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頂部勺子課堂關注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掃碼加入重慶深度游學,近距離考察標桿餐廳!
來源 | 沐山天團
編輯 | Yanco
本文要講的3個理論工具是:獨特銷售主張USP、品牌形象論、定位論。屬于做品牌/做營銷策劃的3個最常用的理論工具。一個品牌什么時候該宣傳產品功能USP?什么時候要主打品牌形象?什么時候該對品牌進行定位?除開創始人,對于品牌內的市場部人員來說,能夠非常深刻的想清楚這些問題,他已經入門走向進階了。值得重復說明的是,策劃永遠是為品牌解決問題。品牌遇到的所有問題,歸根到底就3件事:產品、用戶、競爭。1950年,二戰剛結束,美國國內百廢俱興,商業逐漸繁榮起來,競爭還不是很激烈。這個時候,企業要想賣出去產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告訴別人你的產品有什么好處,能為他解決什么問題。如何更直接的強調產品功能,就成了企業最迫切的需求。所以這時誕生的理論叫USP,獨特的銷售主張,由美國人羅瑟·里夫斯(RosserReeves)提出。1. 每一則廣告必須向消費者提供一個主張,讓其明白購買廣告中的產品可以獲得什么利益;2. 主張必須是獨特的,是競爭對手沒有的、做不到的,或者說是競爭對手有,但沒有說出來的;3. 主張必須是有銷售力的,強而有力地聚焦在一個點上,集中打動、感動消費者。對于品牌內部來說,挑選自己的USP,是有難度的,因為往往會產生兩種情況:特點太多選擇障礙 OR 大家都差不多,沒特點可講。包括但不限于:味道、顏色、狀態、大小、原料等物理屬性。壇宗剁椒魚頭:魚頭大,才好吃
三胖蛋原味瓜子:所有瓜子都很大
某炸雞品牌;像魚肉一樣嫩
某酸湯魚品牌:魚好湯更好,酸爽七分飽
五芳齋:粽子,八大口味,新鮮即食
等漁號:好吃沒刺兒有面
巴奴: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陳記順和:新鮮牛肉,吃在潮汕家宴
不過,因為餐飲產品同質化嚴重,光采用產品特性作為差異點的品牌越來越少。產品是否具有某種共性的制作工藝,比如:手工,古法等。或是采用了某種未曾面世的技術,再或者是有產品來自特殊產地。皇茶:芝士現泡茶原創者
真功夫:營養還是蒸的好
嗨皮兒:現蒸面皮·板燒煎餅
小滿手工粉:現磨手工
蘇小柳:手工匠
谷田稻香:現煲瓦鍋飯,全球最好的米飯
鄰小姐:鮮骨麻辣燙
他湘遇見你:湖南人用湖南食材做湖南菜
鍋說:一次用油老火鍋
世界茶飲:功夫鮮萃茶
覓姐:湯可以喝的麻辣燙
云海肴汽鍋雞:不加一滴水,蒸汽凝結而成
有些品牌覺得不論是特征還是做法,都不夠打動人,認為自家的產品可以為消費者帶來諸如:美白、減肥、健康等利益。六個核桃:經常用腦,喝六個核桃
九龍齋:解油膩,喝九龍齋
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某火鍋品牌:吃了不上火
某火鍋品牌:吃完身上不帶味兒
當然,當年DQ的倒杯不灑,其實是在用消費者能理解的方式,表達產品的品質有多好。這類做法嚴格意義還是屬于產品特性,只不過比較特殊,我把它單獨列出。USP里最難,也容易被忽視的一條,就是第3條:聚焦并重復。很多創始人自己看多了,就覺得要更換USP,其實對消費者的教育,永遠不嫌多。只有具備差異化功能價值的產品,才能長久贏得市場的青睞。1960年代,競爭日趨激烈,市面上生產類似商品的企業也在增多,這時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個問題——產品同質化。產品同質化之后,企業就找不到自己的USP了。這時候,企業就只好另尋出路。別說你是哪里的茶,中式茶還是臺灣奶茶,奶茶還是果茶,消費者要么是分不清,要么就是懶得分。隨便咯,在沒有一線大牌的前提下,哪個看著順眼就買哪個。產品同質化,使消費者決策主要依賴感性而非理性。因此,描繪品牌形象比強調產品具體功能重要的多。既然產品上難以差異化,那就形象上情感上差異化吧。你現在看到的多數茶飲品牌也多采用此類方法。每一品牌、每一產品都應發展一個形象,每一廣告都應該是對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產品,更是心理的滿足,廣告應該為品牌賦予情感。我的客戶嗨皮兒,它和其它面皮品牌產品上沒有區別,那我們就塑造一個面皮游樂園形象,實現部分差異化。慫串串和其它串串品牌產品上沒有區別,那就塑造一個慫的形象。太二酸菜魚和其它酸菜魚產品上沒有區別,那就塑造一個漫畫風的形象。一籠小確幸和其它點心鋪產品上沒有區別,那就塑造一個文藝小清新的形象。姚酸菜魚=酸菜魚+輕奢精致女性形象
和府撈面=面+書房形象
咬金=創意菜+唐風國潮形象
林間小屋=烘焙+大自然形象
