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之間的股權結構失調,導致股東之間出現權力之爭、利益之爭和戰略之爭,從而從內部拖累企業發展。
助力企業向前發展的股權設計,應當體現能者多勞、能者決策、多勞多得、如此才是良性循環。
餐企老板內參 小武君 | 文
大股東給總經理分了10%股權,卻讓品牌面臨“崩盤”……
上海一家餐飲企業,2000年創業,啟動資金只有30萬,雙方根據出資分配股權,
張三出資12萬占40%,李四出資18萬占60%。但張三只投資不參與經營,李四全權負責經營,
這就為以后的事情埋下了隱患。
一年后大廚王五加入,李四要給王五分股權,張三不同意,李四先斬后奏,私自將自己的股份轉給王五10%。
三方的股權比例就變成了李四占股50%、張三40%、王五10%。
起初,王五積極性非常高,企業也在李四和王五的共同經營下越來越好。然而隨著年利潤的不斷提升,矛盾就不斷出現了。
2018年,企業年利潤達到1200萬,王五分到120萬,但投資人張三分到480萬,王五心理失衡,當場不滿的表示:活都是自己干的,張三不干活拿的錢卻是其4倍?
俗語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家難有二主,企業必須有掌握方向盤的。
合作之初,由李四全權做主,但隨著王五成為總經理,能力越來越強,有了自己的主見。而李四是董事長,因為沒有清晰的權力邊界,導致在管理過程中,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屢次爆發權利沖突。
當王五和李四的意見不和時,在股東會上,王五就會拉攏張三,但張三也有小心思,并不甘愿當甩手掌柜,加之
三方未約定投資人張三沒有表決權,而三個人的股權比例均未超過半數,導致三個人誰也無法說服誰。
餐飲市場瞬息萬變,競爭激烈。因為股東之間的分歧,導致企業無法高效決策,發展陷入困境的這一局面,無不讓人唏噓。
(2)利益沖突:總經理提出增加股權,董事長、投資人誰出讓?
假如你是總經理,每到年底分紅時,不干活的股東分紅幾百萬,而自己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但只能分到百十萬,你的內心會不會失落?
每到分紅時,王五意見一大堆,認為自己的股權比例太少,干的多,分的少。
總經理提出要增加股權比例,但到底是應該董事長讓給他?還是外部投資人轉讓給他?董事長認為自己的股權比例本就不多,再讓就沒有了;投資人也不愿意出讓自己的股權比例,認為這是自己當初的投資所得。
王五加入后,作為總經理,提出了很多創新的市場營銷理念,但和創始人、大股東李四的發展理念不一致。
在一個企業中,戰略的不一致,事情推進起來就相當困難。
員工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該怎么辦。創始人的理念,總經理不好好執行;總經理的想法,創始人不批準。持久的爭執拉扯戰中,白白錯過一次次的發展時機。
矛盾持續幾年后,2021年,總經理王五離職。
但三方之前未約定離職時,股權必須收回,王五的股權得以保留。導致企業同時出現兩位不干活不經營的人,卻可以每年分走500多萬。
最致命的是:王五離職后,指揮親戚創辦一家公司,自己則在幕后操縱,成為企業的競爭對手。
王五一邊瓜分著企業的利潤,另一方面又是企業的競爭對手,這讓李四苦不堪言,著實發愁。怎么辦?歡迎留言。
好的股權結構,應當能體現
能者多勞、能者決策、多勞多得 上文案例沖突的實質是股權之間責權利的失衡。助力企業向前發展的股權設計,應當體現能者多勞、能者決策、多勞多得。
好的股權策略讓企業跨越發展,壞的股權方案讓企業陷入泥沼。
為了幫大家高效使用股權武器,6月29-30日,大魚餐飲學院繼續邀請資深餐飲股權設計專家耿小武老師推出《餐企股權設計·激勵密訓營》7期。
課程將結合實操案例具體講解餐企股權激勵的各種方法,從原理-方法-落地的深度解析,學員反饋說:這是我聽過的最實操的股權課,沒有之一!
專注餐飲股權設計的耿小武老師,兩天時間將幫你解決以下股權問題:
> 如何用股權激勵,開出更多的門店,留住更多的人才
– 開課時間 –
2021年6月29日~30日
– 開課地點 –
上海(具體地址開課前一周通知)
– 價格 –
6980元 / 人
– 老學員福利-
老學員報名立減300元
– 團購優惠 –
3人團報每人各減500元;5人以上團隊每人各減1000元
– 課程咨詢 –
小餐君 17611506283(微信同號)
小班授課,名額有限,掃碼占座
點擊下方視頻免費試聽
主題:如何對已經入股的員工進行考核?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