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算賬》欄目介紹:
通過經營數據,菜品結構及創始人思路等多個角度拆解目標門店,更真實、也更直接地了解該門店經營狀況,為餐飲從業者提供價值參考。目前,新系列正在備稿階段,歡迎優秀品牌自薦他薦,更歡迎改進意見!
店面情況簡介
REC
品牌名:辣風壹號火鍋
宣傳語:約火鍋約的不是辣是瘋
創立時間:2017年5月1日
區域定位:縣城和地級市
店面數:2家
拆解店面:華盛奧特萊斯店
前期投資:200萬
總面積:600平方米
后廚面積:120平方米
人均消費:75元
11月營業額:939779元
員工數量:35人
前廳:18人
后廚:17人
包間數:3個
臺位數量:32張
餐位數量:174位
月房租:3萬
月人員工資:15萬
周邊及消費者情況圖解
周邊及消費者情況圖解
以目標店為圓心,周圍1公里為調研區域。
目標店位于鄭州繞城高速之外的龍湖鎮,距離鄭州最外環——四環直線距離尚有約7公里,西側緊鄰鄭南大學聚集區,周邊新建大小住宅小區約12個,常駐人口不足5萬,有老牌建材城和汽配城,雖然近兩年發展迅速,但整體消費能力仍舊偏弱,顧客對價格較為敏感。
周圍同品類有海底撈、巴奴、小龍坎、潮辣等知名品牌。
菜品結構特色及營銷活動
店內共有6種鍋底,53種菜品,70%菜品來自蜀海,獨創風椒牛肉、功夫脆脊魚片、麻辣脆,點單率極高,番茄鍋底自己熬制,上桌后加牛肉粒食用,是店內一大特色,菜品均可點半份,自助小料每位6元,另外,大眾點評對其涼菜好評頗多。
值得注意的是,店內無營銷活動。
經營思路
就像不少人擔心中年危機一樣,火鍋店也有不得不面對的“店生焦慮”——萬一海底撈、巴奴開到隔壁,我該怎么辦?
辣風壹號火鍋,與海底撈一墻之隔,和巴奴隔街相望,小龍坎就開在樓下,門前還能收到潮辣的宣傳單,這顯然已不是擔憂,而是“刺刀戰”,但辣風壹號不退反進,不但沒有因此被分流,反而排隊顧客越來越多,讓人有些意外。
餐見君采訪了品牌主理人王智輝,通過交流,發現在“不懼海巴”這件事上,辣風壹號自有它的底氣。
田忌賽馬的故事不少人聽過,三場賽馬對決中,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馬贏對方的中等馬,自己的中等馬贏對方的下等馬,下等馬則去輸給對方的上等馬,三戰兩勝一負,從而總體勝出。闡述的道理大致是,不求全面勝出,而是集中力量在個別方面取得領先,以此帶動全局勝利。
道理大家都懂,該怎么應用到日常經營中呢?辣風壹號做出了標準示范。
籠統地講,消費者選擇就餐品牌大致會從以下六方面考慮:
1、知名度
2、產品
3、價格
4、服務
5、環境
6、位置
(排序不分先后)
表面看,不管海底撈、巴奴還是小龍坎、潮辣,知名度都在辣風壹號這個“萌新”之上,想在這方面超越四者,難度太大。而從市場口碑來看,海底撈的服務已經好到“只有顧客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巴奴的“產品主義”已印刷成書在業內廣為流傳;小龍坎、潮辣是全國連鎖,有明星打卡和信用背書。
套用中國男足的宣傳語,“留給辣風壹號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但天無絕“辣”之路,留下這個機會恰恰成了辣風壹號的有力反擊武器,那就是“價格”。
辣風壹號位于鄭州繞城高速之外的龍湖鎮,雖然近兩年發展迅速,但整體消費能力仍舊偏弱,顧客對價格較為敏感。根據餐見君的調查,當地海底撈人均消費110元,巴奴120元,小龍坎、潮辣也在85元以上,而辣風壹號呢?
