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在高端餐飲受挫兩年后,大眾餐飲的生意似乎也不好做了。于是,悲觀的論調慢慢彌漫,什么“餐企寒潮來襲”、“餐飲門店迎來倒閉潮”、“傳統餐飲已死,緩期五年執行”……
餐飲真的陷入危機了嗎?不盡然。首先,有數據可以證明,餐飲市場規模是在擴大的;其次,懸崖百丈冰,也有花枝俏,記者走訪了一些餐廳,有的經營了十幾年,也有的是在近兩年開業,無一例外的是,都保持了很好的發展速度。
這些餐廳或從產品發力,或在服務細節用心,或在體驗上獨樹一幟。對照一下,你就會發現,生意沒做好,主要是人的原因!
生意不好做,還是你沒做好?
關于餐飲行業進入寒冬的論調,從2012年國八條之后就開始了。最先開始的是高端餐飲遇冷,去年中端餐飲又迎來混戰,今年餐飲業的競爭繼續下探,大眾餐飲也出現了不同規模的轉讓、倒閉。
似乎都在說明餐飲業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但一組數據卻告訴我們,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老板。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餐飲行業的高速增長仍在繼續,2015年1-7月,全國餐飲收入為17597億元,同比增長了11.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
生意為什么不好做了?在探訪中,一位餐飲人的說法或許可以解釋這樣的現實。“以前供不應求時,誰的生意都好,餐飲人忽略了在產品、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提升。現在形勢發生變化,餐飲結構性過剩,餐飲人還在用老思路經營,生意自然不好做。”
“不是市場不好,而是我們做得太差”,面對記者,一些餐飲人如此感嘆。當很多人都在說傳統餐飲即將不行的時候,也有另外一些餐廳,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路。如果市場是一次考試,他們從服務細節、菜品、體驗等方面,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但都得了高分。
融合打天下
錘子火吧,經營8個月
這是一家很難定義的餐廳。火鍋,烤串兒,鮮魚,在錘子火吧,或許你認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去年下半年,鄭州的火鍋當紅,“錘子”火鍋店傍著一個社區就開業了。然而,在接下來的五個月里,錘子火鍋卻以每月近10萬元的虧損,打擊著店家的信心,600平方米的店,日營業額最低只有兩千元。
門口道路大修,火鍋生意集體低迷,左右百米內數十家餐飲店競爭……這些,都被這家重金屬風格的店趕上了。改變是從今年春天開始的,錘子火鍋店里“畫了三個圈兒”,搖身一變成了錘子火吧。
中午,一公里圈。中午顧客時間不太寬裕,上快食的烤魚。鮮魚宰殺后先過油封住肉汁,再上爐燒烤,最后放入敞口盤中,加大量輔料煨燉入味,麻辣鮮香。
晚上10點前,兩公里圈。保留火鍋的精華,打親友歡聚牌,經過前期打造,優勢已十分明顯,重在擴大顧客范圍,從原來的覆蓋旁邊小區延至兩公里以內的小區。
10點后,三公里圈。上文已經提到,錘子的裝修風格是重金屬的,可以滿足人們對于酒吧的幻想。啤酒、烤串以及動感的夜場表演,讓錘子成為附近三公里內最個性的夜貓子聚集地。
原本2000多元的日營業額,慢慢提升到了2萬元,當周遭的火鍋店熬不住越來越少的時候,更換了名字的錘子門前,停的車越來越多。究其原因,緊抓消費群體,小而精、品類全、重創新,非常重要。
匠心做好菜
紫蘇餐廳,經營10個月
這是鄭州一家不臨街、不靠路的餐廳,唯一可以依仗的五棟寫字樓,現在的入住率也不足20%。開業十個月后,這家店的單日營業額從4000元做到最高40000多元,十倍之巨。
紫蘇的門頭并不顯眼,底下的一行字倒是很引人注意:用匠心才會做出好菜。
匠心首先從菜單開始。開店十個月,紫蘇的餐桌上已經出現過十版菜單,每版菜單5000份,用完就換不同的一版,每次菜單更換,上一版中排名后五的都要淘汰掉。
別人都在往互聯網上靠,紫蘇的老板張翀說,“我們應該是一家積極利用互聯網工具的傳統企業,而不是一家互聯網企業,我們最大的優勢是菜品。”
在紫蘇,顧客可以用手機預訂座位,也可以掃描二維碼買單,但僅此而已,在張翀對產品的高標準要求之下,這些手段只是錦上添了花。
