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毛利僅7%,靠會員費年凈賺221億,顧客從凌晨開始排隊!

    文丨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

    8月27日,上海開了一家超市,人氣爆棚!

    顧客買東西全靠“搶”,停車要3個小時,連結賬都要排隊2小時以上,場面堪比春運!

    這家超市就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中文名開市客),在全球已經開店超過700家,此次上海開業的是大陸首家!

    不僅門店開遍全球,Costco光是靠會員模式一年就可以凈賺221億,成為盒馬、小米等知名企業競相學習的楷模!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的您沒看錯,這樣的人流只是九牛一毛!)

    (結賬處排起“長龍”,至少排隊兩小時)

    學麥德龍做B端生意,差點死掉!

    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超市,90%以上的美國家庭都是他們的會員,會員量超9600萬。

    這些成績雖然“吊打”很多的大型連鎖超市,但是誰能想到,Costco最初也是經歷了“死里逃生”的!

    1976年Costco剛開業的時候,其實是模仿麥德龍的模式,打算做中小企業的生意。

    沒有任何的改變和創新,一味就是學習麥德龍的方法和套路,注定是走不遠的。

    果然,由于B端的生意本就有限,麥德龍又占了先機,所以Costco的覆蓋面就變得很窄小,差點死掉。

    之后Costco才轉型,決定面向個人消費者。

    “逼”出來的會員制,一年凈賺221億

    策略上的失敗,導致Costco一直沒什么生意,在死亡邊緣徘徊。迫于形勢,Costco被逼無奈,“逼”出了一套會員制的商業模式,開創了以后的翻紅之路。

    1、會員費不能當錢花,一開始不被接受

    Costco最早開始推行會員制的時候,其實遭遇了巨大的失敗。

    因為Costco的會員卡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但是卻不能當錢花,這讓很多的消費者不買賬。

    當然大家也沒深刻理解這個會員是什么意思,所以沒有多少人來辦會員,Costco再一次面臨生存危機!

    2、一年給顧客最高500美元的返點,起死回生

    再一次面臨生存危機的Costco無奈之下繼續摸索會員制的商業模式,開始把會員卡劃分為普通會員和高級會員,普通會員60美元,高級會員120美元。

    雖然高級會員貴了一倍,但是相比普通會員卻有返點2%的福利!也就是說,一個家庭每個月只要在Costco消費500美元,一年下來,這120美元的會員費就可以返回顧客的口袋。

    不僅如此,如果每個月的消費在500美元以上,顧客甚至還可以賺到額外的錢!

    這對于一個中產大家庭來說,平時需要購買食品、日用品、衣服等生活用品,偶爾還需要購買電子產品或者其它大件,每個月500美元的消費也不算太高。

    加上Costco的商品物美價廉,只要每個月消費500美元以上,省了會員費不說,還可以獲得額外的返點,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Costco迅速獲得了一批又一批的會員,憑借著好的服務和產品,會員的續費率高達96%,Costco也越做越成功!

    目前,剛開業的上海Costco閔行店會員卡的年費是299元/年。

    現如今,這筆會員的錢幾乎成為了Costco的全部利潤來源:Costco 2018財年銷售額為1384.34億美元,會費31.42億美元,總收入1415.76億美元,凈利潤31.34億美元。付費會員數為5160萬,總持卡人數達到9430萬。也就是說,主要利潤來源都是會員年費!

    性價比只是結果,“爆品邏輯”才是原因

    很多人分析,Costco異常火爆的原因是因為物美價廉,極致性價比,但是其實這只是它呈現出來的結果,原因其實是爆品邏輯!

    1、sku比沃爾瑪少32倍

    相比以往超市的“大而全”路線,Costco決定“反其道而行之”,走“精而少”路線。

    用一個數據就可以看出對比:沃爾瑪超市sku130000種,Costco只有4000種。

    它其實就相當于顧客的買手,把消費者需要考慮的價格、材質等問題全都考慮進去,只精選2-3款爆品,大大壓縮產品的sku。

    就比如,沃爾瑪銷售筷子的場景是這樣的: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而Costco卻只提供2~3個爆款,讓顧客拿了就走,專門針對選擇恐懼癥,節省消費者選擇時間,也節省采購和管理成本。

    正是這種“短缺經濟”才是Costco賣出低價的原因:沃爾瑪同時向這么多品牌的筷子供應商進貨,每家的訂單量必然偏小,議價能力就要降低。

    而且僅筷子品類就有如此多的SKU,單位商品的物流、庫存、銷售、陳列、價格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就要急劇上升。

    而Costco僅提供約區區4千個活躍SKU,其中包括約3千個生活必需品和約1千個沖動型消費品。

    超低SKU策略妙在既可以增加消費者剩余,又可以減少交易成本,精挑細選,只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兩三種“爆款”。

    既然sku少,就保證了周轉率!

