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關于網紅餐飲》

    《關于網紅餐飲》


    因為搬遷新倉庫,導致創業日志暫停了半個多月,很多朋友不知情的朋友還以為我不再更新了,嘿嘿,感謝朋友們的惦記哈,創業日志從2009年我寫開始,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作為“記錄給自己看”這個目的寫的,因此,我應該不會不寫,只是會因為一些原因而臨時暫停一段時間,比如這次搬遷新倉庫。

     

    OK,回到日志主題,為什么要寫網紅餐飲?最直接的原因是平時私信里來問我這個問題的朋友最多,一個一個的表達我的觀點太累了,索性一次性公開表達效果更好,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全國各地的網絡餐飲,在行業內起到的示范作用越來越糟糕,需要有人就此來做一個梳理。

     

    餐飲行業是最近這兩年最熱門的行業,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都云集于餐飲,因此顯得特別繁榮,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很多網紅也踏入了餐飲行業,并且取得的成績,不管從眼球效應和輿論熱點,還是從經濟回報,商業價值上,都遠遠超過其他行業人才在餐飲上的收貨,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里要給朋友們強調第一個問題:絕大多數餐飲網紅,都不是做餐飲后變成網紅,而是在做餐飲之前就已經是網紅,餐飲僅僅只是人家粉絲最佳的落地方式,只有明白了這個事實,才能解釋前面的疑問:網紅開餐廳比其他優秀人才開餐廳更容易獲得商業回報,是因為他們以前積累的粉絲,找到了最佳變現渠道而已。

     

    龍蝦這兩年有很多“網紅”來開餐廳的案例,比如卷福龍蝦,其創始人張嘉佳本來就是一個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作家,入過作假收入排行榜,在網上擁有一呼百應的能力,是非常典型的“網紅”;干將路左拐的創始人,在開龍蝦店之前,也同樣是具有粉絲影響力的網紅……,大家去分析那些突然爆紅的新餐廳,背后的老板基本不可能是默默無聞之輩。

     

    網紅餐飲的前提基本是你首先需要是個網紅,不管影響力大小,但需要首先具備粉絲影響力,否則想通過開餐廳本身和賣東西來積累,試圖通過把一個又一個消費者變成粉絲的方式變成餐飲網紅,還是趁早放棄吧,這條路可遇而不可求,但能做到的實在太少,而且窗口期已過,早兩年微博最迅猛時有可能,目前已經不具備這樣的窗口條件了。

     

    明白這個道理后,我們再回頭來看網紅餐飲,也就對人家所取得的成績不會覺得奇怪:有些網紅餐廳生意爆好,那是因為其IP影響力足夠大,愿意為他站臺的名人和媒體大有人在,愿意為其所吸引的粉絲數量足夠多,比如卷福龍蝦,去年僅僅做了幾個月的網絡銷售,今年就全國啟動了幾十個城市的眾籌餐廳。

     

    事實上,不僅龍蝦如此,整個餐飲行業莫不如此,拿雕爺牛腩來說,我其實非常不愿意拿它舉例,但它又恰好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所以也就順手了:雕爺在做餐廳之前,人家做的阿芙精油已經是淘寶同類產品的第一名,也已經是營銷包裝方面的超級網紅,依靠他強大的人脈關系和粉絲的跟風效應,愣是做出一個東西難吃,卻可以存活下來的高逼格餐廳。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網紅餐飲與傳統餐飲相比,本質上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無非是起步比一般的餐廳簡單容易多了,因為他們天生就自帶消費者,而且當一個IP力量強大到足夠牛逼時,甚至人家壓根都不在乎回頭客,全國慕名而去的粉絲朝個圣,吃一次,拍個照顯擺一下,就足夠人家賺十年,這個請參照南京的“孟非小面”。

     

    但是,我們今晚這篇日志的主題不是前面的內容,而是接下來的內容,也是大家來問我的原因:他們這么難吃的餐廳怎么能存活下來?這些網紅餐廳到底能存活多久?這類餐廳才是未來的趨勢么?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們這些普通人開餐廳的出路在哪里?老實說,這些問題帶有非常悲觀的情緒。


    為了更清晰的表達我的觀點,下面我分幾點說明我對網紅餐飲在可持續性上的看法和判斷,供朋友們參考,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紅餐廳僅僅表明網紅老板具備天生的影響力優勢,老板影響力與餐廳生命力不完全成正比,很多時候甚至是成反比,那么哪些情況是成正比?哪些情況又是成反比呢?

     

    第一,   看網紅老板是否尊重餐飲三要素。

     

    餐飲三要素是“菜品及味道”、“運營及管理”和“營銷及宣傳”,這三要素是餐飲可持續發展之核心,離開任何一個要素的餐廳都會出問題,因此,真正優秀的餐飲人,應該是平衡自身品牌在三要素上的力量,而不是無限拔高其中一個方面,忽略甚至否定其他一個,甚至兩個要素。

     

    很多身為網紅的老板,他們原本既不懂廚藝,也不懂餐飲的管理,他們最強大的力量在第三個要素,也就是營銷和宣傳上,影響力越是大的老板,其營銷宣傳上的優勢越明顯,而這方面的優勢,可以最直觀的體現在餐廳的營業成績和眼球效應上,因此網絡餐廳這兩年才如此惹人眼紅,勾人心動。

     

    但是,絕大多數網紅老板都會犯盲目自信的毛病,比如雕爺牛腩,他自己也知道很多人吐槽他們的味道不好吃,可是他牛逼哄哄的認為是消費者味蕾沒打開,他做的輕奢餐廳就不是做給這些吐槽的人吃的……,從他的言辭中,壓根就沒把自己味道無法符合大眾當回事,覺得依靠自己的吹牛皮,一波又一波無腦消費者還是會繼續蜂擁而至,結果呢?去各地看看他們餐廳的生意,都成啥樣了。

