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不當“補鞋匠》

    《不當”補鞋匠“

    我是蔣毅,大學是經濟學,但基本沒認真上課,主要時間花在兩個地方,其一是圖書館,把大學圖書館里,所有商業人物傳記的書全都借出來看了個遍;其二是做一些與學生群體相關的生意,所以大學四年知識沒學到多少,生意經卻積累不少。

     

    從大學畢業后,到創建豪蝦傳之前,一直在不同的行業跳轉,幾乎每半年換一個行業,原因是沒人指點,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方向,于是用笨辦法,只要是覺得不錯的行業,就自己扎進去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一旦發現不是自己的目標,就毫不留念,立即放棄。

     

    因為帶有很強的目標性,所以每進入一個行業,都如海綿一樣瘋狂吸納,不分工作與休息時間,先后經歷過醫療行業,保健品行業,工商咨詢行業,營養講座行業,物流配送,人力資源,勞務輸出,金融證券等。

     

    其中干得最長的是醫藥銷售,從2004年持續到2011年,整整8年時間,它解決我的基本收入問題,也就是我之所以敢不在乎收入的頻繁換行業,就是因為有醫藥這個業務的穩定而持續的收入。

     

    創建豪蝦傳之前在做權證,一種金融衍生品,和股市差不多,那兩年成為坐在電腦面前的宅男,每天四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周末無法操盤,實在無聊,就想額外找點事情做,于是2009年創建豪蝦傳龍蝦館。

     

    權證是主業,完全是抱著好玩的心態開餐廳,算是一個吃貨的業余愛好,當時,在“豪蝦傳”和“權證大蝦”這兩個名字中猶豫了很久,最后選擇了豪蝦傳,隨著股指期貨出來,權證退出市場,我也就把精力轉移到餐飲上面來了。

     

    我從初中開始就養成寫日志的習慣,幾乎是每天睡覺前的自然習慣,所以從2009年7月3日那一天,我在天涯論壇開始寫日志,記錄為何要開餐廳,以及如何取名字,怎么找鋪面和貨源等,事無巨細的全部記錄下來,一直記錄到現在,接近500萬字,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全部毫無保留的記錄了下來。

     

    我做的每一個行業,都有詳細的日志記錄,餐飲只是恰好變成了我決定干一輩子的顯性行業而已,從2009到2015這六年的日志,幾乎都是記錄餐廳里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各個緯度的流水賬,沒什么價值。

    2015年餐飲出現一個青黃不接的艱難期:微博在營銷上已經式微,微信公眾號還沒有大爆發,餐飲行業陷入營銷無道的境地,我開始全面反思和總結前幾年的餐飲,同時開始有意識的留意身邊的餐飲案例,無意中多了一重身份:由單純的餐飲小老板,升級為一個餐飲研究者。

     

    2016年被湖南衛視邀請參與《天天向上》,是龍蝦主題,我們鹵煮龍蝦作為川派代表,與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和湖南口味蝦同臺競技,被封為中國四大能夠代表地區的龍蝦味型。

     

    在節目里,汪涵特別介紹我寫了接近400萬的創業日志(當時),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進入公眾視線,尤其是被餐飲行業的垂直類媒體發現,并開始來我日志里找文章和素材,后來又陸續收到央視,江蘇衛視,安徽衛視等邀請,去介紹我們的川派鹵煮龍蝦。

     

    雖然2009年創建豪蝦傳,但直到2012年借助新浪微博,我們生意才好轉,前三年都很艱難,一年只能賺幾萬塊錢,比打工都不如,夏天龍蝦高峰期營業額經常為零,所以,我經歷過長達三年的餐廳生存艱難期,遭遇過無數次日營業額為零的窘境。

     

    但另一方面,我也經歷過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超級紅利,以一己之力,把四川變成一個小龍蝦的消費大省,讓成都批發市場的龍蝦吞吐量,由最開始的每天4000~5000斤,到后來的每天15~18萬斤;經歷過從沒任何人知道我們的存在,到兩次遭遇幾百人抱著錢來加盟的瘋狂追捧。

     

    第一次的2012年到2013年,幾百人來找我加盟,當時全都登記過,大概有300多家,如果按照20萬一家,當時加盟費大概都可以收6000萬,面對那些人和錢,我不敢收,因為當時的我對餐飲一竅不通,自己都不知道生意怎么就變好了。

     

    我除了提供味道之外,其他方面給不了別人任何東西,做加盟的話擔心別人虧損,所以全都拒絕掉,只篩選了幾個確實喜歡吃我們龍蝦的,免費給他們做,一分加盟費都沒收,只從調料上賺點錢。

