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之前,送你一份超細致的餐廳食安隱患自查清單!

    再有半個月,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就要來了。


    每年都會有一批品牌被扒下光鮮的外衣,露出不愿被消費者窺到的“秘密”。這其中,也不乏餐飲企業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餐飲行業處處都是細節,有的時候,讓品牌露出“底褲”的,可能就是某些細節沒做好。


    內參君采訪了多位一線品牌負責品控、運營管理的專業人士,為大家梳理出在餐飲經營中,防范食安問題要注意的細節清單。


    來看看,你的餐廳做到了嗎?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出事的餐飲品牌,都踩了哪些坑?


    2017年,上海一籠小確幸68名顧客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被罰百萬,并被吊銷了食品經營許可證。


    2016年,餓了么被315晚會曝出平臺上多家餐飲店鋪無證經營,店面廚房臟亂差。而海底撈也曾出現過“老鼠門”事件;


    2016年,韓寒開設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有一家門店因為鼠患嚴重被相關部門關停……




    2015年的315晚會,呷哺呷哺、小肥羊則被曝光使用“假鴨血”。事后兩個品牌均發聲明,表示相關部門抽檢的鴨血未檢出豬源性成分。但從中可以反思的是,商家要警惕原材料的安全。


    2014年的315晚會,曝光了杭州廣琪貿易公司大量銷售過期進口食品原料。而該公司是面包新語等多家烘焙企業的供應商。


    內參君梳理過往案例發現,餐飲企業出現食安問題,大多集中在以下幾類:


    1、員工操作不規范,有標準執行不到位


    2、掉進上游供應鏈的坑,原材料不安全


    3、廚房環境雜亂差,老鼠、蟑螂亂爬


    4、使用劣質食材,或食材管理不規范


    5、最可怕的是,有的經營者沒有很強的食安意識,壓根沒有制定相應的操作標準、規范


    餐飲生產銷售環節,細節太多太瑣碎,很多時候,讓品牌“身敗名裂”的不是“惡意為之”,而是細節疏忽



    3·15之前

    你要了解這份食安自查清單


    內參君了解到,大型連鎖快餐品牌,將日常的門店排查直觀地劃分為:人、機、物三大部分


    人:餐廳工作人員健康證是否齊全,崗前培訓是否到位、日常操作是否規范;


    機:餐廳內所有設備,是否定時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有沒有按照規定張貼合格標志;


    物:所有原料是否妥善保管,先進先出。是否及時向供應商索證索票,購銷臺賬是否缺失。


    食安問題可以說是高懸在每個餐飲老板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每天每時每刻都不容松懈,所以,在餐廳日常自檢時,必須做到“人、機、物”的全覆蓋



    關于人


    1、健康證是否齊全、崗前培訓是否到位?



    比如在麥當勞,上崗前要經歷4個崗位的培訓:食品安全&清潔與衛生消毒、安全與保全、團隊合作、殷勤款待。


    不僅要學如何服務顧客,還要學怎么炸薯條,崗位培訓有視頻學習,也有書面文字性的SOC單(Station Observation Checklist,工作站觀察檢查表,是崗位分工和工作流程步驟。)的學習,都是一目了然的東西,可以讓員工零門檻接收。


    2、執行是否按照操作規范,有沒有“明知故犯”?


    在麥當勞,SOC單上每個崗位的操作規范都寫得非常清楚。


    違規這里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會、疏忽所致,比如因為設備出問題,或者人員疏忽所致,把炸糊的產品售賣給顧客;


    一種是明知不符合操作規范,故意為之。員工主觀方面的錯誤,比如原料時間條的日期寫錯了,造成提前解凍;或者解凍的一批東西沒有使用完,時間條到期了,他撕掉又寫了一個新的粘上去……


    這些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3、服務員洗手洗干凈了嗎?次數達到要求了嗎?


    在麥當勞,上崗前必須用5步洗手法刷手消毒,必須穿圍裙,任何人到后廚必須戴手套。



    一位知名品牌的運營負責人告訴內參君,門店現在對員工的要求,不論前廳后廚,都是一小時洗手一次。會定鬧鐘,整點提醒員工輪流去洗手


    “但說實話,后廚比較容易做到,前廳客人多的時候,很難做到這么頻繁地洗手。”


    他們對前廳服務員有個底線要求:每個高峰(午高峰和晚高峰)前洗一次手,出去一次(倒垃圾、去洗手間、或其他情況走出客區)必須洗一次,如果接觸到了錢,一定要洗手。


    4、服務員妝容、服飾是否合適,后廚員工發網/發帽有沒有“過耳”?


    現在餐廳普遍會要求女服務員化淡妝,不允許涂指甲油,長發必須戴發網,避免頭發掉落。


    對后廚工作人員,發網/發帽要求“過耳”,圍裙專人專用,要求每天晚上泡著消毒。



    一般情況下,有傷口、感冒發燒,是不允許上班的


    5、為避免碰到菜品,有沒有規定統一的上菜手勢?


