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22日,2018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發展峰會在深圳召開。餐飲O2O承辦“新餐輕飲分論壇”上,黑白電視鄧付紅、貓爺蝦館夏俊峰、鑫蛙王子劉長鑫、三六九網絡李定坤、珍意美堂設計黃珍珍、餐嬴餐敗吳憨子、熊貓設計黃成峰就餐飲品牌發展之道從品牌、外賣、設計等角度展開了探討,并討論了新餐飲時代,新零售對餐飲有什么樣影響以及餐飲品牌的變與不變——守正與出奇!
對新零售、對餐飲零售化、對品牌,他們有這些觀點和看法。
01
新餐飲時代,零售化對于餐飲有何意義?
1、黑白電視鄧付紅:新零售是鏈接,與消費發生關系
黑白電視是一家全國擁有100多家門店的湖南特色小吃集合店,黑白電視代表一種情懷,一種懷舊,會讓人想起媽媽的味道,回歸食物的最初,好好做自己。
品牌創始人鄧付紅認為新零售的概念,是一家品牌餐飲的鏈接能力,持續與消費者發生關系。
從商業進化路徑來看,1.0純粹互聯網,2.0時代的產品+互聯網,到了3.0時代的餐飲+便利店,到現在的外賣,相當于已經進入了另外一種零售。
2、貓爺蝦館夏俊峰:餐飲零售化也不要忘記餐飲的本質
深圳小龍蝦+音樂酒館的貓爺蝦館夏俊峰認為新零售不適宜餐飲,新零售源于馬云,比如說他的盒馬鮮生,而餐飲只是其中一個小的業態。
餐飲的關鍵有兩個:一是體驗,而不只是一個賣貨的。第二是品牌,餐飲相對零售更容易做品牌。
對于餐飲和零售,我有8字真言:好好做飯,不要扯蛋。
3、鑫蛙王子劉長鑫:從后端到前端
做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從幾年前的VC廚事(深圳本地外賣平臺),我算是外賣與新零售的最早玩家之一,雖然被美團流量平臺拍死。
去年開始新零售大風口來臨,我又回來餐飲業繼續創業,干起了牛蛙鹵味小吃,極致單品3種口味,堂食+外帶+外賣的模式。
從產品的角度理解新零售,應該從后端到前端,串起來做標準化運營的體系,這個體系是支撐你未來產品的銷售渠道,包括電商也好,各大平臺的外賣,我覺得都是可行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產品和渠道可以助推餐飲企業往新零售進化。
4、三六九網絡李定坤:方便消費者,重構業態
作為一家外賣代運營專業服務機構,從我服務的客戶來看餐飲新零售是什么?奈雪的茶可以開到上千家、上萬家,在每個地方方便地買到奈雪的茶或者原材料,這種便捷性其實就是新零售。
再比比如鑫蛙王子,從定位階段開始,外賣就設計好了,從外賣窗口到整體的打包流程,一整套全部出來,新零售是從堂食到外帶,再到外賣,一整套的產業鏈。
很難說什么是新零售?最終是要方便消費者,要去重構傳統的業態,重新定義餐飲。
5、珍意美堂設計黃珍珍:餐飲零售化需滿足兩重屬性
珍意美堂設計的創始人黃珍珍認為:零售是一個很好的跑道,單一的優勢可以成為競爭突破口,但是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多個綜合因素的比拼,既要方便又要不方便。
方便是說動線上,商品展示上,便捷,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不方便是說不應該只是銷售物資的場所,也要注重產品情感體驗。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全名娛樂氛圍下,場景即流量,要創造出一種深入顧客需求的消費方式,讓產品或品牌所代表的特定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流行。
6、餐嬴餐敗吳憨子:餐飲零售化只符合部分品類需求
餐嬴餐敗吳憨子認為餐飲零售化這個概念并不是從餐飲提出來的,是馬云提出來的新零售結合餐飲衍生出來的名詞,是外部舶來品。
餐飲的第一性原理是是真材實料,手工現做,這是餐飲最大的價值,也是餐飲和食品零售最大的區別所在。
因此餐飲和零售化不是很搭配,僅有有部分的餐飲品類適合,例如茶飲這一大品類,奈雪的茶,樂樂茶,它們是非常適合于餐飲零售化,但是像很多新中餐,包括特色餐飲,如果一味地區追求餐飲零售化,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7、熊貓設計黃成峰:餐飲+零售是用零售的思維推動餐飲的變革
熊貓設計黃成峰則認為很多餐飲商家對餐飲新零售有所誤解,在終端去售賣品牌相關的產品,例如食材,這只是一方面。
我覺得餐飲+零售,是把餐飲的思維往零售的思維進行轉換,餐飲新零售的更多是用零售的思維來推動餐飲的變革,這是我對于餐飲新零售的理解。
一個品牌團隊來講,可以利用零售的方式去樹立品牌,如售賣有品牌IP的周邊產品。去突破我們的這種突破餐飲很多的一些現實的瓶頸,如營業額、翻臺率等,這是非常可行的一種方式。
02
餐飲企業攻守之道
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餐飲品牌的變與不變
在變革的時代做一個餐飲品牌,哪些元素是變的,哪些元素是不變的?
