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4月11-13日,成都餐飲研學團

    3月的月底非常熱鬧,美團公布了一份不錯的財報,并在揚州發布了2021年度黑珍珠榜單,296家餐廳上榜

    01

    美團營收破千億,外賣大增40%

    3月26日,美團發布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2020年四季度美團營收379.18億元,同比增長34.7%,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經調整凈虧損14.37億元,去年同期是凈利潤22.7億元。
    2020年美團營收1148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7.7%,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經調整凈利潤31.2億元,較上一年減少33%。

    拆分來看,四季度美團來自餐飲外賣業務的收入為215.38億元,同比增長37%;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貢獻了71.35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2.2%,新業務及其他業務收入92.44億元,同比增長51.9%。

    餐飲外賣業務貢獻的經營利潤為8.82億元,同比增長82.7%,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帶來的經營利潤為28.22億元,同比增長21%,新業務及其他業務經營虧損為60.03億元,同比大幅收窄355.3%。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去年四季度,美團餐飲外賣交易金額同比大幅增長39.4%至1562.9億元,餐飲外賣交易筆數同比增加33%至33.31億筆,國內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8.8%至119.7。

    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由2019年第四季度的負值人民幣13億元擴大至2020年同期的負值人民幣60億元,主要由于:

    (i)零售業務快速擴張導致的經營虧損;

    (ii)推出新單車及電單車導致重大折舊成本,令共享騎行業務的經營虧損增加;

    (iii)研發新科技令若干開支增加;

    (iv)部分被餐廳管理系統經營虧損減少所抵銷。

    由于上述原因,該分部的經營利潤率由負值21.7%同比減少43.2個百分點至負值64.9%。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四季度,餐飲外賣分部的經營利潤由2020年第三季度的7.69億元增長至四季度的8.82億元,主要由于毛利增加所致,毛利增加乃由于餐飲外賣業務規模擴大,部分被為推動收入增長而增加的交易用戶激勵及營銷活動開支所抵銷。

    該分部的經營利潤率由3.7%環比增至4.1%,乃由于訂單組合變化,令變現率上升所致。

    這些風光的財報數據背后,托付了多少餐飲人的夢想,但越來越高的平臺抽傭,特別是外賣抽傭已經超過2成了,讓已沒多少利潤的實體餐飲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這一實際情況,政府層面也出手了!

    02

    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3月25日,國家發改委等28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部署了包括培育壯大零售新業態、深入發展數字文化和旅游、有序發展在線教育等24項工作。

    《方案》提出,降低平臺交易和支付成本引導外賣、網約車、電子商務等網絡平臺合理優化中小企業商戶和個人利用平臺經營的抽成、傭金等費用,用技術賦能促進平臺內經營者降本增效。

    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優先選擇部分新型消費活躍的城市進行試點,著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出臺這一《方案》,為了進一步降低金融交易和平臺經濟的抽傭,以降低實體經濟和中小商戶的運行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商戶,通過降低整體交易成本的方式,來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從《方案》的出發點來看,是為了進一步培育新型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這就需要平衡好中小微商戶、平臺和消費者利益。而鑒于當前三者利益天平有所失衡,降低平臺交易和支付成本有其必要性。”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認為:

    首先,當前平臺抽傭偏高,中小微商戶無力承受,影響經營積極性和發展后勁;

    其次,平臺方有其市場優勢地位,商戶缺乏議價砝碼,這導致平臺與商戶難以形成良性共贏和價值耦合。

    03

    商戶淪為“給外賣平臺打工”

    對于降低平臺交易和支付成本的呼聲一直存在。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的一份團體提案表示,外賣平臺幾家獨大,甚至在競爭激烈的地區要求餐飲企業非此即彼“二選一”,傭金居高不下,使得很多餐飲企業都是“賠本賺吆喝”,根本不能有效緩解自身經營上的困難。

    對于很多餐飲店老板來講,經常面臨的選擇是,到底加不加入外賣平臺,不加入沒有訂單生意大降,加入之后也沒好到哪去,大量的錢被別人賺走了。

    看著似乎紅紅火火,每天訂單是大量的,但是月底一算賬,幾乎一個月什么錢都沒賺到。

    以至于現在有一些,資本比較雄厚實力比較強,餐飲有特色的企業已經公開提出,我們就是不加入各種各樣的餐飲平臺,如果想吃我們這個菜,你就得到我們店里來。

    之前有報道:上海一個做麻辣香鍋的外賣商家后臺的訂單,5份配菜的香鍋加一碗米飯,最后僅收到3.84元。

    這里面是不可能有什么利潤的,光餐盒費的成本就在1.2元了。由于客單價太低扣了保底服務費5.5元,這一單的實際提點已經高達44.5%了。

    各位商家看到這里一定會心有戚戚,現在做外賣想賺錢太難了!商家只有訂單收入一項回血,而平臺卻有多種花樣讓你放血。

    還有另一張商家后臺的收入截圖可以清晰的看出外賣平臺的收費明目繁多。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餐飲企業面臨租金、人工、能耗、稅收等多重成本壓力,客流、現金流嚴重不足的困境無法得到及時緩解。

