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新朋友嗎?記得先點筆記俠關注我哦~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內容來源2020年7月29日,Foodaily每日食品舉辦的FBIC2020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大會。

    分享嘉賓:白秀峰,美團外賣學院院長。

    :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布。


     責任編輯 | 君莫笑

    第 5098  篇深度好文:4579 字 | 10分鐘閱讀

    市場營銷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 互聯網下半場,餐飲企業的增長點在哪?

    • “三層兩面”方法論又是什么?


    疫情期間我梳理了去年一整年的思考,形成了6個小觀點,接下來我將一一闡述。


    一、上半場靠紅利,

    下半場靠能力


    第一個觀點:上半場靠紅利,下半場靠能力。

     

    如果我們把疫情作為節點,它是餐飲業上、下半場的“切割線”。在此之前,中國經濟已經經歷了4波紅利:

    第一波:加入WTO;

    第二波:房地產經濟;

    第三波:互聯網經濟;

    第四波:消費升級和內需擴大的服務業經濟。

    2012年之前屬于全民高消費期;此外,2016年之前中國餐飲業都獲得了因購物中心快速發展而帶來的紅利,典型的如:西貝、外婆家;


    第三波則是互聯網經濟帶來的紅利,但并非每個人都抓住了;


    當前,我們處在消費品供給過剩和消費升級的環境之中,在互聯網升級的層面上,我們需要利用新思維和方法論重新去做餐飲業。


     

    那么,下半場我們需要什么能力?

     

    我認為需要以下四個能力:

     

    第一,需求洞察能力。

     

    首先,對于90后、00后為主體的消費者,我們是否能夠深刻地洞察到他們的需求,如果做不到,可能未來十年都無法趕上這一波消費主流。

     

    此外,年輕人的整體需求也會發生變化,和我們70后、80后會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是伴隨著互聯網而出生和成長的,他們是天生的“互聯網原住民”,所以他們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習慣和70、80后都不一樣。    

    第二,供應鏈能力。

     

    不管做堂食還是外賣,核心都是我們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最近,我一直在思考,餐飲和食品有關聯的環節,最后都在做零售了——都是基于強大的后端供應鏈支撐,門店可能只是一個小的體驗點,中間的所有環節都被省略了。

       

    所以供應鏈是一個強支撐,是一個硬實力。

     

    第三,數字化的運營能力。

     

    當下,我們進入了數字化時代。所有數字化環節的應用效果最終體現在成本和利潤上面。

     

    之前,餐飲行業是粗放式發展,因為有紅利支撐,所以“跑得很快”,也不在乎3-5人的工人成本開支。但是,今后餐飲業要將一切成本控制到最低。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的觀點是,門店接下來要能夠控制成本,能2個人做的不要3個人。

        

    第四,組織發展能力。

     

    很多餐飲同行問我,要不要開分店,要不要做連鎖加盟?

     

    我說,不管開不開分店或連鎖加盟,核心在于組織能力是不是能夠溢出。如果組織沒有溢出能力,做加盟就是騙人。

     

    比如,美團。美團在我們內部看來有很多的業務可以做,但是,核心在于我們的是否具備了相應的組織能力。如果缺乏組織能力,一切都只能想,無法做。

    外界可能會發現美團經常有些業務做了一段時間就停了,后來又重啟。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組織能力欠缺,只能停,找到具備相應能力的人之后,業務又可以隨時重啟。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將來,組織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


    二、上半場靠產品,

    下半場靠體驗


    第二個小觀點:上半場靠產品,下半場靠體驗。

     

    我并非認為產品不重要,而是產品只是標配,更重要的是體驗。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我總結了一個方法論,叫“三層兩面”。所謂兩面就是“分內事和分外事”。

     

    很多企業都在研究用戶體驗,但是卻不清楚如何能提高用戶體驗度。特別是很多餐飲朋友說,我們一直都在從事餐飲和服務,我們對服務極其用心,我們做得很辛苦,卻得不到客人的認可。

     

    如果按照我的理論,我認為這些餐飲行業的朋友做得一切都是分內的事,比如,端盤倒水,擦做擺盤,這些對于用戶來說都是餐飲從業者的分內事,干得再好也不會收到更多的好評。


    但是,一旦做得不好肯定就會得到差評。而分外事只要稍稍做好,就會得到好評,因為這是在用戶預期之外的。


    比如,我們去“海底撈”吃火鍋,并沒有預期到還能享受美甲服務,還能點零食吃,離店還送半個西瓜,這些都屬于顧客預期之外的東西。


      

