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點擊上方藍色[餐飲人必讀]查看往期內容
漢堡王的業績都在增長。漢堡王中國表示中國市場的業績更好,同店銷售增長達到“兩位數以上”。其中包括上海金橋店這家增長率超過50%的餐廳,這距離漢堡王進入中國正好10年。
漢堡王的逆勢增長幾乎是個奇跡。要知道,它的兩個老對手都在經歷難以遏制的業績下滑。2015年第一季度,麥當勞全球開店13個月以上的餐廳同店銷售下滑了2.3%,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洲、中東及非洲市場降幅達到8.3%;肯德基二季度同店銷售更是下滑了12%。
餐飲人必讀 微信號:cyr811
統一品牌形象,增強產品辨識度
高調,有趣,懂得營銷自己,不好意思,這說的不僅是漢堡王中國。
7月,漢堡王全球餐廳統一更改品牌形象,用灰、黃、綠、紅四種主題色,分別代表制作漢堡的牛肉餅、芝士、生菜和番茄醬,取代原本的紅黃藍三原色。
新包裝上的棕、黃、綠、紅四色分別代表著漢堡王標配的火烤牛肉餅、芝士、生菜和番茄醬。
更早時候,漢堡王還改了中國餐廳的菜單,一半左右的菜品由本地團隊重新研發,只留一半的位置給皇堡、薯條、碳酸飲料等全球菜單中的基本款。
這些涉及品牌重塑的動作都是悄悄進行的,除非漢堡王的死忠粉,一般人很難注意到它的變化。
全新方式開拓中國市場
“中國的門店數還不夠多。高舉高打的營銷并不適合現階段的漢堡王。”漢堡王中國的首席營銷官王威說。截至2015年8月,漢堡王在中國只有351家門店,與競爭對手麥當勞的2196家店遠不能比,更別提肯德基。不過,漢堡王認為這并不重要,他們在中國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機遇。沒趕上中國的快餐潮流,漢堡王認為它趕上了休閑餐飲這一波。畢竟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將整個快餐業逼到行業性拐點。
漢堡王在隨后的2012年采取了一種新的方式開拓中國市場。它與笛卡爾資本集團和土耳其TABGida集團組建一家合資公司,以在中國擴張其品牌。TAB Gida是漢堡王旗下一家經營多年的特許經銷商,在土耳其運營著450多家漢堡王餐廳。實際上是漢堡王中國業務的真正老板。
“我們重新定位了漢堡王。”王威說。漢堡王中國在易主之后更換了管理團隊,并把中國區總部從新加坡遷往上海。這個團隊直接向漢堡王的全球加盟商3G資本匯報工作,而不受漢堡王全球領導。
王威是這個新團隊中的一員,之前,他是通用磨坊旗下的哈根達斯品牌負責人。這位2014年8月剛剛上任的營銷負責人稱,相較于漢堡王在全球僅僅把店賣出去,他們在中國市場的重塑計劃走得更遠。進入市場的方式對業務日后的成敗有一定決定作用。王威對此富有經驗。
餐廳升級,給顧客全新的消費體驗
漢堡王金橋店就是在新東家的這個重塑計劃中翻新的。點餐牌換成了電子屏,餐廳色調用咖啡色替代紅白色,座位減少了約1/3,金屬材質的固定桌椅改為可移動的木椅或沙發,添置了咖啡店才有的可以開個小組會議的長桌。
更多的空間留給了過道以及座位之間的隔斷設計,客與客之間的私密性增加。為了讓人更放松,燈光也由原先的追求明亮改為溫暖風格。餐廳門口擺上了太陽傘和藤椅,不想在餐廳里悶著的客人可以到外面喝咖啡、閑坐。
店面設計的改善當然不是重塑計劃的重點,可也是關鍵的一環。“現在是快餐業的拐點,但也是休閑快餐的起點。”王威說。這是他在行業困境下決定加入漢堡王的原因之一。
新團隊將漢堡王在中國重新定位為一個休閑快餐品牌,保留點餐和獲得食物的快餐速度,同時讓用餐過程慢下來。這種品牌重塑是提價的根基。
采用不同的價格策略和產品策略
除了翻新餐廳,他還重新制定了漢堡王在中國市場的菜單和產品售價。
50款左右的菜品數量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在原有以牛肉為主的漢堡之外推出了豬肉漢堡和更多的雞肉漢堡,雞肉由美國消費者喜歡的雞胸肉替換為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吃起來不那么柴”的雞腿肉。連口味也本地化了,比如,在雞腿肉中使用天椒而非美國市場使用的一般辣椒,“我們會尋找中國人喜歡的辣。”王威說,美國的產品他們如果覺得不好吃,就改成中式口味再上架。
推新品,做價格差異化
