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椰拿鐵的流行,讓咖啡館里又有新“明星”——椰乳。
瑞幸生椰系列產品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喜茶也一口氣上了3款生椰咖啡產品,有椰乳供應商半年產量增長了700%。
大大小小的咖啡館,也因為“椰乳效應”收獲了新的客流。
植物乳,正試圖改變咖啡館菜單的排列組合。
這個夏天椰子席卷飲品圈,這其中更有生命力的,是椰乳和咖啡的結合。
比如,瑞幸的生椰拿鐵賣斷貨,有抖音博主制作搞笑視頻稱“為什么我在海南還買不到生椰拿鐵?”
瑞幸官方微博也顯示,瑞幸自4月12日起開始正式推廣新品生椰拿鐵,截至5月31日,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瑞幸生椰系列累計賣出42萬杯。6月30日,瑞幸表示,
生椰系列產品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刷新了新品銷量紀錄。
又如,繼去年推出生打椰椰后,喜茶今年繼續上新椰子,推出了3款咖啡新品:生打椰椰拿鐵、生打椰椰凍拿鐵、椰檸美式。
連鎖品牌帶動起的“椰乳效應”,也在獨立咖啡館里蔓延。
杭州一家叫“山海”的咖啡館,開店12年,一直做手沖和意式咖啡,老板透露,他原本“很少跟隨市場上的‘流行品’”,但在一位老顧客的多次建議下,
門店推出使用厚椰乳的椰風拿鐵,銷量很快占到其意式產品的1/3。
咖門曾報道過的淺原咖啡,上新使用厚椰乳出品的產品也排在其新品的暢銷榜單里。
從一家位于福州龍巖的連鎖咖啡館數據統計看,厚椰乳做的咖啡已經是每日出品最多的產品,超過了美式和拿鐵,是燕麥拿鐵的5倍。
除了在咖啡行業內,“椰乳效應”還破圈到消費端。
小紅書上,生椰拿鐵的筆記數量為4W+,自制生椰拿鐵的筆記卻有5W+。
還一位網友在瑞幸“偷拍”到其操作區放置的菲諾品牌厚椰乳,引起一波買菲諾在家自制同款生椰拿鐵的風潮。
根據《天貓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椰子風味在所有果味/風味飲料中增速最快,高達109%。
魔鏡市場情報發布的《線上高增長消費市場2021Q2》白皮書顯示,相比2021年Q2天貓平臺上椰乳行業同比增長了67.5%。
前瞻經濟學人2019年的數據也同樣顯示,
椰汁是植物蛋白飲中最大的單一細分市場。
根據咖門飲力實驗室的統計,近半年來20余個飲品品牌的上新中,有160多款新品都用到了椰子元素。
但細致分析近半年椰子產品的破圈及市場表現,似乎在咖啡領域創新性更足,
椰乳和咖啡表現了更足的CP感,為什么這么說呢?
年初,椰子蛋咖啡走紅,在小紅書上獲贊無數,成為很多咖啡門店的流量款。
這款產品是,把完整的椰肉從椰殼中取出來,飽含椰子水的椰肉看起來白白胖胖,再在里面直接注入咖啡,消費者可以捧在手里喝,有話題、能出圈,社交媒體上很多人曬類似的產品。
椰子蛋咖啡有話題、能出圈
最近,深圳新開的曼玥老撾咖啡,還未被大眾點評收錄,就在小紅書有了關于其產品的傳說。
這個品牌,用“椰子籃”盛裝水果、椰子凍,吸引了消費者眼球。
這兩年,咖啡館里的創新明顯增多,且主要是圍繞“乳制品”進行的。
從厚乳冰博客、到燕麥奶,再到如今的厚椰乳,每一種拿鐵搭配的變化,都會引起一波關于咖啡產品多樣化的討論。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杯咖啡的原料組成相對簡單,且標準化程度高,可發揮的創造性少。
但當咖啡館里打開“做拿鐵不僅可以用牛奶”的新思路,給消費者更多新選擇時,更醇厚的厚牛乳、燕麥奶、厚椰乳就有了被使用的機會。
另一個層面講,燕麥奶、椰乳所屬的植物基概念,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
滿足的是消費者追求健康、低脂、優質生活的象征。
它和咖啡館里的消費需求是匹配的,無論是30+人群的商務需求、還是20+人群的嘗新需求,都能從植物基的迭代里得到滿足。
植物基多是高香型產品,這是一個讓飲品研發又愛又恨的產品特質。
消費者喜歡香氣,但在口味碰撞下,高香型產品難和其他產品做搭配。
但椰乳可以做出更好的協調,根據“山海”咖啡館老板的經驗,椰乳能更好地和咖啡香氣協調,不至于“搶戲”。
可以說,
在咖啡館里為顧客提供多一種選擇,椰乳作為熟悉且易協調的香氣,是個容易被接受的選項。
在小紅書自制生椰拿鐵的高關注度下,菲諾發布厚椰乳Mini裝上市預告的當天,小紅書官方賬號粉絲猛漲20倍;7月,菲諾在小紅書的熱度最高升到美食飲品品牌種草榜第3位。
在天貓平臺,菲諾厚椰乳在植物蛋白類目下6、7月連續兩個月,月銷量第一。這款本是to B的調飲原料,很快成為了咖啡與美食愛好者家中常備的產品。
咖啡以前是小資、商務的代名詞,現在也變成了潮流一族的生活必備單品。
不管行
業內是否還存在“手沖才是高級”的咖啡鄙視鏈,在消費者端,大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品牌在大力開發新產品、做創意,背后的原料供應商也在優化全產業鏈來滿足市場需求。據了解,菲諾今年的產量從今年2月到8月,已經完成了700%的增長。在上海、廣州等地,菲諾已進入上千家線下咖啡館。
對消費者來說,
隨著市場的流行,在這個被椰子席卷的夏天,又多了一次“新品迷戀”。
而在2021年瘋狂增長的椰乳,能否被“封印”在菜單上,還要交給市場和消費者去驗證。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