    以前管理不規范的飯館,服務員上菜,手指都要碰到菜品了,給人的感受非常差。


    很多知名連鎖餐廳會給上菜規定一個專門的手勢:左手端菜盤,右手上菜,右手拇指堅決不允許倒扣。


    “比如我們的菜品不會盛得太滿,菜品距離碗上沿保持有一到兩厘米的距離,基本上只要員工上菜的時候,拇指不倒扣就不會碰到。”上述負責人說,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通過餐具設計和規范后廚出品來規避。



    關于機


    1、和顧客直接接觸的餐具、筷籠等是否有食安隱患?



    某知名連鎖餐飲品牌運營負責人告訴內參君,目前好一些的餐飲企業,用的都是密胺餐具,或者稍微高檔的一次性餐具。“現在已經不是不能用什么,而是只能用什么。”


    晚班員工打烊必備的工作之一,就是清洗消毒筷籠和餐具盒。紙巾盒也是一天清理一次。


    2、廚房收尾清潔流程是否合理?


    西貝的廚房收尾有固定的流程,基本先完成食品用具的清洗,再對設備及環境進行清潔。


    3、易引發食安問題的設備是否清洗到位?


    如今,不少餐廳都有制冰機。有的餐廳懶省事,一個月甚至兩個月不清潔一次,會產生水垢、浮生物,滋生細菌,造成大腸桿菌的超標。


    在麥當勞,每個月定期清潔消毒一次制冰機。設備供應商也會不定期去檢測,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不會提前通知。一旦檢查出細菌超標問題,問題就很嚴重。


    4、食用水過濾設備有沒有定期維護?


    過濾設備是需要定期更換濾芯的,否則也存在安全隱患。


    在麥當勞,食用水會經過3級濾芯過濾。3級濾芯分為3、6、9個月不等需要更換,到期維修方會主動上門維護、更換。



    據了解,麥當勞有一個計劃維護保養系統,店長必須培養店里的人員定期對機器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保養。


    5、空調有沒有定期清潔?


    很多經營者會忽略這個問題,但優秀的企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比如麥當勞門店安裝的空調室外機,每年都會清潔。一位前店長是這樣說的:如果翅片被污垢堵死,散熱效能就會降低,電費自然會增高,出冷效果也會大大降低,影響顧客體驗,與此同時,機器的壽命會縮短,更換新機又得增加成本。


    內參君聽說,麥當勞有個“三角凳原理”,供應商、維修商和店鋪,缺一條腿就站不住。


    他們很重視設備維護,在內部的設備維護保養手冊上,清楚標明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分別做什么保養。標黑點的需要供應商和維修商去做,標藍點的需要公司員工按照各自職責去做,分得很細。


    一個門店一年光設備維護費就需要十幾萬。




    關于物


    1、干貨(常溫存放)、冷藏貨品(0-5℃)、冷凍貨品(-18℃)的溫度是否達到?


    2、貨品是否做到先進先出、生熟分開、隔墻離地?


    在原材料儲存方面,有一個好的辦法,就給所有門店做好有效期統計表。


    每周統一盤一次,把食材的有效期寫上去、生產日期寫上去,每天滾動提醒,今天可能有哪些東西到期。


    后廚有些東西有效期其實挺長,可以每個月專門做一次盤點,月底專門整理一個貨架,上面放這個月即將到期的東西。大家先緊這個貨架上的用。


    3、產品是否有異物?有沒有一條能排除異物的后廚動線?


    供應商為麥當勞提供的貨品,出廠前都要經過異物檢測設備,一旦發現就攔截下來



    因為麥當勞是流水線生產,特別注重動線設計,一條生產線站幾個人、如何操作,分工很明確。


    第一個人加熱面包拿包裝紙,第二人去打醬、加生菜,第三個人加肉、包裝,每個人盯一個流程。假如在第一個流程中掉到面包上一根頭發,后面的人一般都能發現。


    4、店內有沒有“絕對禁止”出現的物品?


    上述一線連鎖品牌運營負責人告訴內參君,在他們的店里,尤其是用餐高峰期,菜品經過的地方,堅決不能有裸露的垃圾桶和消毒水。


    而且,為了防止出現異物,店里堅決不允許有鋼絲球。“我們巡店檢查,店里只要發現,就算零分。”


    5、餐具洗到什么程度才算夠干凈?


    “沒有水漬、干凈、潔亮、手摸上去要有‘噌噌’的聲音。”



    “對這一點我們要求非常具體。餐具清潔是特別容易引起顧客投訴的一點,比如說有水漬等等。”上述負責人說。


    怎么樣,看完這份自查清單,有收獲嗎?距離3·15還有半個月,餐飲老板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照上述清單,給店里做個“大體檢”!


    不過,內參君特別提醒:食品安全貴在平時,這個自查清單更應該作為每天每時的提醒。



    · end ·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咖啡品牌的強敵 餐飲逃離購物中心  |  西貝獨家專訪 

    Shake Shack來中國 | 喜茶驅逐哈根達斯 | 椰樹椰汁

    1500萬買教訓 火鍋黑馬 | 38元客單價營收2億


    商務合作:明明 18689669219(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496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14日 20:50
    下一篇 2019年3月14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