    第二次是2016年上完《天天向上》的節目,我又一次面臨加盟商蜂擁而至的情況,每天電話都接得手疼,這次加盟商來自全國各地,又登記了幾百人,那時我們已經是四川龍蝦的第一品牌,成都同等級別的品牌,加盟費差不多在40~50萬。


    如果那時不顧后果的放開加盟,乘勢開幾百家也不是問題,因為2016開始恰好就是小龍蝦大年,全國各地瘋狂追捧這個品類,面對上億的這筆收入,在唾手可得情況下,我再次選擇放棄,與第一次相比,這次是因為想明白了自己的餐飲之路,算是主動放棄。

     

    之所以放棄加盟,是因為那時我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反思和總結,發現國內餐飲太糟糕,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餐飲市場,擁有全球最愛吃的一個族群,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食材,最多彩的味道,但我們的餐飲市場卻幾乎都是散兵游勇。

     

    尤其是2015年我去美國考察,受到很大的觸動,考察完中式快餐代表的熊貓快餐,我很是難受,覺得我們作為中國的餐飲人,手里拿著最好的牌,卻不會打,或者以最差的方式在打牌。

     

    我如果做加盟,無非是多了一個可能比較有錢的餐飲老板,當時全國都開始瘋狂做加盟,尤其是我們成都,更是這方面的超級代表。

     

    我覺得應該為餐飲做點不一樣的東西,仔細研究下來,決定先把自己的退路和根基給夯實了:買下現有商鋪,豪蝦傳定位為“百年老店”的方向,所有股東把精力放在做好這一家店,確保我有足夠的基礎經濟收入。

     

    有了豪蝦傳托底,我就開始全身心的,不帶任何功利心的研究餐飲,就單純的想弄懂餐飲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形成一套餐飲行業的理論體系,所幸的是我后來也確實形成了一套邏輯自洽的餐飲知識體系。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發現個別餐飲品牌在飛速成長,但餐飲行業的集體進化卻很糟糕,要想改變,需要有很多變化才行,變化的核心是四個緯度:認知層,方法層,工具層和執行層(人才)。

     

    國內幾千萬從業者,對餐飲行業的認知普遍很傳統和僵化;方法論的東西幾乎也沒有,即便是有,各家也是當成寶貝,不對外共享;工具層則多為外行指揮內行的現狀;執行層也是個別優秀難以掩蓋整體的落伍,移動互聯網帶來的餐飲爆發式增長,使得餐飲人才也十分欠缺,怎么辦呢?

     

    于是我開始有意識的去做針對性努力:關于認知層,我刻意從行業角度寫日志,但我自己影響力畢竟有限,于是把這些內容共享給所有的媒體,只要他們看得上,我都無條件給大家,目的是希望通過媒體的渠道讓更多的餐飲人看到,觸動大家去碰撞,去思考,這就是為什么,國內幾乎所有餐飲垂直類媒體,都在用我的日志的原因。

    關于方法層,我根據自己在餐飲長達七八年的一線工作,加上梳理的理論體系,總結出了一套《餐飲小老板》課程,它既是理論體系,屬于改認知的;也是方法論集合,把一個人從萌生做餐飲的想法開始,到把餐廳做到盈虧平衡點以上,中間所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全都梳理出來,并給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算是一套形成邏輯閉環,自成一體的餐飲基礎方法論。

     

    然后我通過線下授課的方式,免費分享給身邊的餐飲同行,到現在已經進行了15期,學員超過420人,形成我們自己的餐飲小老板社群:豪俠匯。

     

    因為這套課件全是實操方法論,學員聽完后轉變很大,導致口碑很好,光是內部轉介紹,目前排隊聽課的已經超過20期,但以前受限于線下授課的方式和場地大小,每次只能接受30名學員,本以為讓更多人聽到會遙遙無期,結果直播興盛起來。


    所以,今年我的計劃可能有變動,有可能將小老板課程給在線化,以便于給更多餐飲同行輸出這套方法論,不帶任何私心,也不要任何好處,就是希望餐飲行業能在方法層,有更多規范化的東西。

     

    接下來就是工具層,2017年初我就意識到,離開工具,餐飲行業永遠脫離不了手工作坊的弊病,也永遠是依賴人的高危模式,于是花了整整一年,研究市面上各種餐飲系統和工具,遺憾的是結果很失望,大多數軟件的開發邏輯和餐飲行業的運轉邏輯幾乎脫節,為什么這樣?