    核心在于我們能夠明確哪些是分內事,哪些是分外事?把分內事做足,把分外事做好。分內事做得再好、再足也只是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如果放在工業產品來看,也就是只做到了“能用層”。

     

    如,南孚電池做這么多年了,用戶都不會覺得它的體驗有多好;小米的彩虹電池一面市,用戶才發現原來一節電池還有這么大的提升空間。南孚電池的包裝永遠是一樣的,用戶不知道哪一節是用過的,哪一節沒有用過,每一次換電池的時候都需要一節節嘗試,包裝撕掉之后就再也無法重復利用。


    但是,小米就深刻地洞察到了用戶的痛點,不同的顏色用一個塑料盒包裝,可以循環利用,還可以隨身攜帶,最重要的是它更便宜。這就是從“能用層”上升到了“美觀易用層”,從用戶心理層面來講就是到了“愉悅層。


    最高層就是感動層,感動層屬于人性的頂層。


    所以,2012年海底撈在微博上就受到了熱議,消費者覺得逆天了,吃一頓火鍋就和談戀愛一樣,海底撈已經做到了人性層的最深刻的感動。


    包括海底撈提供“請勿打擾”的桌牌,這是對人性的思考非常深刻。


    之前,對于“極度熱情的服務”來說,服務員會覺得是我的本職工作,我(服務員)非常熱情,一看顧客的筷子停了,就問要不要服務,有什么需求。


    但是,一定會有顧客想要安安靜靜地吃頓飯或者聊天,可是又不好意思拒絕服務員的“熱情”,又不能和服務員直說不要過來,而放置“請勿打擾”的牌子則避免了雙方的尷尬。

      

     

    所以,不管是從事餐飲還是零售行業,對于體驗的理解和研究十分重要。

     

    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互聯網的消費方式,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線下實體店的消費,而到實體店的消費本質就是希望有更好的體驗。

     

    消費者對線上、線下的消費預期已經不僅是價格的分離了,消費者對于體驗的認知和需求越來越強烈,消費者去線下買東西出發點在于想要獲得更好的體驗。

     

    最近幾年,“峰終定律”又開始流行起來,宜家的整體消費體驗分成了很多觸點,星巴克的消費體驗也一樣。有些環節體驗很好,有些環節不好。

     

    比如,在星巴克需要排隊等咖啡這件事情,客戶體驗就不好,星巴克并不會讓顧客坐下來,然后讓服務員將咖啡端給顧客。


    在“標準的規范”里,服務員應該是微笑著把咖啡給到顧客,但是很多服務員小姑娘都不對顧客笑了。


    迪士尼也一樣,所以,最后一個環節一定要放煙花。


    因為逛迪士尼是很辛苦的事,為了讓顧客留下對迪士尼的美好印象,在顧客離園的時候放一個煙花,那一刻顧客就會覺得“值”了。


    再舉個例子,亞朵酒店。我對亞朵酒店的整個流程進行了研究,亞朵將整個消費流程分為12個觸點,從顧客第一次預定房間到第二次預定,整個流程是被“精細化切割”的。


    顧客一進酒店,服務員會給顧客倒一杯水,顧客離店時,服務員也會詢問顧客是否需要帶一杯水。


    高端的酒店,房間里面一定有兩瓶水,這是在我們預期之內的。如果沒有瓶裝水,我們就會投訴。但是,離店問你我們不要帶杯水,這是我們預期之外的。


    酒店可能想要顧客在去機場的路途種可以有水喝,雖然可能只是幾毛錢的成本,但是,就這一小點的“提醒”可能會讓顧客加深對酒店的好感。


    餐飲行業大概劃分了22個觸點。用戶在進店前的那一刻門店就和顧客發生連接了。比如,近些年“咨詢派”的員工開始宣導門店招牌的打造。


    再看海底撈,海底撈的所有外賣都會贈送漱口水,原來送口香糖,但現在已經很low了,因為很多火鍋店都在用。


     

    三、上半場靠流量,

    下半場靠留存

     

    第三個觀點:上半場靠流量,下半場靠留存。

     

    我們知道一個公式: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復購×客單價。    

    流量增長難度較大,疫情期間線上、線下流量都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轉化率取決于品牌的影響力;


    客單價基本無法改變;


    復購率方面,只要把各個要素組合好,就是我們講的留存率,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留存率。

     

    四、上半場靠快,

    下半場靠好

     

    第四個觀點:上半場靠快,下半場靠好。

     

    “快”和“好”屬于兩個不同的核心邏輯,過去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行業也一樣,誰快誰可能占領地盤了,今天光靠“快”已經不不行了。

     

    過去,互聯網行業是“野蠻人戰勝了文明人”,市場有窗口期就有機會。

    餐飲行業一定是“文明人戰勝野蠻人”,足夠文明活得更好、更久。

     

    那么,如何做得更好?