對于餐飲,產品、供應鏈,運營這些元素堅持不變的優化,但消費者在變化,場景在變化,這些元素要與時俱進地變。
1、吳憨子:渠道在變,餐飲本質不變
渠道在變。未來餐飲的戰略高地在哪里,有可能就是社區。社區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餐飲的新的進軍曲線,你會發現每一次渠道的變革,過程中總會產生新的品牌。
什么不變?餐飲的本質是是不變的。我非常認同餐飲O2O老羅對餐飲的理解:真材實料手工現做,這是我進入餐飲業的第一個重要觀點,也是餐飲的本質核心點。
用戶這一塊,有一個第一性原理,也是不會變的,就是人的弱點:喜新厭舊。所以餐飲的周期性很強,給后來者不斷的機會。
餐飲品牌有三個周期:第一個是品牌周期,第二是用戶周期,產品生命周期。
2、熊貓設計黃成峰:品質與消費者追求不變!
不變的一定是品質,產品的口味。
另外一個我覺得永遠不變就是人們在這個社會升級的過程中,它對餐飲的這種消費的體驗,場景便捷性的追求,它一直向美好的追求。
3、黑白電視鄧付紅:小吃精致化、正餐化
湖南是美食之城,小吃以前難登大雅之堂,讓小吃精致化,小吃有文化,黑白電視肩負使命,讓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湖南味道。
個人認為不變還是那幾個元素,客戶,商品、效率、體驗,客戶的連接。
變的在于餐飲的外部環境,像場景化、智能化,包括大數據、運營化,這些都是可以變的。
4、貓爺夏俊峰:消費者在變,出品和服務不變
小龍蝦的整體情況:4個月賺錢,4個月保平,4個月賠本。
所以,貓爺蝦館走酒吧的模式,融入了燒烤和湖北菜,產品結構分成3331,小龍蝦占比3成,燒烤3成,酒水3成,還有1成是小吃。
現在我們看到新型的餐飲越來越多,它是迎合了這個時代,迎合了90后,我們就關注到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變,但是,作為餐飲人永遠不變的,就是出品和服務。
5、美團李定坤:模式多變,本質不變
我服務餐飲業也有4個年頭,現在我比較認同的是本質,不變的是你的本質,可以變的是模式。
反思案例:一個臺式快餐外賣品牌,現在全國幾百家店的規模,不變的是還是一樣的難吃,但是它變的是設計,你拿到手上的那一份外賣,他們現在包裝已經做得非常精美,而且只賣幾十二十元。
6、珍意美堂設計黃珍珍
黃珍珍認為不變的是極致的產品,變的是時間軸線和生活方式。
最后,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身處變化之中,我們更應該抓住本質。餐飲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好的就餐體驗才是根本,做好出品,營造好的環境,只有守正,方能出奇。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熱售
▼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