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北京國貿大酒店
餐飲行業正在變成一個吸睛、吸金、吸星的行業,一個具有高成長空間的行業,一個正在受到大量商業關注的行業。特別是當下的餐飲業,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各種跨界因素疾風驟雨地沖擊和改造下,正在上演過去20年都不曾經歷的速度與激情。
餐飲的經營內容從做菜升級到做店,從耕耘品類進化到樹立品牌。
餐飲的經營半徑從線下堂食擴展到線上外賣、電商零售。
餐飲的競爭打法告別單點爆破,迎來系統制勝,品牌、團隊、技術、供應鏈、資本一個都不能少。
餐飲的賽道涌入了互聯網、零售、制造、通訊等跨界高知,人才結構發生基因式突變……
餐飲的整個系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維度,孕育了越來越難以捉摸的新變量。越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叢生的時代,就越是一個需要精準數據來鎖定確定性的時代。
2017年11月,美團點評聯手餐飲老板內參開始籌劃《中國餐飲報告2018》。用交易大數據和經營小數據做羅盤,一邊經營現在的生意,一邊籌劃未來的生意,成為餐飲生存、進化的必經之路。
而數據之所以具有指導性,重在梳理與解讀。這份《中國餐飲報告2018》用了這樣的方法,來呈現數據:
1. 海量消費分析:我們對美團點評平臺上包括外賣、團購、預定、點評等領域數億次的消費行為進行跟蹤、匯總、梳理、研判,進而提煉與呈現。
2. 立體維度掃描:我們從城市、商圈、店鋪、品類、品牌、消費時段、消費頻次、客單區間、支付方式、消費者口碑、資本路徑、供應鏈條等數十個維度,進行了撒網式掃描。
3. 案例調研探訪:我們采訪、收錄了100多位餐飲老板、美食評論家、消費意見領袖的經營感受、消費體驗,盤點梳理了行業協會、數據機構以及多位專家學者的解碼剖析、行業洞見。
4. 專業趨勢研究:我們對經濟環境、行業政策、消費升級、品類輪動、品牌熱力、產品升級、場景革命、用戶畫像、外賣機會、技術推力等做了趨勢性總結。
5. 企業策略建議:餐飲下半場,傳統餐企如何重塑競爭力?新銳餐企如何步入快車道?新入行者如何踩準節奏點?投資人如何找對賽道挑對選手?
6. 立體視覺表達:我們對數據進行分析清洗,對觀點進行提取、凝練,最終用300多張據圖表、榜單全景生態圖做可視化立體呈現,帶你清晰俯瞰餐飲行業圖景。
除了以上專業研究,報告還將美團點評海量的交易數據與餐飲老板內參創立5年來所積累的行業洞察相互映照,以期更清晰、更層次分明地看到行業的基本面。
在《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你將看到:
①當你每天忙于具體事務時,14萬億的餐飲市場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②在餐飲業每年70%的洗牌比例中,你的企業可能處在什么樣的點位上?
③哪些品類在崛起,哪些品類在凋敝?你走在什么樣的賽道上?
④哪些品牌正攻城略地,哪些品牌在黯然退場?
⑤消費群體發生了怎樣的遷移?你有沒有踩準消費升級的脈搏?
⑥餐飲人才基因突變,有多少同行、有什么樣的同行在和你賽跑?
⑦餐飲迎來全零售時代,外賣做到什么程度才攀上及格線?
⑧資本正在哪個領域“掐尖”,你有沒有摘金機會?
⑨技術是效率之源,效率是企業之本,有哪些技術可以幫你省時增效?
⑩組織力決定戰斗力,你的作戰系統有多大排量?
?供應鏈成底層競爭力,你將筑起多高的護城河?
?你所在城市的商業風水怎樣?什么樣的生態更能滋養你?
