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餐飲小商家,該如何做出“差異化”?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訂 閱

    第 1472 期

    都說要找差異化,可現實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差異化產品?對于絕大多數餐飲小商家而言,既沒有海底撈的服務,也沒有麥當勞的速度。

    其實,大多數看上去大同小異的產品或品牌,如果能發掘出它的閃光點,同樣可以在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

    小云子|品牌圈圈(ID:Brand-Circle)

    只要一談到商業和品牌,我們都會從各種角度強調“差異化優勢”這個概念。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常見到的,其實都是類似這樣的情況:

    我是開餐廳的,但我實在無法提供海底撈那樣的服務,也達不到麥當勞那樣的速度,更無法做出米其林餐廳那樣精美的菜式。說白了,我就是一家普通的餐廳。

    我是做茶葉的,但我實在做不出小罐茶那樣精美的包裝,也請不起8位大師代言,更沒錢在商業中心開店鋪。說白了,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茶商。

    那么,像這種各方面都很普通的產品,是不是就只能像那些大師說的那樣“無差異,就等死”呢?

    這篇文章,就針對大多數看上去無差異的品牌,來講一些接地氣的——如何依靠“文采”,讓一款沒什么差異的產品從“好”變成“更好”。(注:“文采”不一定是指文案,而是指一切的表現形式)

    調動感官

    面對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廣告,消費者的第一個特征就是“茫然”。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主動打破消費者的茫然,讓他深刻感受到,你的產品能帶給他哪些美妙體驗。

    以大米為例,如果要想體現大米的“香甜”,大部分人都會采用類似這樣的文案:“口感香醇,入口微甜”。

    這樣的文案太抽象了——什么叫香醇?什么叫微甜?這樣的描述,就跟中餐食譜里的“少許辣椒”一樣模糊——“少許”是多少?

    信息越“具體”,就越能調動人們的“思維和感官”,就越有“代入感”。

    如果換成我,就會這樣說:“只需嚼三口,就能溢出像米酒一樣的甜味”。

    在這里,“三”是一個具體的數字。相比于“幾口”,“三口”會給人一種確定感,它能讓人更容易在大腦中模擬,想象自己嚼了三下。

    而“米酒”是一個具體的事物。它的香甜更容易感知,就更能刺激讀者的感官——讓本來沒什么味道的大米,瞬間變成很美味的感覺。

    另一方面,信息越具體,也會更加可信。人們潛意識會認為:既然你描述得這么準確,那應該是有依據的,而不是隨意亂說的……

    當然,你也許會問:“那其他的大米,吃起來就沒有這種感覺嗎?其實剛才已經說了——消費者是茫然的,他很難自己想象出這種感覺。

    因此,如果你的產品能主動刺激消費者感官,而其他競品沒有,那消費者看到你就會有感,而看到競品就無感了。哪怕你們的產品都差不多。

    營造場景

    所謂的“營造場景”,其實跟之前的“調動感官”非常類似——它們都是通過“具體”的描述,幫助消費者想象使用產品的美好體驗。

    只不過,前者更注重感官(視,聽,觸,嗅,味),而后者更注重場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直接來看個案例吧。

    這是一個餐飲類公號上,賣小甜酒的文案(節選):看電影喝可樂吃爆米花?換點花樣唄。塞兩瓶小甜酒在包里,電影開場,旋開瓶蓋,塞根吸管,兩個小時的電影正好喝完一瓶,還不用擔心醉。如果和閨蜜/對象一起看電影,還可以直接帶瓶750ml的,塞兩根吸管,你一口我一口,瞬間有種“整個電影院都被我們承包了”的感覺。

    你看,讀這段話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在想象自己在電影院喝這個小甜酒呢?據說這款原本小眾的小甜酒,在文案的刺激下,只用了3天就全部售罄了。

    當然,要想營造具體的場景,也不一定非要寫那么多字。

    比如勁酒的“勁酒配螃蟹”,其實也算一種場景的營造——吃螃蟹的場景。

    另外,一旦你具體到某個場景,消費者也更容易被你說服——不然他也說不清楚吃螃蟹究竟該配什么。除非他是美食家,或者曾經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

    相反,如果沒有具體到場景,說“愛生活,喝勁酒”,那消費者就很容易扳倒你的說法——“我很熱愛生活啊,但跟勁酒沒關系,我平時主要喝橙汁。”

    制造對比

    如果你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那你一定會發現一個規律——在他的電影中,很多配角都是一些奇形怪狀/傻不拉幾/有各種先天缺陷的人物,就周星馳自己(以及女一號)正常點。

    這會出現一個什么效果呢?

    觀眾們就會覺得:哇!周星馳好厲害!好聰明!好上進!

    沒錯,這就是典型的:通過對比,把一個本來沒那么厲害的東西,變得看上去很厲害。

    那如何才能產生這種對比效果呢?

    當然是刻意去找一些差的不能再差的東西,來跟自己作對比咯……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到營銷上。

    比如之前我看到的一個曲奇餅干的賣貨文案。

    其實這款曲奇,牌子也不大,質量也沒多好,那它該如何讓別人覺得它“很不錯”呢?

    當然是學周星馳——去找一些差得不能再差的極端案例來做比較啦!

    比如專門去找那些在食品安全出過事的品牌,來跟自己的品牌作對比,從而顯得自己棒棒的。據說,這篇文章賣了30萬銷售額。

    再比如網上賣蟲草的,為了突出自己的品質(其實不見得有多好),也會專門去找一些次貨來做對比:

    挖掘產品故事

    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對一些東西沒興趣,是因為他們對這個東西不了解。

    所以,當別人對你的產品沒什么好感,或者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時候,你就可以跟他講講產品背后的故事。

    而故事中的“某個環節”,有時甚至能成為產品的“主要賣點”。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喜立茲啤酒。

    這個品牌原來銷售很不好,就請了當時的廣告大師霍普金斯想辦法。

    廠領導先請霍普金斯看他們的設備、發酵工藝等,介紹了很多特點和技術,但霍普金斯眼皮都不抬一下,沒有感覺。

    可就在大家要走出工廠的時候,霍普金斯驚喜地跳了起來,原來他看到:空瓶子經過一個車間,正用高溫的蒸汽進行消毒。

    但廠領導告訴霍普金斯,這是任何一個啤酒品牌都必須有的一個基本流程。

    霍普金斯則告訴他們,是不是任何一個廠家都這樣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者并不知道誰在這么做。

    結果喜立茲憑著“每一個啤酒瓶都經過高溫蒸汽消毒”這個并不獨特,但消費者不知道的賣點,一舉奪得了市場第一品牌的地位。

    所以,千萬別認為自己的產品跟別人差不多,就沒有信心。你自己的“習以為常”,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驚為天人”。

    文章來源:品牌圈圈(ID:Brand-Circle)

    內參CEO秦朝的音頻專欄

    100期親手打磨音頻節目

    參加秦朝飯局、沙龍活動

    一起學習互動、獲得VIP專屬禮品獎品

    馬上訂閱

    也 可 點 擊閱 讀 原 文” 訂 閱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設計大師談設計|餐廳衛生間

    餐二代生存報告淡季攻略餐廳走紅10條標準

    餐企雙11米飯重要性小哥講“新零售”

    餐巾紙爭議危機公關法則蘭州拉面逆襲

    絕味“涉黃”創業宣言網紅餐廳教程

    kao鋪借勢營銷帝都餐飲標準化擦桌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60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21日 07:31
    下一篇 2017年11月21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