    Costco的周轉率是11.8,接近12!

    什么意思呢?

    Costco用一筆錢進貨之后,一個月之內就能把貨物賣出去!

    假如一個貨物進價1塊,利潤是10%,放在一個普通超市,三個月才賣出去,一年周轉4次,就只能賺4毛錢,而Costco一年周轉12次,就能賺1塊2!

    所以,周轉速度越快,企業的利潤就越大。

    2、毛利率不允許超過14%,“以賺錢為恥”

    一般超市為了賺錢,都在追求高毛利,平均數據在15%-25%。

    而Costco卻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毛利率,要求不得超過14%,一旦超過必須向董事會打報告。

    數據顯示,Costco的平均毛利率僅為7%,除去費用、交稅就基本等于0利潤,可以說整個集團都是“以賺錢為恥”為原則。

    正是因為這樣的物美價廉,才使得Costco銷售額增長率高達9.1%,要知道,沃爾瑪只有5.9%!

    3、所有產品都按“plus”版賣,買一次夠一年

    所有在Costco售賣的產品一律都是XXXXXXL號!

    (巨型牛肉食品)

    (巨型巧克力)

    可以說給顧客達到的目的是:一年買一次,一次夠一年!

    而其背后的商業邏輯也是很考究的:比如說1袋零食小包裝賺1塊錢,10包都放在一起,那么一次就賺10快錢,交易1次就能獲得10倍的利潤!

    也就是說包裝一定要夠大,自己的利潤才能夠大,也才能讓顧客感覺到實惠,實現雙贏。

    4、自建養殖場,售價可控制

    在美國Costco,一只烤雞只賣4.9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5元),這在本地是極其便宜的。

    為什么可以賣到這么便宜呢?

    主要原因是Costco觀察到美國人喜歡吃雞肉,而這樣大的剛需要怎么才能把售價壓下來呢?

    Costco選擇建立了自己的養雞場,沒有任何“中間商”賺差價,就可以自己控制售價,盡量讓顧客感覺到實惠。

    (近期豬肉漲價,大媽像打架一樣,瘋搶豬肉)

    產品3個月內隨便退換,服務好過海底撈!

    除了性價比,Costco的服務也做到了一定境界!是一大“吸粉利器”!

    1、90天內無理由退換

    爛了的香蕉,吃了一半的餅干,用過的電器……只要是顧客拿來了,Costco不需要購物單,發票等等收據,直接就是退貨!甚至有些“無理取鬧”的顧客來退換穿過的內褲,都成功了!

    不問原因,只要在90天以內顧客不滿意,隨時退換商品!

    這樣的無條件極致退換服務,相比于常見的7天之內退貨、出示發票等要求,讓顧客舒服太多了。

    2、賣貨提供增值服務

    在Costco,還提供一系列生活服務:汽車加油、餐飲、換輪胎……尤其是輪胎,還送6項增值服務!

    安裝與平衡、免費補胎等等都是免費業務范圍之內!

    (安輪胎還享受6項增值服務)

    職業餐飲網小結:

    回顧Costco成功的歷程,其實也很簡單:死磕自己,為顧客謀利。

    因為它并不把顧客放在對立面去銷售產品,而是和顧客站在一邊,和全世界供應商砍價!這其實也是現在很多的餐飲、零售品牌都很欠缺的東西。

    讓顧客有深深的認同感,仿佛是知心朋友一樣為自己挑好用實惠的產品,這樣的企業注定不會平庸!

    商業不僅僅是簡單的交易,現在經營的是產品,未來就是要經營人心。

    (本文作者孫佳瑤,微信號18310942518,如有對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馬聰

    推薦閱讀

    太二酸菜魚6個月賣了5.38億,其母公司今天申請港股上市!

    美團每天“賺”餐飲人1.4億元,外賣市場增長35%!

    又一知名中餐連鎖“賣身”百勝中國,“賣身”將是未來餐企新出路?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76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29日 21:20
    下一篇 2019年8月29日 21: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