    諸多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虧損、不得不上線外賣平臺,以此提高人氣、增加現金流,盡量彌補損失、維持運營。但卻又面臨外賣平臺過高傭金的困擾。

    自從去年疫情發生后,所有餐飲企業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少餐飲界連鎖企業瀕臨破產,而外賣則成為餐飲企業的救命稻草。但隨之而來的是主流外賣平臺提高傭金比例。

    上述提案稱,平臺對不同規模商家的抽擁比例不同,傭金最低的為自配送商家,通常在5%~8%,品牌影響力大的大型連鎖為15%~18%,品牌影響力有限的小型連鎖為18%~20%,餐飲企業常見的夫妻單店傭金和新簽用戶更高,由代理商負責的地區傭金也高于自營地區。

    前述工商聯提案認為,按照經營的“123法則”,房租成本占10%,人力成本占20%,貨物成本占30%~40%,平臺抽傭占10%~15%區間才是餐飲企業可以接受的,否則很難實現贏利。

    面對如此高的抽傭比例,餐飲業內部人士經常發出“給外賣平臺打工”的不滿。

    “按照商品成交金額,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臺對于大客戶的抽傭比例為13%~17%,個體小商家的比例會多一些,甚至超過20%。”某餐飲品牌線上運營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餐飲行業的毛利率在60%~70%,扣除人工、店鋪租金等費用,剩下的利潤不多,如果再扣除平臺抽傭費用,那基本上是掙不到錢的。

    北京一家連鎖餐飲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自己同時上線了美團和餓了么兩個平臺,目前扣點約為19%,平時活動時會有一點補貼。

    他表示:“聽說過外賣平臺的二選一。他們(美團和餓了么)兩家都有找過我們要我們做獨家,說可以降點,但我們還是選擇都做了。”

    被問及原因,該負責人表示,“一是降點力度不夠大,二是商家希望外賣生意能有更多的客戶群,既然選擇上外賣,干脆我們就一起做”。

    在一片商家抗議聲中,對平臺意見最大的,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都是三四線城市的。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主要矛盾有三點:

    • 1、為平臺打工:專送抽點普遍在22%~24%

    • 2、強制商家選擇專送:部分地方,一個平臺獨大,不允許商家自配送降低傭金

    • 3、被迫獨家:簽獨家,能享受的優惠很少,但不簽獨家很多補貼和活動都參加不了

    而一二線的外賣市場專送的抽點基本穩定在20%,知名的流量商戶還會享受品牌優勢降低抽點,強制專送和被迫獨家也不多。

    04

    專家稱“強制力有限”

    然而,《方案》何時執行、如何執行才是關鍵。

    目前價格反壟斷歸市場監管總局管,根據價格法規定,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包括了:

    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系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

    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

    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

    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

    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

    平臺傭金不屬于以上多項。

    從實施措施看,盤和林認為,要引導平臺降傭:

    首先要給平臺減負,比如降低金融轉移支付的手續費,從源頭層層減負,最終到達實體經濟;

    其次要引導平臺利用科技提質增效,平臺本身應該是降低人力的一種方式,應該提高社會整體效益。

    盤和林表示:“當前,平臺抽成情況有些合理,有些不太合理,但總體抽成水平適中,是優化結構性矛盾,有下降和優化的空間。”

    美團營收首破千億元,外賣抽傭超兩成,28部門發文助餐企降成本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從整個支付鏈條來看,第三方支付行業利潤不高,可降低的空間比較少。央行搭建了不少支付清算體系工具,目前轉接清算過程的成本,包括賬戶成本預期都會逐漸下降,包括銀行側數字化技術的提升。”

    對此,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認同。“目前各個平臺的實際支付成本并不高。我認為有更大改進空間的是平臺降低對中小企業商戶和個人利用平臺經營的抽成和傭金等費用。”

    鄭磊表示,優化抽成、傭金的需求與壟斷有關,應該充分引導平臺間的競爭,來降低平臺收費和分成水平。

    行業內外一致認為,這一《方案》后續應該會有細則出臺,降低平臺傭金是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影響會比較深遠。

    -END-

    來源 | 第一財經、餐飲O2O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抖音美團終有一戰,上線團購展開正面交鋒

    • 太二VS海底撈的深度對比分析,揭秘高翻臺率原因!

    • 青團、黃燜雞米飯又刷屏了,地方美食如何破圈走向全國?

    • 持續火爆!從網紅到長紅的品牌都有哪些秘訣?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06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3月27日 11:28
    下一篇 2021年3月27日 11: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