做了哪些動作?請關注勺子課堂線上課《海底撈的顧客運營體系你也學得會!》




1.海底撈經營歷史所折射的餐飲行業趨勢走向
2.海底撈門店的數字化顧客運營的具體方法
3.我們如何在自己門店實現數字化顧客運營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