開業之前,張翀就全國各地尋找最好、最新鮮的食材,比如每個月賣掉一噸的大米,最早使用的是泰國香米,但發現了延邊更好的大米后,張翀毫不猶豫拿新米做了替換;店里不允許使用雞精、味精,調料必須是李錦記的級別;菜品上做之前,有人負責抽檢,味道不達標倒掉重做。
張翀都要求員工不能有任何閃失,他也把“匠心”二字看得尤其重。張翀都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把這兩個字打在門頭上,我們就斷了自己的后路,就不允許任何環節出錯。
2012年5月,北京宴開業,經營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7個月后,“八項規定”出臺。這家主打高端的餐廳,用“生不逢時”幾個字來形容最合適不過。
但三年多過去了,北京宴不僅沒有像很多高端餐飲一樣垮掉,反而在北京開了分店,其獨具的“家和文化”,已經成為諸多餐飲人進京學習的榜樣。
如果親自去北京宴吃一頓,你應該很快能找到答案:無微不至的服務背后,是北京宴員工的高昂士氣和飽滿激情,他們對自己和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員工群策群力的創新點子層出不窮。
家和文化,要求北京宴視員工為家人,把客人當親人,視社會為恩人,把供應商當朋友,視股東為兄弟。“只有通過自驅而不是他驅,才能讓員工成為發動機,而不是齒輪。這樣,員工才能把喜愛之情傳播給顧客和同事。因此,北京宴在招聘員工時不只看學歷和經驗,而是重在理念相合。”
當看到客人咳嗽時,就會給客人悄悄的上一杯銀耳雪梨湯;看到客人胃不好,吃得不多時,就會給客人端上一碗熱騰騰的小米粥;當看到客人喝酒過多時,又會及時送上一杯蜂蜜水……在北京宴,服務不只是90度的鞠躬,和露六顆牙齒的微笑。
在北京宴,服務員的指揮權是最大的,即“倒金字塔模式”,上道工序不對下道工序說不,二線部門不對一線部門說不,上級不對員工提出的困難說不,下級不對上級的命令說不,被檢查者不對檢查者提出的問題說不,全員不對客人說不。
北京宴的服務理念是顧客的需求永遠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服務上誰越靠近顧客,誰的指揮權就越大,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去指揮戰斗。
細節定成敗
曼玉餐廳,經營4年
在林紅濤的辦公室,他拿出手機,讓記者看了一部視頻。沒有大腕兒出演,畫面都是極普通的鏡頭,對白由林紅濤自己來寫,配音也由他自己完成。
林紅濤是曼玉融合餐廳的創始人,在鄭州有三家店,分布在最繁華的商圈里,每天每家店的門前,都會有客人排隊。他對餐廳的理解,就是解決顧客的需求,解決掉的越多,競爭力就越強。“但顧客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你必須不斷了解這些需求,并用一個個的細節去解決。”
曼玉一步步這樣走下來,生意也就越來越好,其中一家店,是所在商場里生意最好的餐廳。
林紅濤最早在洛陽,做西餐、韓式燒烤,所以在曼玉餐廳里,可以吃到牛排,也能吃到韓國冷面。“比如鐵板牛排,很多餐飲店鐵板下面用的都是木托,時間長了很油膩,幾乎所有餐廳都這樣,顧客也感覺正常。我們怎么做?我和廚師拿出了改良方案,曼玉的牛排端上來就很干凈。”
面對記者,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述曼玉做的各種細節。比如“新鮮”,曼玉的新鮮是分開的,鮮是產品的命根,新是鮮的前提,“曼玉的每個菜品都有一個保鮮時間標準,過了這個保鮮時間,必須倒掉”。
比如餐具的設計,你可能感覺那只是碗和盤子,用怎樣的都一樣,但林紅濤考慮到重量、保溫、易碎、是否適合洗碗機等十幾個要素,要求必須定制。“曼玉在做萬象城店時,花了四個月時間設計適合的餐具。所以來曼玉吃飯,不僅單個一個菜品裝盤好看,一桌子菜放上來,也很美觀。”
創新驅動力
望湘園,經營13年
2002年6月,望湘園品牌成立,主打中端精品湘菜。
過去的兩年里,湘鄂情、俏江南遭遇滑鐵盧,望湘園卻要沖進資本市場。上月底,望湘園(上海)餐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公開轉讓說明書》,意味著登陸新三板進入倒計時。
隨著經濟的變遷與發展、人們的融合與遷徙,加上優秀企業的推動與消費者口味的需求,各大菜系在不斷演變和融合。望湘園圍繞“菜”,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首先,望湘園菜品口味除保留湘菜基本元素外,還有一些演化及創新。其菜品研發團隊中除了湘菜師傅,還有粵菜、淮揚菜、川菜、魯菜等菜系師傅。在市場考察及產品研發過程當中,會將其他好的元素與養料吸收并運用、融合起來,從而形成自己最大的特色。