     

    因此,如果網紅老板能組建起合適的團隊,找到真正能干的人去各自負責一個方面,把餐飲三要素都做的很不錯,那網紅的影響力會把這些效果給倍增化,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和可持續性,最終甚至可能成就一個很牛逼的餐飲品牌;但是如果相反,老板盲目相信自己的影響力,覺得其他方面可有可無,其結果可能堪憂。

     

    第二,   看網紅老板的粉絲轉化周期

     

    有朋友就不解了,說那些不好吃的網紅餐廳,身邊去吃過的人都說不會吃第二次,味道從來不提升,管理幾乎為零,按照我第一條理論,應該是沒有生命力的,為什么有些餐廳(比如孟非小面)看不到衰敗的跡象呢?沒錯,這就是我們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也就是老板的粉絲轉化周期。

     

    孟非主業是主持人,他自身的粉絲影響力遠遠大于一家孟非小面的粉絲流失率,因此,你吃一碗面不再去吃,沒關系,全國有很多很多還沒有去吃過的粉絲,他們即便是知道不好吃,也還是照樣會去的,因為拍照才可能是他們去那兒的目的所在,因此,孟非只要主持人的身份不改變,其那方面的粉絲影響力,會源源不斷的轉嫁到餐廳上面來,周期會非常長。

     

    而其他那些全身心投入到餐飲里面來的網紅老板就沒這么幸運了,他們因為無法像孟非一樣有其他方面源源不斷的粉絲累積,一旦投身餐飲,就可能把曾經多年積累起來的影響力,一次性全部用到餐飲項目上來,如果影響力足夠大,哪怕是不遵循餐飲底層邏輯,味道難吃也能持續一段時間,萬一生意下滑呢?大不了再換一個產品接著搞。

     

    那么問題就來了,對于這些普通網紅身份的老板來說,他們的粉絲轉化周期就非常有意思:如果這個項目恰好是他剛剛將自己的粉絲轉化落地,那你看到的就是其最風光的時候,各種報道,各種吹捧,各種軟文層出不窮,到處請去講課傳授經驗,到處當老師講課,吹各種牛皮而不臉紅。

     

    如果這個項目進入其粉絲轉化的下滑階段,你看到的就是這些人的各種托辭和各種退路,比如黃太吉,他們雖然到處被人吹捧,但自己也知道煎餅沒什么前途,因此在黃太吉之外,又搞了什么小火鍋,冒菜等,試圖二次,三次的反復消費背后的消費者,但結果呢?有一個做出生命力了么?后來被逼得搞給別人做代工的中央廚房,還美其名曰是做大平臺:一個小產品你都做不好,有什么能力去做大平臺?

     

    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粉絲轉化周期斷崖式下跌之表現,很多味道不好的餐廳,確實能紅極一時,甚至會層出不窮這類餐廳,別太把它們當回事,凡是不遵守基本商業邏輯的網紅餐廳,都無法做成可持續的餐飲品牌,它們要么是影響力足夠大,粉絲轉化的規模遠遠小于其自身影響力規模;要么就是粉絲轉化的初期,還有很多人愿意為他們的吹牛皮而買單。


    第三、網紅餐廳的出路在“三要素均衡”

     

    單就我對餐飲的理解而言,我認為網紅餐飲其實可以做的非常牛逼,那些具有超強影響力的名人,他們如果愿意去尋找到真正懂技術和懂管理的伙伴,各自在餐飲的三個基本方面發力,可以輕松創建一個牛逼的餐飲品牌出來,而且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和可持續性,但我就是沒搞懂的是,為什么那些網紅卻總是在這上面犯錯誤。

     

    要知道,粉絲就算是再傻,他們也有基本的味蕾判斷,味道的東西不是你說好吃就好吃,也不是你說別人味蕾沒打開,就可以萬事大吉,味道本身就是一個變量,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大多數消費者都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符合大家基本標準的才是“好味道”,否則那種自信從何而來?僅因為自己會吹牛皮?

     

    因此,網紅餐廳并不是完全沒有生命力,很多人看衰網紅餐飲,完全是出于心里不平衡的嫉妒心,想得而不可得的心理失衡,或者是對老板的言辭,以及那些吹捧的軟文的感到厭惡,如果網紅餐飲背后的老板,能靜下來好好鉆研餐飲行業基本商業邏輯,做出品牌是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的結果。

     

    最后,我要說明的是,因為對網紅餐飲缺乏深度了解,現在很多人盲目跨入餐飲行業,就是受了網紅餐飲的影響,他們看不到那些老板在開餐廳之前就是網紅,就具有影響力,而片面的以為餐廳開業后與客人頻繁互動,給客人玩逗逼,逗客人開心就可以變身為餐飲網紅,于是義無反顧的沖進來,結果碰得鼻青臉腫都還不知道錯在什么地方。

     

    單就這個示范效果而言,我覺得一方面固然與那些盲目沖進來的老板自身有關,但同時與全國層出不窮的網紅老板也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這些老板花在吹牛逼上面的時間,遠遠多于花在菜品研究和店內經營管理層面,這直接導致了別人只能看到他們吹的那些閃閃發光的牛逼,而看不到背后餐飲研發與運營管理的艱難。

     

    我認為,這是有責任的!

    《四川鹵煮龍蝦》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85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13日 22:47
    下一篇 2016年6月14日 02: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