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飯店引進炒菜機器人,平均兩分鐘做一份炒飯;副處長變身外賣小哥,12小時僅賺41元;文和友又被抄襲?一審勝訴獲賠20萬;人社部公布“100個最缺工職業崗位”餐廳服務員排第二位;辣子雞中吃出煙頭,餐館免單并賠償1000元;反食品浪費法今日通過,商家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最高罰一萬;蘭州拉面估值超10億元;有菜宣布將停止運營,餓了么或將退出食材配送賽道……
本周餐飲大事件,新鮮事兒起底大爆料!
五一將至,為了應對高客流,不少餐廳都推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在南京雨花臺區,有一家餐廳特地引進了炒菜機器人。
餐廳負責人表示,機器人制作炒菜主要是為節約人工成本,還能提高制作效率,平均兩分鐘就能做好一份炒飯。
此舉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注意。有消費者認為,機器人炒飯“失去了靈魂”。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認為機器人炒飯能夠避免分量出錯、口味差異大等問題。
當地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表示:“機器人炒飯是一種新型的技術模式,但在使用機械的過程中,人員現場管理必不可少,店方應安排專人做好機器的保養工作,確保食品安全。此外,還應做好相關記錄,以備后期主管部門進行查驗。”
4月27日,北京衛視播出《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紀錄片。在該紀錄片中,北京人社局副處長拜師“外賣小哥”,體驗送外賣的一天。
在送單12小時后,他收益41元,相當于一小時掙不到三塊錢。該副處長表示,“這個錢太不好掙了”,之前他曾疑惑為什么平臺給外賣小哥派那么多單,但現在明白了,外賣員要有收益的話,必須要搶那么多單。
隨后,美團、餓了么回應副處長當騎士 :已逐步取消對騎士逐單處罰。
近日,在廣西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020年廣西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典型案例中,也出現了文和友維權的身影。
據通報,2019年7月,長沙文和友發現柳州市老浮橋龍蝦餐館在其餐廳店面裝潢設計中使用了與“文和友餐廳”相同或近似的裝潢設計,遂將其訴至法院。
法院認為,柳州老浮橋餐館與文和友餐廳的裝潢在整體視覺效果上高度近似,容易使公眾產生混淆或誤認為兩餐廳存在特定聯系,柳州老浮橋餐館的行為侵害了長沙文和信公司的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判令其停止侵權并賠償長沙文和信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支出共計20萬元。
樹大招風,山寨難防。餐飲企業一定要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及時進行商標、設計保護,發現山寨出現時才能底氣更足地去保護品牌。
今天,人社部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營銷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客服管理員、房地產經紀人、保潔員、家政服務員、快遞員、汽車生產線操作工和包裝工位列前十。
本次報告顯示,與餐飲、旅游等相關的消費類職業需求加大,“中式烹調師”“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餐廳服務員”等職業排位上升。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劉康介紹,服務業相關職業需求有增有減,減的方面是與生活類服務業相關的職業,增的方面是旅游、餐飲等消費類職業。
據媒體報道,從今年第一季度的餐飲市場來看,當下餐飲業雖然已經基本擺脫疫情陰影正常營業,但卻在招人環節遇到了諸多問題,很多店鋪月薪5000元都招不到人。
餐飲行業招工難,一方面是因為人口結構改變,人口紅利消失導致勞動力緊缺,另一方面則和年輕人的就業導向普遍向興趣愛好轉變有關。
可以預見的是,餐飲市場的用人需求將逐漸升級,而勞動力緊缺的矛盾,也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4月23日,沙坪壩區公安分局110快處隊民警接到報警:有市民在餐館吃飯時,發現餐館提供的菜品中有一個煙頭。
民警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進行調解,餐館答應免單,并賠償食客1000元。
據了解,報警的市民是已經懷孕的劉女士,她擔心煙頭的宿主萬一有傳染病會影響到胎兒。民警來到現場后檢查這個煙頭,發現油已經完全浸入,推斷是在鍋中翻炒過,餐館的服務質量存在明顯瑕疵。飯館老板也坦言,這是他們的疏忽,會承擔一切后果,絕不推卸責任。
隨后民警現場對雙方進行調解,經核算,劉女士及家人的餐費共94元,老板給予免單,另外再賠償劉女士1000元。
全國人大曾發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75.1%的受訪者認為餐飲消費環節浪費最嚴重。
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億至360億斤。如果按每人每天1斤糧食計算,一年能養活近1億人。
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反食品浪費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防止食品浪費從此有了切實的法律依據。
該法規提出,商家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并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商家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
反食品浪費法還提出,公務活動用餐不得超過規定標準;餐飲服務經營者中提供自助餐服務的,應當主動告知消費規則和防止食品浪費要求,提供不同規格餐具,提醒消費者適量取餐。
據媒體報道,蘭州拉面正成為投資機構追捧的餐飲新賽道。
目前最火熱的三個項目分別為馬記永、陳香貴和張拉拉。其中,馬記永被投資機構爭搶最為激烈。挑戰者資本最先投資馬記永,給出了1億元估值。此后險峰長青、凱輝基金、高榕資本都有參與投資。據晚點LatePost消息,紅杉中國最近更是給了其估值10億元以上的投資意向書。
對該賽道表示看好的資本方認為,蘭州拉面這類低客單價的主食大單品在消費者中有較高的認知,不需要再做市場教育。
但也有投資人對此表示不解,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在看到相關消息后,就在朋友圈直呼“看不懂”。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蘭州拉面成為投資熱點,或與餐飲業連鎖化程度低,街邊攤或小店品牌化潛能大的現狀密切相關。
券商研報顯示,2020年中國門店數最多的品類是快餐,但連鎖化程度遠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2019年中國餐廳連鎖化率僅為10%,而美國、日本分別為54%、49%。
近日,餓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臺有菜發布了《有菜平臺關停公告》,宣布將于5月20日正式停止運營,從5月10日起停止交易服務,不再支持產生新的訂單。
公告顯示,交易服務停止前已產生的訂單需要在5月10日前完成訂單的履行及確認,而平臺合作伙伴則需要在5月20日前完成賬戶余額提現操作及保證金退還申請。
5月20日后,有菜平臺將完全停止運營,個人賬戶將永久無法登陸。
據了解,有菜成立于2015年7月,是一個將外賣行業連接商戶的食材供應平臺,定位為“中小型餐廳的專屬食材采購伙伴”。剛推出的時候,有菜成長十分迅速,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11月,有菜月累計用戶就已破億,12月餐企客戶更是突破5萬。
然而,在2016年8月,餓了么被爆裁撤“有菜”團隊后,“有菜”開始增長乏力。受2020年疫情影響,有菜的衰落加速。
本文作者寒斌YesRobin,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