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變化,一定要關注這18個KPI

    「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對于經營一家公司來說,真相往往在數據中,KPI確實很重要
    它就像指針,讓你知道你在哪,處于什么位置。而你只有知道了所處的位置,才能判斷有沒有偏離原來的位置,是不是需要糾偏和調整。
    尤其是面對疫情這種不確定的變化,我們更需要向內生長,關注公司的各項指標是不是健康。
    這篇文章我們挑了18個KPI,具體聊聊。

    1.固定成本,是“舍魚而取熊掌”的魚
    什么是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就是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內是固定的,不會隨業務量變動。
    比如,你花1萬元錄了一首歌,不管有多少人下載,你這1萬元都花出去了。你的成本,就是1萬塊錢。
    那什么是邊際成本呢?
    邊際成本,就是每多生產一單位的產品,需要額外增加的成本。
    比如,你花一萬塊錢錄了首歌,你把錄好的歌放在網上付費下載,1元1次。
    剛開始有10人下載,然后100人,當第101人來下載時,你的固定成本還是1萬塊,你并不需要多付任何成本。接著第102人,第103人,甚至1萬人,1億人下載,你還是沒有額外增加成本。
    所以你的“邊際成本”,為零。
    很多互聯網公司的邊際成本就非常低,甚至為零。比如谷歌的廣告,閱文的小說,愛奇藝的電影等等。
    但餐飲的邊際成本不會隨著規模擴大而降低,基本費用和食材是固定的。

    2.利潤,是組織的報酬
    如果評估一家公司是否健康,利潤是很重要的評估指標。
    那什么是利潤?
    利潤是你的經營成果,是組織獲得的報酬。
    比如,蓋個房子,正常需要7個人,干三禮拜,才能把房子蓋好。
    雇主要付給這7個人各一筆錢。
    這時,你說,你把給這7個人的錢都給我吧。
    我兩個禮拜就給你做完。
    雇主一聽,覺得可以啊。那就讓你干吧。
    于是,你找了5個人,兩個禮拜,房子蓋好了。
    雇主很開心,給了你7個人的錢。
    7份錢,5個蓋房子的人除了拿到自己那一份,你還拿出1份,平分給他們。
    他們很高興。可你什么也沒干(在用勞動蓋房子這件事上),還剩下了一份錢。
    這就是你賺的錢,通過組織賺取的利潤。

    3.獲客成本
    什么意思?就是你獲取一位新客戶需要的費用。
    比如,你開了家飯店。但是沒有人知道,怎么辦?
    找人發傳單,做線上活動,在當地的媒體投放廣告等等,這里面產生的費用,就是你為了獲取客戶產生的成本。
    有一組數據,2010年,一個賣家,在線上的平均獲客成本,大約是37.2元。
    2011年,漲到了54.6元。2012年,83.3元。到2019年,486.7元。
    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獲得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留住一個老客戶成本的5~25倍。
    怎么辦,想辦法留住老客戶,增加老客戶的生命周期價值。

    4.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這就涉及到一個指標,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什么意思呢?
    就是客戶從第一次在你這買東西到現在,一共買了多少次,一共花了多少錢。
    因為獲得新客戶的成本很高,我們只有想辦法提升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直接影響這個指標的,就是復購率。
    比如,你是開服裝店的,有一名用戶,最近消費時間很近、消費金額也很高,但是頻次不高。
    這說明什么?說明兩點,潛力很高,但是忠誠度不高。
    策略就是要重點發展,應該嚴格監控每一次服務體驗,跟進這名用戶。
    再比如還有一名用戶,最近消費時間較遠,但消費頻次和金額都很高。
    說明什么?這是一段時間沒來的忠實客戶。
    策略就是要主動和他保持聯系,了解情況,推送優惠。

    5.
    業務線的收入與目標對比

    業務線的收入與目標對比,很容易被忽略。你不一定要放在考核指標里,但建議每個月的經營分析會都去看看。
    歲末年初,幾乎所有公司都會做計劃,定指標。
    然后把年度目標,拆分成季度目標,或月度目標。
    比如,A部門說我下個月計劃收入150萬,B部門說100萬,C部門說200萬。下個月計劃總收入450萬。
    但是到了下個月,你發現收入只有150萬。
    這說明公司有嚴重的問題,沒有辦法預計未來的收入,沒有做預算的能力,沒有針對目標嚴肅去思考的能力。
    怎么辦?
    每個季度、每個月,業務線的實際收入和目標進行對比。看看問題出在哪,差多少,目標定高了,還是走偏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糾偏,否則到了年底,發現實際收入和目標差了一大截,想要補救都來不及了。

