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餐飲數據】2021年度十大餐飲趨勢發布,快來看看餐飲基本盤

    2022年3月4日,中國外賣包裝品牌大會在上海順利召開,辰智科技創始人-葛建輝先生受邀參會,并分享了“2021年度最新餐飲大數據趨勢”,帶餐飲人看清當前餐飲基本盤情況,更好地在2022年發力。

    餐飲收入規模:

    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兩年內有望突破5萬億元

    2020年初的疫情令餐飲收入整體跌回至2017年水平,但隨著抗疫的常態化運作,我國餐飲業已打磨出自身的“內功”。盡管今年疫情小范圍反撲不斷,但未阻斷我國餐飲業向上發展的態勢,今年餐飲收入規模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基于國外疫情及宏觀經濟因素影響,預計我國餐飲未來5年收入增速約為6%~8%,未來兩年內有望突破5萬億規模。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辰智餐飲數據庫

    餐飲門店規模:

    中國餐飲門店規模回落至891.4萬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沖擊較大,導致出現大批關店潮,然后在下半年迅速恢復,2020年末門店規模甚至超過疫情前規模,這反映出中國餐飲市場蓬勃的發展活力。2021年餐飲市場進入調整期,門店規模回落至891.4萬,市場處于增量向增質轉變的調整期。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餐飲關店率:

    2021年餐飲市場關店率上升至60.9%

    2019年是近5年來中國餐飲業最繁華的一年,開店率遠高于關店率;2020年疫情期間,整個餐飲市場呈現高開高關的狀態,但全年整體開店率略高于關店率,但2021年,餐飲市場競爭逐步激烈,關店率高達到60.9%,在2020年疫情期間新開的大部分門店都沒能活過2021年。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品類餐飲規模:

    火鍋、輕餐強勢增長,中式快餐仍居榜首

    歷經疫情波折,許多中小型企業受影響較大,出現大量閉店,中式快餐門店規模近幾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對比2020年,2021年中式快餐及中式餐館品類門店下降規模分別為31.4萬家、20.8萬家。但在規模縮減的情況下,中式快餐依舊牢牢占據榜首地位,其門店規模仍遙遙領先于其他品類。而從連鎖率看,得益于頭部品牌的積極布局,西式快餐連鎖率遙遙領先,高達60.3%。雖然大趨勢上不太樂觀,但從數據可以看到,在疫情肆虐下,火鍋和輕餐廳品類仍然逆勢增長,值得餐飲人關注。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區域餐飲規模:

    華東門店規模仍居榜首,各區域規模均有所下降

    從區域看,近幾年,各區域餐飲規模均保持上升趨勢,而整體經濟相對繁榮的華東區域餐飲規模更是遙遙領先,且可以看出華南地區的重要性在提升。但對比2020年,2021年各大區域門店規模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為西南地區(6.5萬家)及東北地區(6.2萬家)。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城市餐飲規模:

    成都為國內第一餐飲大市

    我國餐飲規模較大的省份都聚集在人口密度大及經濟較發達的東南沿海區域,其中廣東餐飲門店規模最大(97.6萬家),其次是江蘇省(68.0萬家)與山東省(64.1萬家)。從城市來看,成都擁有20.7萬家餐飲門店,成為國內TOP1城市,川渝發展潛力可觀。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線級城市餐飲規模:

    下沉市場餐飲門店規模為519.3萬家

    近三年,下沉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一二線城市,表現出頑強生命力。從品類來看,火鍋品類可復制性強,受眾廣,更易在下沉市場存活;此外平價茶飲與小吃也比較適配下沉市場,典型的品牌案例為蜜雪冰城及正新雞排。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連鎖品牌門店規模分布:

    餐飲連鎖率為38.4%,正快步進入萬店時代

    疫情下連鎖品牌抗壓能力凸顯,加之頭部品牌積極布局抄底,餐飲連鎖化進程加速。目前我國餐飲門店中約38.4%門店為連鎖品牌門店,其中以門店規模≤30家店的小型品牌為主,不過近3年千店以上規模的連鎖門店數占比明顯增多,同時萬店則變成了加盟模式玩家們的目標,絕味鴨脖、華萊士、正新雞排、蜜雪冰城全國門店已達萬店規模。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餐飲百強營收:

    2020年餐飲百強企業收入占比為7.8%

    2020年整體餐飲行業都受到疫情沖擊,百強企業也不例外,但由于更具抗風險能力,受到的沖擊小于整體行業,而且后疫情時期恢復動力也更為強勁。2020年全國餐飲百強企業營業總收入占到全國餐飲收入的7.8%,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疫情強化餐飲行業“馬太效應”,推動我國餐飲行業向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而在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餐飲百強企業運營明顯有以下幾大特點:

    • 抗風險能力強于整體行業,品牌優勢優勢盡顯;

    • 休閑餐飲、團餐、小吃等業態表現亮眼;

    • 擴張步伐明顯放緩,業態界限日益模糊;

    • 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明顯,多種創新模式涌現。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辰智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

    餐飲人均消費:

    人均消費為37.5元,未來有待繼續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服務性消費支出10,645元,其中人均飲食服務支出增長38.0%,由此可見,消費者仍保持消費動力。目前國內餐飲市場人均消費仍處于中低消費階段,未來產業有待升級,提高市場人均消費。

    數據來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由此來看,餐飲行業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大,餐飲行業的發展還需要餐飲人共同持續的努力,危與機并存之下,我們更需要尋找機會,找到適合餐飲企業自身的生存之道。根據辰智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的監測,我們認為未來餐飲有幾大趨勢值得關注:

    1. 率先完成數智化模式升級的品牌有望成為行業新領袖。通過選址數字化、產品數字化、渠道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及顧問數字化五個方面,全面推進餐飲數智化發展。辰智科技多年來也始終在運用大數據深耕餐飲行業,助力餐飲全流程打通,為眾多企業貢獻決策智慧。

    2. 把握私域紅利期,精準觸達消費者,搭建自有會員體系。

    3. 供應鏈標準化,為未來餐飲連鎖化加強打下基礎。在和眾多餐飲企業的交流中,我們也逐步發現供應鏈標準化的重要性,許多餐飲品牌都已在布局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如淳百味,或其他下游供應商一直在為餐飲行業賦能,如森態牛油、蜀海供應鏈、千味央廚等。

    4. 食品安全刻不容緩,餐飲企業應加強重視。2021年多家知名餐飲企業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復雜多樣,其中使用過期食品為主要原因,隨著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翻車后的消費態度轉變,2022年餐飲企業應更加規范其食品安全。

    5. 產品消費正融入情感消費,餐飲企業需學會品牌表達。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的消費變化從相對的產品消費轉為情感與精神價值的消費。同時也會要求品牌在相關社會議題上作出表態,以此與品牌產生互動和情感聯結。

    十多年來,辰智科技致力于餐飲行業的深耕與賦能,目前辰智科技基于人貨場構建的餐飲數據庫,已經完成了數據底層的全面打通,連續十多年的跟蹤監測形成了餐飲行業獨一無二的全量數據庫。我們將繼續作為數據外腦為餐飲企業加持,為餐飲企業發展提供可塑性建議。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餐飲報告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68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21:01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