王威力推新產品、豐富產品線的意圖,在于實行一套“啞鈴”策略:象征漢堡王品牌基因的皇堡作為經典系列居于中間,兩頭分別是更高價的至尊系列和更低價的超值系列。漢堡王的意思是讓至尊系列代表漢堡王的“漢堡專家”定位。從而在產品定位上區別麥當勞和肯德基。現在該系列由6款售價在40元左右的牛堡占據,銷量并不是三個系列中最大的,但它意味著產品有進一步高端化的想象空間。
想要讓這套啞鈴策略盡快奏效的無疑是超值系列。該系列擁有6款漢堡,包括雞腿堡、脆雞堡等被對手視為拳頭產品的競品,售價15至25元,與競品位于同一價格帶。理論上,這可以讓漢堡王從對手那里直接搶走消費者。
麥當勞對這種手段不會陌生。它早在5年前就開始在美國市場探討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只不過,麥當勞最想壯大的是啞鈴的高價那一端,直到現在,它也沒有放棄探索一個品牌的價格彈性到底有多大。
趁著這個易主的機會,漢堡王在皇堡之外推出了更多款高價漢堡,并悄悄提高了旗下產品的售價。漢堡王沒有透露漲價幅度,但根據這家公司提供的數據,他們通過提價,進一步拉升了與競爭對手的客單價差距。
快餐不僅快,還有更健康
除了改善用餐環境,王威敢于推高價產品的信心來自于這樣一個判斷:城市化發展進程中,消費者收入提高,同時工作更繁忙,他們需要短時間享受到便捷服務,但產品質量需要更好,競爭會重新回到產品品質上。因此,在推新品時,他極力強調“真材實料”,當競爭對手推“藍莓風味的冰淇淋”時,他要求漢堡王餐廳使用整顆藍莓——盡管成本提升了,但王威說服老板這樣做有利于提升品牌。
從體制上健全商業模式
作為業務重塑的一部分,漢堡王中國要從根本上顛覆它的商業模式。2013年之后,它開始效仿漢堡王全球,大力發展加盟業務,準備從一個經營餐廳的公司,變為一家出售品牌經營權的公司。
但與3G資本的命運不同,土耳其公司買下中國區業務時,這個區域里只有68家漢堡王餐廳,根本沒有多少店面可供出售。“我們開始更注重在中國的開店數量。”漢堡王中國首席運營官朱富強說,這與漢堡王之前在中國更加注重單店盈利的策略完全不同。
漢堡王中國的新主人,由TABGida集團主導的董事會制定的開店計劃是,5年內開出1000家餐廳。
朱富強認為這個目標定得不低。按照他先前在麥當勞工作的經驗,受限來自于開店資金和人才培養,開前1000家店的難度最大,麥當勞做到這一點花了18年,管理架構更加本土化的肯德基也用了14年。
寬松加盟政策
目標壓力下,漢堡王推出了自2005年入華以來最寬松的加盟政策。首先是區域加盟改為城市加盟和個體加盟并行,成為漢堡王加盟商的資金壓力大大減小,更多的中小型投資者得以進入。
為了從對手那里爭奪加盟商,漢堡王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全部出售給加盟商,這與對手僅出售經營權本質不同。此外,漢堡王甚至鼓勵個體加盟商自己尋找物業開店,只要選址經過漢堡王審核通過即可。麥當勞和肯德基則對個體加盟商死守“不從零開始”的底線,為了掌握選址的主導權,它們至今只轉讓正在經營中的門店給個體加盟商,不接受個體加盟商自行選址或攜店加盟。
朱富強挑選了70個城市作為1000家店的落腳地。直營與加盟并行、城市加盟與個體加盟并行。兩年多時間,漢堡王新開業了近300家餐廳,新進入了51個城市,其中包括煙臺、綿陽等三四線城市。共350多家餐廳中,加盟占比約25%,遠高于麥當勞的15%。
漢堡王新團隊的業務開拓成果頗有效率,但暗含的隱患不會因此消失。一,漢堡王對加盟商約束力不夠,他們可不像品牌商那么在乎聲譽,虧損時間一旦超過他們的預期,很可能關店止損。如:開業僅一年的漢堡王成都春熙點和長沙步行街店。
在管理架構上,漢堡王僅在上海總部有加盟條線的工作團隊,與直營條線按區域設立管理架構不同,加盟商每新開一個門店,漢堡王都要從上海派人過去實地評估。這很可能讓它因為管理能力不足開出質量不佳的店。不過,如果它像麥當勞那么嚴苛,僅出售經營權給加盟者,就招攬不到足夠的加盟商。
機會與壓力并存
朱富強否認開業一年左右就關門是加盟政策寬松惹的禍,他堅稱每一個加盟店的選址都經過了總部的審核,并指出他們過于關注流量本身了,沒有意識到來往人群多數是外來觀光客,消費力不夠。跨國餐飲品牌在中國市場生存,不是只有雄心就可以。
--------
回復:1001,查看火鍋店這么多,怎么才能贏
回復:1002,查看張智霖為其站臺的火鍋店,到底牛X在哪里
作者:劉春龍
編輯:必讀陶然君
注: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