《中國餐飲報告2018》目錄
序1 張川:從餐飲大數據看未來大趨勢
序2 秦朝:當餐飲系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維度
一、行業脈絡
?2017年餐飲營收3.9萬億,在線餐廳880萬家
P社會主要矛盾推動餐飲消費升級
E消費連續3年成為拉升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
S小康PLUS催生生活方式餐廳
T移動互聯網技術擴容消費規模
?2017年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
?餐飲從業者一年增加700萬人
跨界高知促進行業人才基因突變
傳統餐飲人行業積累優勢顯現
?中餐出海新浪潮
海外中餐廳約50萬家
超過1/3美國人每月至少吃一次中餐
?外賣成餐飲通用能力模塊
2017線上外賣2046億
外賣消費頻次3年翻了3番
2018年平均滲透率13%是及格線
?單品餐飲爆發式增長,一道菜開火一家餐廳
?二三四線城市成餐飲增長潛力點
?投融資:60多家投資機構頻繁“掐尖”,投資100多個餐飲項目
?餐飲混次變化:認知有瓶頸,商業無邊界
新物種:餐飲+零售+休閑+娛樂+N
新模式:“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多核驅動
新時速:從5年一個周期到3年一個周期
二、 品類報告
●全品類概況
1.店鋪數變化:小吃快餐一年增加61萬家,面包甜點一年減少10萬家
2.訂單量波動:輕餐品類單均價走高,正餐、西餐、自助餐單均價下行
3.價格帶分析:170萬家!小吃快餐客單價15~25元的店鋪數最多
4.搜索量排名:飲品熱度大漲,“餐”和“飲”平分秋色
●重點品類分析
1.小吃簡快餐:5個城市小吃簡快餐店鋪年增量超過5000家
> 小吃簡快餐快速發展的原因
>品類品牌化成小吃簡快餐最大機會
>小吃是食品化、零售化的最大孵化器
2.飲品新勢力:飲品店數量超越火鍋成第三大賽道
>飲品市場基本面:迎來史上“三高”
>現制飲品行業規模超過千億
>二線城市的飲品消費潛力遠超一線
>用戶人群:平均年齡25.5歲,七成為女性
>用戶口味偏好:北方更愛奶味,南方更愛茶味
>飲品投資熱力圖
3.火鍋細分圖:細分趨勢明顯,串串香、魚火鍋表現搶眼
>店鋪變化:北京火鍋數量超過重慶,各地火鍋店都在減少
>細分品類:串串香成火鍋第一大細分品類
>零售新物種:方便小火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00億
>排隊指數:清湯涮追趕川渝辣
>客單價分布:50~80元是競爭最密集價格帶
4.燒烤新熱力:北京燒烤店鋪最多,哈爾濱燒烤一年倒閉2000多家
>三把火烘熱燒烤:生產標準化、消費場景化、客群年輕化
>三大因素導致燒烤高倒閉率
>新定位、新模式給燒烤帶來新動力
5.川菜熱辣值:全國川菜店一年減少4萬家,13個城市川菜門店倒閉率超過10%
6.日韓料理競爭加劇,上海日料、韓料店1年減少4700家
●品牌熱力
1.訂單量排名:前5名全是做“雞”的
2.品牌在線門店數排名,正新雞排奪冠
3.全國口味、環境、服務排名:海底撈均名列前五
三、外賣報告
●外賣十年,人間巨變
1.從2011到2017,外賣行業增長8.4倍
2.外賣用戶超3億,將與淘寶用戶相當
3.日訂單量近3000萬,每天至少有1成用戶點外賣
4.消費頻次3年翻3倍,客單價3年漲10元
5.20~30歲的人群貢獻了65%的訂單量,35~45歲人群客單價最高
6.從送餐到送一切,非餐飲類外賣占據7.4%
7.非正餐時段增長迅速,早餐、夜宵空間巨大
8.用餐場景更加豐富,酒店成為新增長點
●中國外賣發展的四大有利因素
1.中國人飲食的獨特性、豐富度
2.中國的人口紅利:人口多,且密集
3.平臺、互聯網公司的推動
4.行業傳統勢力相對薄弱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超過三成商戶接入外賣,覆蓋1600個城市
2.三四線城市外賣市場廣闊,一二線城市仍有空間
3.馬太效應明顯,1/4訂單來自知名品牌商家
4.外賣交易額前20的品牌占據了整體12.6%的份額
●水深浪大、催動進化
1.政策嚴格規范
2.資本投向中上游
3.智能系統不斷進步
4.商家自我革命
> 金百萬的效率革命
>海底撈堅持高端市場
>小縣城里的“玉子屋”
5.新零售呼嘯而起
>零售類品牌保持超高速增長
>眉州東坡一年增收3個億
>周黑鴨外賣收入2.84億,電商收入3.44億
>伏牛堂:新餐飲的“破除邊界”
●品類戰爭
1.快餐小吃比重略降
2.地方菜快速崛起
3.日韓料理全線冷遇
4.海鮮/燒烤漲勢最猛
5.廣東人更愛吃西餐
6.甜點飲品成潛力賽道
四、消費者報告
1.90后消費崛起:90后餐飲消費是80后的近兩倍
2.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3.年輕人在餐飲消費中關注的元素
> 產品方面非常關注口味
>格調方面非常關注顏值
>服務方面喜歡恰到好處
>價格方面看的是性價比
4.甜鮮味餐廳比麻辣味餐廳多了94萬家
五、城市報告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
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西安|沈陽
鄭州|東莞|寧波|長沙|哈爾濱|昆明
報告適宜人群
1、餐飲從業者:餐飲老板/餐飲職業經理人/餐飲準創業者
2、投融資機構:餐飲項目投融資機構/餐飲產業投融資機構
3、商業地產:商業體招商經理/商業地產開發者
4、餐飲產業服務商:餐飲軟件經營者/餐飲運營系統開發者/餐飲原材料供應商/餐飲應用類服務商
5、教育咨詢從業者:餐飲教育培訓從業者、餐飲類咨詢從業者、餐飲行業研究者
《中國餐飲報告2018》
即日起到5月30日預售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訂閱方式3: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更多餐飲新趨勢
請鎖定美團點評
餐飲新·勢·能
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
5月22日
北京國貿大酒店
與您不見不散!
END
— 往期內容 —
5月22日,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等你來!
大會議程|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
大會亮點|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
參與報名|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
熱力關鍵詞|2018中國餐飲產業創新峰會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