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
3大品類、1大共性
中國萬店基因的三大品類是:快餐、小吃及現制茶飲。
這3大品類,具有1大共性,即(1)標準化程度、(2)工業化水平高、(3)不依賴后廚、(4)低門檻開店,這三種類型你甚至可以理解成“偽裝成餐飲企業”的餐飲工業企業。 餐飲是一個消費者尋求多樣性的行業,中國餐飲尤為多樣,導致了中國餐飲行業高度分散,CR3不超過3%,餐飲連鎖化率不到20%,而美國的餐飲連鎖化率是60%,歐洲是50%,日本也超過40%。
只有工業化程度上升,才能從正態分布曲線,走向冪律分布曲線。 4 萬店連鎖藏在下沉市場里 中國的真相不在一線城市,也不在二線城市,我國三線以下城市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中國有300+地級市,2800+縣,40000+鄉,這才是中國的真相。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有7200萬人,2000元以下的9.6億人,中國約有10億人從未坐過飛機,這才是中國的真相。
5 10元吃飽,20元吃好 因為真相藏在下沉市場里,所以萬店連鎖到今天為止還要做到10元吃飽,20元吃好。 物超所值,獲得感強才是萬店連鎖的最強競爭力。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說“快餐首先是定價格,其次才是定出品“不能把大眾認知的20元一碗的面拉到30-40元,客戶是不會買賬的。不論你用多好食材,因為客戶對于你這一碗面錨定的價格就是20元,你高出了一塊錢,客戶也要想一下吃不吃,其他的是不是更便宜一點,所以既然你定位在快餐賽道,你就別想賣多高的價格,因為不符合大眾認知和消費者常識。 6 前期有億元單品能力, 后期有10億元單品能力 一個大單品是否能成功,檢驗標準是上菜單之后30%點單率,另單品進入市場,市場占有率超過10%。 有極致性價比,才會有極致大單品。
7 坐著吃的不如站著吃的, 站著吃的不如走著吃的 低門檻開店、低成本進入 門店正常運營狀況下對場地的客觀條件要求低 全員任意崗位上崗 萬店連鎖品牌門店幾乎少有可供堂食的桌椅:例如寫字樓大廳二十平的角落就可以開瑞幸咖啡、十來平的小鋪子就夠賣絕味鴨脖、半臨時的棚子也能加盟正新雞排等等。 正新雞排和蜜雪冰城就像是餐飲界的“游擊隊”,它們的消費場景是走路、逛街順便買,然后打包、邊走邊吃:“左手檸檬水,右手大雞排”。
8 做100、1000、3000、 10000家店背后的要求 做100家店做對品類就可以 做到1000店有一個特別長的長板就可以 做3000店要把所有的短板全部補上,不能有短板 到10000店,一定是用最親民的價格,干最大眾的市場
原創文章,作者:餐老板,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