    6.
    主營業務成本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主營業務。
    比如,早期阿里巴巴的主營業務,是通過互聯網,幫助中國供應商對接海外買家。比如,潤米開始的主營業務是培訓和咨詢。
    主營業務成本,就是經營這些主營業務產生的成本。
    比如,你的主營業務是賣家電,你批發家電花的錢,租店鋪花的錢,都屬于主營業務成本。
    你一定要去看這些成本在你業務里占多大比重,趨勢怎樣,有沒有逐年降低,逐月降低。
    和主營業務成本,非常相關的,還有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毛利率越高,代表產品銷售成本越低,銷售利潤越高。

    7.客戶數
    客戶數要看什么,看你有多少大客戶,多少中等客戶,多少小客戶。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20%的客戶創造了80%的利潤,很多公司的利潤主要來自于一部分高凈值的客戶。
    但如果80%的收入來自于20%的客戶,你也會很痛苦。
    為什么,但凡他知道自己是那20%,對你有這么大的貢獻,他就有議價的權利。
    但他是大客戶,對你很重要,如果不跟他合作,收入就會急劇下降,一定會傷筋動骨。
    所以一定要關注客戶數,讓客戶數保持一個比較健康的結構。
    所謂健康,就是丟失任何一個客戶,你都不會傷筋動骨。

    8.業務線費用與預算對比
    業務線費用與預算對比,就是你實際花了多少錢,原本打算花多少錢,他們之間有什么差異。
    看起來比較容易,如果你忽略了它,是很容易出問題。
    比如,你年初做預算的時候,計劃賺2000萬,花2000萬,先保證收支平衡,先不賺錢。
    但是,差不多半年過去了,你才掙了150萬,但已經花了1000萬了。花錢確實是按計劃花的,但賺的錢遠遠沒有達到計劃。
    這時候企業就會有危險,因為你沒法收支平衡了。
    很可能到了年終,你發現辛苦一年,還虧了很多錢。
    所以,建立靈活的預算機制很重要,如果能保持收支平衡,先按計劃推進。
    如果收入開始下降,就要去尋找問題,及時做出改變,你的業務方向應該根據市場情況同步調整。

    9.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什么是應收賬款?
    比如,你家裝修房子,去裝修公司買了15萬的裝修器材。但你的錢存的是定期,拿不出來,怎么辦。
    裝修公司說,這樣吧,你信譽比較好,我們先把器材賣給你。這時候裝修公司就多了15萬的應收賬款。
    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就是你從裝修公司買了器材,他什么時候能收到這個錢。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越短越好。
    周轉天數越少,說明應收賬款變現的速度快,資金被占用的時間越短,管理效率就越高。

    10.產品缺陷百分比
    產品缺陷百分比怎么來理解呢?
    比如,你是生產杯子的,1000個杯子里,有10個杯子是有缺陷的。產品缺陷百分比,就是10/1000=1%。
    但是很多管理者,通常會陷入一個誤區。喜歡沉浸在個別客戶的超級滿意。
    比如,有個顧客覺得產品特別好,于是就熱情洋溢地寫了封表揚信,管理者就很容易沾沾自喜。
    但你面對的是廣大消費者,不是某個熱情洋溢的個體。
    能不能讓更多人滿意,得看產品缺陷百分比。產品缺陷百分比就像一個警示器,一旦高了,必須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

    11.客戶滿意度和留存
    客戶滿意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美國汽車行業做過一個調查:
    一個滿意的客戶會引發8筆潛在的生意,其中至少有一筆成交,一個不滿意的客戶會影響25個人的購買意愿。
    客戶滿意度高,能讓你節省維系老客戶的費用,還可以降低開發新客戶的成本。
    怎么知道客戶是不是真滿意?請第三方公司來做滿意度調查。否則就很容易出現一種情況,你問客戶,你對我們的服務滿意嗎?他說滿意。1到9分打幾分?大概率不會低于7分。
    但這不是真實的情況,實際的情況是,他并不會給你打低分,但他下次也不會再來了。
    而你一邊覺得客戶很滿意,一邊發現很多老客戶漸漸不來了。
    所以,不要沉浸于超級滿意的客戶帶來的成就感。要通過第三方調查,了解客戶的真實反饋,知道問題出在哪,你才能針對問題進行改進。

