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消費時代的茶飲重塑,以及中餐在全球食物流通性地位中的相應提高,一批奶茶連鎖品牌開始在歐洲站穩腳跟,并帶動激發起一起批獨立奶茶品牌的開店狂潮。

對中國奶茶在歐洲的第一批從業者來說,BoBoQ進入英國還有一層重要意義,就是為曾深陷于「塑化劑風波的毒奶茶」正名。
?
2012年8月左右,德國《萊茵郵報》(Rheinische Post)報道指出,一家理工大學的實驗室與儀器檢測公司在檢測Moenchengladbach奶茶店的飲品成分時,發現了苯乙烯、苯乙酮等致癌物。隨后德國媒體跟進報道,奶茶地位自此一落千丈。
?
盡管在經歷了繁瑣的調查程序之后,BoBoQ和一眾中國奶茶被證明「原料沒有問題」,但負面影響已經難以挽回。事件發生后,近一半的德國奶茶門店倒閉,行業整體的銷售額下降了七成左右。
?
就在此時,奶茶能夠在英國重新掀起熱潮對所有從業者來說既是安慰,也是信心。
?
但朱桂熳和賴明錦已經開始學會低調。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頻繁地接受媒體采訪,也更加謹慎地關注門店內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所有中國奶茶可能都承受不起再一次的詰難。
?
直到奶茶2.0時代的到來。
?
2015年左右,奶茶行業在新消費浪潮中升級為新茶飲。由喜茶、奈雪等品牌引領的芝士奶蓋茶、水果茶,逐漸建立起行業的新標桿。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原料升級和現制現飲。
?
第一梯隊的品牌珍惜羽毛,尤其愛護品牌形象。即使走過了7年,喜茶、奈雪等頭部選手在奶茶出海這件事上仍然謹慎入微。奈雪關閉了日本日本,喜茶的美國門店也遲遲未至,他們在華人相對集中的新加坡等地,做著有限、細微的嘗試。
?
這給誕生于第一波但未曾直接發力,以及誕生于第二波還尚未走到臺前的選手提供了機會。
?
同樣是在倫敦,最愛奶茶的英國人這里,從2016年到2017年之間,快樂檸檬和Coco千里跋涉遷徙于此,都選在倫敦開出了全英國,也是整個歐洲的第一家門店。
?
快樂檸檬不到一年就在英國伯明翰開出了第二家門店,和倫敦首店一樣,選址都在中國城最顯眼的位置。
?
而BoBoQ最初起家的德國,也在2019年前后迎來第二次奶茶狂潮。1.0時代中保留余力的選手Comebuy和Teamate,逐漸走上臺前,后期入局的日出茶太Chatime和The Alley鹿角巷也在逐漸俘獲消費者的心。
?
在法國巴黎,奶茶也同樣誘人。新茶飲中的代表選手鹿角巷、一芳分別以黑糖奶茶和水果茶走紅,在以甜點聞名的法國,清淡系的奶茶也同樣可以打開市場。一家名為「來座」的奶茶店將糖度和冰度細分,并推出了顏值可人的和果子。
?
在TikTok和YouTube,大量歐洲博主的奶茶探店視頻下,評論區儼然一片「珍珠奶茶學概論」的討論場。外國友人們對珍珠的顏色、質地和味道提出疑問,對燒仙草、布丁和果凍傻傻分不清楚,而奶茶十級選手的亞裔人群們,瞬間化身為「奶茶知識區博主」。
?
無論是意大利米蘭還是羅馬,德國柏林還是慕尼黑,法國巴黎還是戛納,甚至到比利時、奧地利,整個歐洲已經掀起了一場奶茶旋風。
?
03.
遠征之難,難上加難
?
這場旋風足以讓在歐洲耕耘多年的奶茶從業者自豪,但在面對熱情時,一定要學會警惕隱藏的危機,這是BoBoQ用血的教訓給后來者留下的啟示錄。
?