而在于前期需要根據品牌針對的人群、品類屬性、創始團隊的基因、團隊氣質和優勢資源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讓一群鋼鐵直男運作一個文藝小清新品牌,真的是難為他。你用什么樣的形象,吸引來的一定是對這種形象產生心理、審美認同的用戶。其實也是在進行人群差異化細分。別說你的USP是什么,品牌形象什么樣?消費者連記住你是誰都成了一個難題。那么這時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貼一個簡單的標簽,在消費者心智之中占據一個位置。商業是一場戰爭,它以競爭為導向,而非以需求為導向。商戰是心智之戰,消費者心智極其簡單、怕麻煩,要用一句話告訴消費者你是誰。一個企業要么數一數二、要么與眾不同,別無他策。定位的核心就是消費者的認知管理,成功的品牌必須成為一個品類的代表。企業根據自己在用戶心智之中的位置,確定戰略性質:防御戰、進攻戰、側翼戰、游擊戰。餐飲行業里采用該方法的例子,數不勝數,不單獨舉例了。它足夠簡單,一聽就懂,懂了立馬就能用。的確,如果講藍海戰略、文化戰略、競爭戰略,很可能你還沒講完,臺下聽眾已睡到一片。餐飲行業各大品類的前幾名,早已落定塵埃,后起之秀如果運用定位論,多采用細分品類或以單品爆款作為品牌打造的方式。1. 理解,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你能為她提供什么獨特產品?”2. 選擇,你主打了某個單品,配合鋪天蓋地的文案,那我來你這里幾乎必點這道單品,解決選擇效率問題。1. 選擇了單品也就意味拒絕了其它。且先不說你的單品賽道有多寬,撐不撐得起你的品牌發展,試想一下,如果滿大街都是品類專門店,消費者會怎么選擇?文字游戲:酸菜魚——酸湯魚——金湯酸菜魚——酸菜爐魚——小鍋酸菜魚……2. 聚焦一道菜,消費者對這道菜的預期會比較高,如果你只是空喊口號,沒做到體驗滿分,你終將失去這個消費者。3. 容易忽視一個餐廳除了菜品等物質層面以外,提供給消費者的精神滿足,例如場景、互動、創意等。餐飲人日常使用比較高的專業詞匯里,一定有“消費者心智、消費者認知”,它們都來自定位論。定位論認為,消費者的腦海里,給每個品類都留下了空位,你只要給你所在的品類,設定一個具備差異化的標簽,然后通過重復性的廣告,植入消費者腦海中的空位,消費者就會被你“洗腦”,選擇你。這極其粗暴,存在于消費者腦海里的那些標簽,絕不是穩定一成不變的,它跟行業、社會時政運轉、歷史文化變遷、潮流變化等各種因素都有聯系,要知道,人是世界上最善變的物種。當然,定位論確實可以讓你想凸顯的品類/單品/標簽,在用戶的認知里和你的品牌進行強關聯。從心理學上講,這最多屬于用戶認知管理,而非品牌的所有,至少我很少看到彰顯定位的品牌,同時做到了用戶體驗。而且,定位論往往只求被消費者記住,而不在乎傳遞的信息是否有打動力,是否能增進用戶體驗和好感,它極易讓品牌忽略女性用戶最為在意的部分。定位十分依賴重復,只有重復才能給消費者“洗腦”,把品牌想讓你記住的釘子,狠狠的釘在你的腦海里。對于短期內維護現有市場的良好運作,定位論是有效的,但對于尋求創新以及長期維護品牌市場地位而言,它有缺陷。對定位論深信不移的朋友,可以嘗試用這個理論的方法,為1線城市的茶飲和甜品品牌做一次定位,看看結果如何。定位論主要解決品牌的競爭問題,這個理論的爭議很大,可能我需要一篇長文徹底講清。這里就不深入了。USP解決產品問題
品牌形象解決用戶問題
定位論解決競爭問題
USP理論強調產品功能利益點,多用于產品差異化塑造;品牌形象論強調塑造形象、傳遞情感,讓消費者產生心理和審美認同;定位論則強調貼標簽、占據品類來區隔競爭對手,將品牌植入消費者腦海。至于什么時候該用什么理論,其實這段總結已經給出了答案。如果品牌的產品本身具備很強的獨特性,或者說洞察到了一個消費者很需要的功能利益點,可以采用USP。如果品牌所處的賽道,競爭已經很激烈了,你的產品和競爭對手沒什么差別。要么通過定位,分大品類的蛋糕,細分品類或者創造品類,然后占據心智認知。如果有一個營銷公司,用一套方法去做所有項目,并且認為適合品牌發展的任何階段,他要么是盲目自信,要么就是忽悠你。至于文中提及的文化戰略、競爭戰略和藍海戰略,我會在戰略入門或進階篇再行介紹。本文提出的3個理論,都誕生于美國,且是在美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發展下而產生的,和時下中國正處于全民消費升級的大環境浪潮并不完全一致。時下年輕的一代消費者,他們既需要快速的認知你,一眼看懂你的賣的什么,對我有什么好處,又要你具備能吸引她的品牌形象,最好還能和她產生精神共鳴,替她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她的個性審美。所以你會發現,單靠這3個理論的任何1種,可能都無法支持品牌發展所有階段,市面上有很多成功的品牌,是在不同階段采用了不同的策略,甚至是融合2到3個策略共同實施,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8月15日~16日,勺子餐訪團第41期,將走進中國火鍋之都——重慶,開啟最火標桿餐廳探秘之旅,參觀學習當地人氣火鍋品牌“周師兄火鍋”,聽創始人周到分享《周師兄如何聚焦定位和打造顧客好體驗》。除周師兄火鍋之外,我們還將參觀學習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酸菜魚連鎖品牌九鍋一堂、一年接待超過1億人次的川味快餐品牌鄉村基,一起探秘最火標桿餐企背后的經營之道。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