人均只有75元。
那不就是打價格戰了?大概會有人不屑。
其實并不是,戰爭是有反抗的,但海底撈、巴奴們不會降價。
龐大的運營團隊、高額的營銷費用以及價格不菲的加盟費決定了難以降低的客單價,而且從另一種角度看,知名品牌通過保持價格鎖定一部分客戶,在該價格內維持“絕對統治力”,隨意降價不但會失去“逼格”,也會引起客戶群混亂,進而失去客戶,這就是常說的“降價容易漲價難”。
辣風壹號沒有龐大的運行團隊,另外該品牌定位在縣城、地級市,無論房租還是從人力成本都低,這些成本節省下來就體現在了價格上,人均控制在75元左右,在周邊諸多火鍋品牌中吸引力十足。
75元的人均也并不代表產品品質差,其70%食材由海底撈同款供應鏈——蜀海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火鍋店里的“搭配”,辣風壹號對自助涼菜格外重視,多次進行改進升級,被視為店內一大引流亮點。
“消費者都有占便宜心理,涼菜就是占便宜的‘大戶’,如果占便宜占得爽,自然會給品牌加分。”王智輝說。
環境方面,辣風壹號的“花房式”裝修頗有情調,660平面積只有32張臺,相比之下,海底撈、巴奴則要顯得“擁擠”不少。
而為了拉動就餐氣氛,店內還設有駐唱,間或發起互動小游戲贈送菜品,餐見君一場看下來,參與者大概能占到全店顧客數的三分之一。
知名度、產品、價格、服務、環境、位置六大競爭維度,雖然知名度不足,但辣風壹號田忌賽馬式地通過價格、環境取得優勢,產品打平、服務不弱,就此實現逆襲。
上文也有說,這些分析都是通過“表面看”來事后分析,多少有些馬后炮的意思,各位點進來看文章,當然還是想學習些“實操”。
在這方面,王智輝著重提到一句話,“所有你感受到的產品、環境、服務、價格等等,都是管理的結果。”
厚厚兩本工作手冊,小到服務話術、菜品介紹,大到企業文化、公司愿景,按他的話來說,“餐飲的核心不是菜品、也不是服務,而是它背后對人、事、物的統籌管理能力,這兩本手冊就是通過將工作標準化,讓員工每天練、每天做,形成習慣,習慣造就工作氛圍,氛圍再反過來影響每個人,是一套成熟的體系。”
成店之初,辣風壹號的管理體系不健全,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司就送店長、骨干和苗子到海底撈“進修”,學期一個月起步,學習期間店里發70%工資,學完再回來,員工干活都是慢跑快走,氛圍自然帶動起來,協同比分工更重要的團隊理念也得到了深入貫徹。
良好的運營體系,也要配合長遠的發展方向,因過分逐利等誘惑跑偏的品牌不在少數,辣風壹號企業章程第一句是這樣寫的:“助力員工下一代成長。”
簡單一句,卻大有來頭。
原來,公司領導層在經營過程中發現,門店員工大多來自農村,不少都是留守兒童。他們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缺乏良好教育,有著與城市同齡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就業困難、未來發展局限性大。
而教育,是改變人生命運最有效、最根本、最持久的一種投資。
為了員工們的子女不再重走他們的老路,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順利成才,從而從根本上阻斷代際貧困,公司特別實行了一項“助力員工下一代成長”的資助政策,給予70%的學費補貼,鼓勵員工子女到優質幼兒園和一流中小學私立名校就讀,從而爭取更多更大的人生起跑主動權。目前,公司內已有3人享受該政策。
“海底撈的價值觀是‘雙手改變命運’,但實際上,忙于工作的海底撈員工只能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而優質的教育資源需要遠超他們薪資的金錢才能享受到,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深知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但當下‘寒門再難出貴子’,餐飲業打工者的下一代基本沒有未來。”
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導下,也出于對人才資源的重視,店內員工平均工資4500—5000元,這在當地餐飲市場是絕對的高工資;員工每25天統一理發;洗發水等生活用品統一配發;宿舍拎包入住;店長每月必須以各種理由獎勵員工,發出去一萬元獎金。
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辣風壹號的員工沒有“阿姨”,全是年輕人,團隊活力可見一斑。
在創立辣風壹號之前,公司曾加盟過名噪一時的“小板凳”,起初生意火爆,但隨著產品質量下降、管理支持不到位等因素,銷售額一路下滑。
深知粗暴加盟掙的都是投資商的血汗錢,一味逐利最終將毀掉品牌。所以,公司在創立品牌之初,便決定了“直營合作四統一”的發展路線(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人事、統一財務)。
“雖然競爭激烈,但目前中國的餐飲仍處于非職業化階段,看似門檻低,誰都能進,實際門內都是坑,沒有精細化管理能力的人加盟餐飲,無異于鋌而走險,所以,在我們還沒有成熟加盟管理團隊的時候,即便有不少朋友想加盟,我們也沒有放出一家店。”
另外,王智輝提到在“海巴”等大牌開業之初,店內生意確實受到影響,最嚴重時營業額幾近“腰斬”,但當時,店內并未因此降薪、減人或是降低食材質量。要知道,不少店都會在生意不好時選擇用更便宜的食材。
“人是店里最寶貴的資源,菜品質量是餐飲只能升不能降的紅線,困難時期降低標準,只會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從此一蹶不振,我們很清楚,辣風壹號有自己的競爭力,只要保持住品質,在顧客對比之后自然會回來。”
最后
“大魚吃小魚,小魚也吃小魚”的現象已是目前中國餐飲行業的真實寫照,海底撈可怕嗎?當然可怕,它就像鯊魚一樣站在火鍋食物鏈的頂端。
但是,在它數量還未多到區域飽和,還無暇顧及其它消費區間的時候,仍然有像辣風壹號這樣的品牌出現,它用教育和未來“拴住”員工,掌握住“人”的資源,這才是未來品牌間競爭的最夯實基礎。
作者:阿飯
表面佛系,內心狂野
各方面都知道一點,又了解不深
如果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說出你想了解的火鍋行業熱點,我們將持續調查、挖掘。
統籌|巖巖
編輯丨馬亞丹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餐廳年終考|《慶余年》中二皇子吃的火鍋似乎有問題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新浪微博:@火鍋餐見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粉絲客服:18739017911(同微信)
內容交流:xiaoxian_02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