如果細看目前奶茶在歐洲的分布,德國、英國、法國等當然是主要目的地,這其實還是基于這些國家相當大的華人基數。
?
前面已經提過,快樂檸檬在英國倫敦、伯明翰的兩家店全都在中國城最醒目的位置。這是最靠近目標用戶的最快方法。
?
如果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在跨越爵祿街(Gerrard Street)、麗人街(Lisle Street)和麥高田街(Macclesfield Street)等14條街道的倫敦中國城內,有不下于15家奶茶門店,御黑堂、幸福堂、Coco、快樂檸檬、一芳、烏葉、鮮芋仙、日出茶太、抿茶、鮮茶道、小確茶、麥吉麥吉等全都聚集于此。
?
即使是在奶茶傳播已經相對廣泛的德國,奶茶門店也相對集中于華人分布較密的主要城市。比如Combuy和BoBoQ幾乎三分之一或半數集中于柏林,Teamate主要集中在杜塞爾多夫。
?
在這些背景下,奶茶出海時必須明確的策略是,首先抓住核心用戶華人群體,其次想辦法在本土人群中進行突破。
?
所以,當一個品牌想要在某個具體國家深度占據市場時,大面積地擴店并非明智之舉。華人群體在整個國家中分布較分散,在具體到某個城市可能又相對集中,此時最好的辦法是以「一城一店」的方法迅速鎖定人群。日出茶太在英國的門店擴散就是遵循了這個道理。
?
比如,快樂檸檬很早就在英國幾大城市之一的伯明翰扎根,日出茶太在英國擴張時早期就沒有去伯明翰,避免了和同類競品的正面競爭。
?
官網數據顯示,除了倫敦的10家店鋪外,日出茶太在紐卡斯特、曼徹斯特、利物浦、南安普頓、諾丁漢、愛丁堡、劍橋、牛津、拉斯特、諾威奇、謝菲爾德、樸茨茅斯、利茲、蘭卡斯特、米爾頓凱恩斯、格拉斯哥、布里斯托、約克、林肯、布里奇頓、卡迪夫、貝爾法斯特(北愛爾蘭首府)等主要城市都設立了門店,但初步推進時每個城市只有一家。
?
此外,鑒于歐盟成員國內不同地區對食品安全、成分來源標注的差異化要求,奶茶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必然要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包括消防設施與配套、排水系統與設定、員工工作時長等細則必須遵循當地法律法規全部考慮在內。
?
對風險成本的有效控制也必須提前到位。2020年疫情以來,諸如法國在內不少歐盟國家也推動過幾次禁止堂食的政策執行。位于市中心或景點周邊的奶茶店們經常面臨的困境是,愛喝奶茶的忠實食客住得很遠,外賣覆蓋不到,而經常來堂食的白領上班族或者景點周邊的游客,因為居家辦公和旅游業蕭條也無法來店內消費。
?
1.0時代的玩家們,早就有了更合理的應對方法。BoBoQ保留了幾家線下奶茶飲品店,但把更多精力投入了供應鏈上游。
?
如今,他們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珍珠奶茶原材料供應商,滿足了約75%的供應鏈需求。
?
而最早作為BoBoQ材料供應商的珍珠生產商Possmei伯思美,也在2015年通過總經銷商進入歐洲。品牌在德國漢堡設立了倉庫和辦公室,為奶茶行業新的入局者提供咨詢、培訓和設備保障工作。
?
不得不說的是,口味的本土化在過去或許是一個難題,但在新茶飲浪潮席卷全球后,也許會成為一種引領。以芝士奶茶、鮮切水果茶為入口,中式新茶飲在全球食物流通性當中的等級逐漸提升,這背后是中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整體強大。
?
而奶茶作為一種食物,勢必能承載文化傳播的功能,但如果所有中餐飲食中,在全球掀起熱潮的只有奶茶,或許還遠遠不夠。
?
無論出海歐洲,還是席卷世界,這注定是一場漫長征途。
原創文章,作者:BBB研究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