望湘園的定位人群主要為一線城市年齡在25-35之間的消費者,具備購買力,喜歡追求時尚、尋求生活的刺激,不拘泥于傳統,喜歡變革,尋求創新。基于此,望湘園的產品一直在根據客戶口味而調整。
比如烹飪方法、醬汁醬料研制、原材料成型加工等方面,望湘園都不斷追求創新。望湘園現在基本上是全電設備,要保證菜品的口味,在烹飪手法上在不斷改變。為了保證味形統一,望湘園導入一系列計量工具,這也是其標準化的一種創新。醬汁醬料則是在中央廚房調配好,然后集中配送。在原料成型加工方面,要求做到統一和簡化,比如對姜片尺寸的大小,都做了嚴格規定。
望湘園的創新,并不是某個大廚研發出某個意境菜這樣的做法,一直不變的原則是價格實惠、食材放心安全、口味統一。
體驗、菜品兩手抓
風波莊,經營15年
每一個城市,總會有大大小小的主題餐廳,但似有來匆匆去匆匆的感覺。比如曾經有人推出以廁所為主題的餐廳,很快就沒了消息。
一些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主題餐廳是1994年在美國的蘇明達洲開設的“熱帶雨林”餐廳,2000年11月還來到了上海,但兩年后就關了門。也是在2000年,一家以武俠為主題的餐廳在合肥亮相,這就是風波莊。
金庸為成年人寫了很多童話,風波莊又將這樣的童話變為了現實的存在。一進門,小二先倒碗功夫茶打通經脈。然后,進包間,丐幫、華山派、武當派,木頭桌子上喝酒喝水都是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風波莊講的就是這種豪邁。
牙簽是“飛鏢”,紙巾是“無字天書”,小勺則為“小李飛刀”。擺好“武器”后,開始“切磋武藝”點菜,每一道菜都與武功有關。
之所以很多主題餐廳曇花一現,業內人認為,是因為主題餐廳多數空有外表,沒有內容。“奇怪的主題能在短時間內讓人有新奇感,如果沒有菜品做支持,去一次也就算了,長久生存是個問題。”
風波莊的菜品,除了名字吸引人,味道也是法寶之一。最受好評的菜,包括大力丸、叫花雞、口水魚、化骨綿掌等,在大眾點評網上,很多網友都給了好評。
主題餐廳里,時尚一波接著一波,后浪很快就把前浪拍在了沙灘上。風波莊經營了15年,全國有了數百家店,其中的江湖故事卻一直上演。
結 語
以上所選的案例,只是餐飲行業中的滄海一粟。但我們能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用心經營,隨著市場變化做出改變,可能一陣子不好過,但不會一輩子都艱難。
不管到什么時候,餐飲業不會消失。一個共識是,現在80、90后在外就餐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意味著餐廳的客戶群體是沒有萎縮的。
河南餐飲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海林曾對此評論道,2000年的時候河南餐飲總產值198個億,現在差不多1900多個億,十多年里增長了近10倍,你能說傳統餐飲不中了?“我們要看到,支撐整個餐飲市場的是數以萬計的艱苦勞作的餐飲人,正是這些人的推動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成績。”
為什么還有人喊著生意不好做?不少餐飲人持這樣的觀點,是因為在餐飲業,不懂餐飲、不愛餐飲的人越來越多。“揮舞著鈔票就進入餐飲業,花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來開店,都想來賺一把快錢,對于餐飲經營一知半解。這些店,如果賺錢就一夜之間開幾十家分店,不賺錢就馬上關門,根本不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
不管是從數據,還是從餐飲從業者的感受,中國餐飲是在暖春當中的,這些所謂的餐飲寒冬,是一種正常的淘汰,迂腐的、投機的、概念取巧的經營者退出市場,于餐飲業、于消費者,都不是壞事兒,一部分店的寒冬,是為了帶來整個行業的春天。
不愛餐飲、不懂餐飲的,請退出吧,別再總是扮演“攪局者”在亂鼓吹。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餐飲360診斷策劃,編輯/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