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德基“不務正業”開始賣串串,餐飲人可別盲目跟著學!



    “肯德基賣串串了”,無疑成為餐飲行業近期的熱點事件之一。


    有人說,肯德基賣串串是“本土化”的戰略布局,也是“接地氣“的一種表現;也有人說,肯德基賣串串是看好串串和鹵味這個市場,但這并非肯德基的強項,也跟肯德基的品牌不符。



    跳出肯德基賣串串這件事本身,筆者認為,其背后值得思考的是:餐企的產品多元化之路到底該如何走?


    01

    跳出餐飲看餐飲

    多元的核心是整合


    通常而言,產品多元化無非兩種路徑:跨品類橫向多元化拓展或聚焦品類縱向多元化延伸。


    前者如肯德基賣串串,呷哺呷哺賣小龍蝦。后者如星巴克賣多種咖啡,李先生賣各式牛肉面。但無論是橫向多元化還是縱向多元化,叫好又叫座的產品并不多,沉淀下來的產品也不多。


    當我們跳出餐飲看餐飲,就可以拓寬眼界和思路。無論是不同產品線采用不同品牌即“多牌多品”,如寶潔、聯合利華;還是不同產品線采用同一個品牌即“一牌多品”,如康師傅、統一;無論是跨品類的橫向多元化(產品線拓展),還是聚焦品類的縱向多元化(產品線延伸),究其本質而言,產品多元化的核心是整合,是圍繞一個“內在核心”進行整合。



    有的是對渠道的整合,有的是對技術包裝、配方等的整合,有的是消費群體的整合、彌補或共享,也有的是對供應鏈生產線或物流的整合……也就是都擁有一個實施多元化的“內核”,一個依托于品牌主營業務的“內核”,并基于這個內核,部署實施多元化。


    總體而言,有如下三種多元化策略可以借鑒:


    1、以主營業務即基礎產品線為基礎,進行強相關延伸,強化品牌。


    中國洗衣液市場的領導品牌——藍月亮,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2008年,該品牌推出深層潔凈洗衣液,采用深層潔凈技術和中性溫和配方,引爆了中國洗衣液市場;2010年提出讓白衣更白,彩衣更鮮艷的“護色、調色”洗衣新理念;


    2011年,在中國搶先推出首款手洗專用洗衣液,掀起了衣物手洗新風尚。



    從而形成了以“手洗專用洗衣液、寶寶洗衣液、絲毛凈”等幾大系列,不僅取得了2010年市場份額高達44%,而且也為藍月亮進軍洗手液市場夯實了基礎。


    2、以主營業務為基礎,進行強相關擴張,形成規模。


    這一典型代表就是康師傅。從方便面到瓶裝水、茶飲料、休閑食品、調味品等跟吃喝相關的領域,均有康師傅的影子。其核心在于,在主營業務足夠強大的基礎上,以一個品牌對其相關領域進行橫向擴張,形成規模,產生協同效應。


    3、弱相關多元,拓展品類,增加品牌外延。


    所謂弱相關,就是主營業務與拓展品類相關性較弱,國際奢侈品品牌阿瑪尼以“阿瑪尼不光可以穿在身上”進軍男士化妝品市場。



    從表面上看,主營業務與拓展品類之間幾乎沒有關聯,但究其本質,其根源在于阿瑪尼品牌本身的定位所驅動,這是對消費群體聚合的結果,從消費群體對阿瑪尼服裝的認同,轉到對其拓展品類的認同和嘗試。


    02

    回到餐飲

    看餐飲多元之路有秘籍


    1、多元必須有“內核”,明星產品(群)不穩定不要搞。


    產品多元化的必要前提就是,一定要有一個明星產品群且已經基本成熟,可以成為餐廳穩定的主營業務收入。其衡量標準在于:


    (1)顧客會因為這一款或幾款產品進店消費;


    (2)這一款或多款產品的銷售占比達到40%(在某餐飲論壇,據某專家提及)。


    如果明星產品(群)不穩定了,就盲目進行產品多元化,不僅無法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反而會對現有準明星產品(群)形成沖擊,損傷主營業務收入。


    2、產品多元化,首選強相關。


    所謂強相關,就是要與所屬品類的主營業務關聯性很強。


    很多餐企容易形成“一窩蜂”,什么賺錢,什么好賣,就上什么。不思考自己是否適合做?別人做了能賺錢,自己能不能賺?投入與產出是否匹配?也不去管是否對品牌造成損傷。


    比如海底撈曾經在宵夜賣過燒烤,這就屬于典型的反面教材。很簡單,吃燒烤不會來海底撈,點了燒烤,還有可能對主營業務 – 火鍋,造成影響。



    前面提到藍月亮的例子,就是值得借鑒的例子。該品牌通過強相關延伸,不僅讓消費者認知且認同藍月亮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夯實了在該品類的基礎和市場地位,更重要的是,為后續跨品類延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于餐企而言,強相關延申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思考:


    (1)供應鏈,主要是原材料。如果是做牛肉面的餐企,那么可以考慮延伸牛肉食材的相關產品。


    (2)設備。如果是以炸爐為核心設備的餐企,就可以考慮設備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性,進行產品多元化延伸。


    (3)目標客群。如果透過經營數據分析,主要客群是年輕時尚群體,就可以圍繞這一群體的消費特點和需求,進行多元化延伸。


    (4)商圈。如果店鋪的商圈主要集中在交通樞紐或寫字樓,那么就圍繞商旅或白領人群的消費行為特點,進行產品的延伸。




    以上,無論是擴大在所屬品類的市場規模,還是強化在所屬品類的市場地位,強相關是首選,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賺錢是別人的,你不一定,如果錢賺不到,還損傷了品牌,就得不償失了。


    3、弱相關多元,品牌力在先。


    所謂弱相關,就是與所屬品類的主營業務關聯性并不強。


    “產品帶品牌,還是品牌帶產品”,似乎是品牌營銷界爭論已久的話題。但對于餐飲行業,很明確,先是產品帶品牌,再是品牌帶產品。


    好的產品,吸引顧客,形成品牌,然后品牌所推出的產品,消費者都會嘗試,部分被認可,如此循環往復。全聚德烤鴨,星巴克咖啡……此次肯德基推出串串,也是如此。品牌力強大了,干什么似乎都有道理。



    所以,如果弱相關多元,僅僅擁有強競爭力的產品(群),乃至穩定的明星產品(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內核”,都是不夠的。弱相關多元,必須以品牌力為基礎前提。


    通常情況下,衡量品牌力的標準就是:活躍度、關聯度和區隔度。


    舉個例子:當顧客提起吃火鍋,想到海底撈是環境服務最好的,這就是有一個清晰的符號。


    通俗的說,就是要成為一個耳熟能詳且有獨特標簽的值得信任的品牌。


    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弱相關多元,成功的幾率才會非常大。


    肯德基賣串串,不知前景如何,但肯德基推出早餐粥、油條,就是弱相關多元成功的案例。

            

    小 結:


    當下,餐飲行業形式各樣的論壇,大大小小的峰會,幾乎都將“品牌力”作為主題或主旋律,這在餐飲行業尚屬首次。這已經預示著餐飲行業已經步入品牌力競爭時代。品牌多元化和產品多元化,將是餐企應對這個時代到來的“必修課”。


    – END –


    作者 | 王紫劍

    來源 | 新餐飲洞察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珍意美堂空間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327.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4日 23:40
    下一篇 2019年7月25日 0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