     

    我認為就是做好品牌。我們看中國餐飲行業,甚至時整個本地生活行業都缺少好品牌。

     

    海底撈市值如果換算成單店的營業額和利潤是很難算得出來的,海底撈的背后是什么?

     

    我認為是資本市場或者用戶對它品牌的高溢價。

     

    當下,出現了一個好品牌市場就會蜂擁而上,都會認為這個品牌很值錢,就算是奶茶也值2個億。

     

    2018年,投資部的同事問我:你覺得喜茶值多少錢?

     

    如果按照喜茶單店的營業額產出,它值不了那么多錢。但是,當時我們已經給喜茶投了4個億。

     

    那時,我明白如果把喜茶看成未來中國飲品行業的一個品牌的話,就可以拿它去和星巴克對標,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為中國市場缺少這樣的品牌。

       

    為什么這么多年沒有形成好的品牌?


    主要原因大家“求快,不求好”。

     

    現在,機會來了,組織能力,供應鏈能力,互聯網能力都可以幫助我們做一個好品牌。


    五、上半場基于數字化做營銷,

    下半場基于數字化控成本

      

    第五個觀點:上半場基于數字化做營銷,下半場基于數字化控成本。

     

    我認為營銷當然要做,但是,另外一個我們必須得認清現狀。

     

    餐飲業低毛利是常態。拋開疫情,很多人一直說餐飲業現在不好做,事實上是因為餐飲業以前生意太好做。

     

    其實,很少有一個行業從像餐飲有這么高的毛利,65%以下的毛利大家都覺得很低。

     

    但是,現在餐飲業的毛利突然掉到了60%以下了,甚至到55%的時候,大家覺得好像不賺錢了。

     

    但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50%的毛利率會成為常態,甚至可能還算偏高。相比日本等發達國家,凈利潤率可能會長期維持在5%左右,其實已經跑贏了很多其他的行業。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依靠成本控制——用高科技的手段來提高人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數據生產力”是控制成本的必須的路徑,我們只有把一切都“數據化”才能讓數據成為生產力。


    六、餐飲食品

       

    最后一個觀點:是疫情之后產生的一個特有現象——餐飲食品化。

     

    我們以前講“餐飲工業化”就是直接“賣給”超市,消費者到超市買。我們今天點餐就是解決溫飽問題,回家做飯這件事一定會越來越少的。

     

    社會化分工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每個人只做自己的事,一個社會發達的標志就是社會化分工足夠細。

     

    飲食這件事在將來一定會更加細化。

     

    通過外賣給餐桌加一道菜”就是一個場景,一個人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點一個便當就可以了。


    外賣量最大的地方是社區而不是寫字樓,主要是下班回家和宅在家里的人群。


    我個人看好“外婆家一只鴨子”,你點一只鴨子比你自己在家烹飪一家鴨子的成本更低,而且餐館的味道一定比自己做得好。


    因為餐館背后有豐富的供應鏈,比如,用的是農夫山泉,莫干山筍干,金華火腿加上處理鴨子和食材所耗費的時間,這樣算下來個人烹飪的時間成本比餐館要高。精細化分工越來越細的同時,時間成本也隨之增加。


    通過外賣,哪怕來朋友請客也沒有問題,我認為這是將來外賣會帶來的新變化。外賣不僅是解決溫飽問題,我們餐飲的供給端和需求端也要做品質升級。我認為這就是“餐飲食品化”。


    此外,外賣解決了回家做飯和時間成本的矛盾。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在家做飯,我們習慣或享受在家吃飯的“家庭滿足感”。但是,可能又存在自己不愿意做的情況。


    比如,下班之前,我們點好一份外賣,外賣小哥送到家的時候飯也煮好了,我們自己在家再弄兩個涼菜,第二天打包帶到公司。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方式。

     

    我的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主辦方簡介——


    Foodaily每日食品創立于2009年,是垂直于食品飲料領域的領導型新商業媒體之一,致力于透過產品創新觀察食品產業鏈及其新商業價值。放眼全球,立足本土,推動中國食品行業的創新,致力于讓食品創新觸手可及。


    筆記俠文推薦:

    2020,為什么我們這么痛苦 | 梁寧最新演講
    什么樣的人,會越來越優秀?
    選對人,只須做好3件事


    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未來餐飲業的6個趨勢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老板,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03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8日 21:51
    下一篇 2020年8月28日 23: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