    12.凈推薦值
    凈推薦值,是用來衡量客戶對你的產品滿不滿意更重要的指標。
    如果客戶對你的產品很滿意,他們就會成為最好的宣傳員,不惜余力地跟身邊的人推薦你的產品。
    但如果不滿意,他們不會直接告訴你,但他們絕對不會推薦給別人,不會用自己的信譽為你的產品背書。

    13.員工滿意度
    員工滿意度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
    員工滿意度有哪些維度呢?
    比如,工作環境。包括工作空間、工作作息、工作配備和福利待遇等。
    比如,工作群體。包括人際合作和諧度、信息開放度等。
    比如,工作內容。包括興趣相關度、工作強度等。
    比如,組織背景。包括組織了解度、組織參與感、組織前景看好度等。
    比如,個人觀念。主要指容易引起員工不合理、不滿意的個人觀念,如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消極心態、狹隘主義等。
    要借助第三方公司了解員工滿意度,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可以幫助企業留住更多優秀的員工。

    14.員工離職率
    員工滿意度低,會帶來一種后果,就是員工離職率增加。
    有人測算過,招聘一名員工的花費,大概是這名員工年薪的50%。離職的業績的損失,大概是這名員工年薪的30%到400%。
    員工離職率高,公司會承受巨大的業績損失。
    是不是意味著員工離職率要特別低,才合適呢。也不是。
    員工離職率非常低,甚至是零。說明公司對低績效的容忍,允許績效差的員工留在團隊,損失的不僅是工資,而是本來應該獲得的業績。
    高也不好,低也不好。什么樣的員工離職率才是合理的呢?根據相關研究,10%的離職率是合理的。
    所以要保持合理的員工離職率。
    首先,區分離職率的好壞。優秀員工離職是壞離職率,而末位員工離職是好離職率。管理者要做的就是降低壞離職率,提升好離職率。
    其次,要經常和員工溝通,對優秀的要支持,對中等的要幫助,對末位的要指出。

    15.
    客戶支持問題數
    很多公司都有客服部門,他們每天會收到客戶對產品問題的反饋。
    客戶支持問題數,代表了產品質量的波動。
    一般新產品生產出來,被投入市場后,通常會有一個問題數的高峰,經過一段時間后,這個數值就會降下來。
    如果有一款產品,它的客戶支持問題數,在某段時間突然增加,說明這個產品質量可能出現了問題。
    從產品的角度,這是很關鍵的指標,通過客戶支持問題數,發現產品存在的問題。

    16.按區銷售業績
    銷售業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但銷售業績一定不能只看大盤,得按不同的維度來看。
    比如,公司在華中,華北,華南都有業務。
    哪個區的銷售業績更好?為什么好?
    銷售業績不好的區域,問題出在哪?是市場問題,還是銷售團隊問題。這會幫你正確歸因,抓主要矛盾。

    17.職位應聘比
    職位應聘比,就是你開放了一個職位之后,這個職位有多少人應聘。
    比如,最近設計同學離職了,你得新招聘一名設計。于是你開放了這個職位。
    你發現居然有100個人來應聘。這代表什么,代表你的公司很受歡迎。
    但受歡迎只是一個表象,更深層的意義是,你有機會對員工進行優化。
    如果一個職位開放出去后,你發現居然沒有人應聘,說明優化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18.
    業務線效率指標
    業務線的效率指標有很多種,比如,如果是互聯網公司,可能看人效。如果是零售行業,會更關注坪效。
    坪效通常用來衡量實體店的經營效益,也就是實體店通過銷售商品所帶來的收益。坪效越大,說明實體店的經營效益越高。
    把每一條業務線,拆開來看它的效率,通過業務線的效率來看這個業務線的負責人合不合格。

    最后的話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學會用KPI來看你的目標,了解每個KPI的意義。
    知道你這腳油門踩下去是踩多了還是踩少了,什么時候該剎車,什么時候該加速。
    你只有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堅定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才能坦然面對變化,在危機中看到轉機。
    希望今天分享的18個KPI,對你能有一些啟發。
    祝福我們都能在變化中健康生長。

    -END-

    來源 | 劉潤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老品牌“煥新”,關鍵動作有哪些?

    • 新品牌和老字號,誰更能代表中式烘焙的未來?

    • 疫情下增長3倍的預制菜,生鮮零售們的“救命稻草”?

    • 不哭窮不漲價,這本餐飲應變指南拿好了!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50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2日 11:02
    下一篇 2022年4月22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