     

    以前的餐飲本來就沒有形成行業的知識體系,也沒有行業的方法論,軟件開發團隊再能干,也只能是“將錯就錯”的基于“現實需求”開發,但餐飲的現實本身是落伍,餐飲行業要想進步和發展,需要的恰好是“改變現實”,而能改變現實的最好方式,就是借助工具的力量,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不在餐飲一線的技術團隊,要開發出適合餐飲的工具本來已很困難,要求他們前瞻性的基于行業未來去開發,這是強人所難,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可能,于是我很沮喪。

     

    尤其是去看過肯德基的后廚,朋友給我介紹了他們那套管理體系和工具后,我幾乎是絕望:別人幾十年前就有了整套餐飲管理工具,在工具的約束下,人只是工具指令的執行者,但我們國內餐飲呢?到現在對工具的理解都很粗淺,甚至還停留在僅僅是收銀軟件這個認知上。

     

    結果小老板課程第四期的一位學員,恰好是互聯網出身,在別人介紹下,來成都聽我的小老板課程,結果聽完后,他覺得我這套餐飲邏輯代表未來,未來的餐飲企業一定需要它,于是提出把它開發成工具,我雖然不懂技術,但心花怒放,覺得終于有人理解我,于是應承下來。

     

    結果就是2018~2019,我參與進科技團隊,扎扎實實的圍繞餐飲開發了這套餐飲全案的管理工具,目前已經完成80%,最開始我們就對行業其他人的工具思維不太抱希望,所以開發之初,就放棄了傳統的商用模式,而是打算拿來給我們自己用,或者給內部學員的品牌做工具賦能,比如我們圍繞這套工具,自創了海大蜀燒烤,去年測試下來,效果都超出意料之外。

     

    不僅如此,因為它是完全基于餐飲基礎邏輯和未來趨勢開發的,所以在口碑傳播下,主動來找我們的商家越來越多,已經有幾百個品牌,包括我們四川多個品類的頭部商家,去年已經完成前期單店測試,2020將全面更換成我們的系統,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所以在工具層問題上,我們利用兩年的時間,基本算是完成了幾乎大多數功能性的開發和模式驗證,剩下的就是技術團隊根據行業的實際需求,去不停的精進和完善即可,我在這方面的歷史使命也算告一段落。

     

    這件事已經耗費我們兩年時間,現在我們進入快速增長階段,而且口碑效應正在裂變中,現在讓我們頭疼的,反而是大量客戶主動找過來時,我們運維團隊人手吃緊,尤其是這次疫情,基于小程序的工具,突然變成學員們搭建私域流量的利器,所以每天都開會很晚。

    上述經歷可知,在認知層,方法層和工具層,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執行層我目前沒考慮,實際上也無法考慮,因為它屬于餐廳經營的具體行為,每個企業,每個門店都不一樣,只能交給一線餐飲人自己去解決,我把“執行層”理解為優勝劣汰:是騾子是馬,先拉出來溜溜,跑得快的就帶領別人做;跑不起來的就跟著別人做,未來市場本來就分引領者和跟隨者!

     

    這條路目前很孤獨,恰如當年別人不理解我一個做金融的,怎么跑去開餐廳一樣,現在很多也不理解,我一個餐飲人,怎么跑去搞小老板課程和開發互聯網工具,同路人就只有那些聽了小老板課程后認同的學員。

     

    在成都,很多餐飲同行,認為我不收加盟費是大尾巴狼,甚至等著看我笑話,因為他們錯以為我參與開發餐飲工具是拿來賣錢的,他們的觀點是:我放著最熟悉的餐飲輕松錢不賺,跑去做完全不懂的互聯網工具,是腦殼出問題。

     

    給大家說這么多,是想表明:我認為國內餐飲現狀,配不上這么大的餐飲市場,未來中國的餐飲必然是十萬億級別的超級大行業,我們拿什么去迎接這么大的市場機會?依靠一盤散沙的各自為政?還是碰運氣的撞門游戲?我覺得都不應該!

     

    應該要有一幫人,真正愿意為這個行業付出,這樣的付出不能是停留在嘴上,不能是為了面子,而是需要真正的扎下來,真正從行業的基礎,從大家看不到,甚至看不起地方,去做最基礎的建設,這才有可能改變餐飲,帶來中國餐飲的巨大變革,否則,大家只能當個補鞋匠:這里敲敲,那里補補!

     

    我不想當個餐飲行業的補鞋匠!我想讓它重來一遍!!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以及如何將四川鹵煮龍蝦推廣到全國各地。我已經連續記錄了七年,并且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0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4日 22:02
    下一篇 2020年3月5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