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從“路邊攤”躋身“工業園”,螺螄粉產業如何引領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1
一碗螺螄粉,“嗦”出了30億元的大產業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首季開篇就提到“柳州當地有一種叫螺螄粉的小吃”。從香滿柳州到名揚全國,嘗過其味道的人念念不忘,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吃一碗地道的螺螄粉。
為了讓更多人品嘗到正宗的“柳州味道”,柳州市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提升米粉制作工藝,以及物理殺菌、真空包裝等食品生產及包裝技術,螺螄粉保質期從最初的30天提高到180天,從粗加工實現了精包裝。
兩年間,柳州袋裝螺螄粉生產廠家從最初的4家陡增到80多家。2015年底,袋裝螺螄粉網上日銷量突破6萬包,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
2016年,《柳州螺螄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出臺,詳細規定了袋裝螺螄粉的用料、包裝、標簽、產品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成為廣西首個米粉特色小吃地方生產標準。
截至目前,柳州袋裝螺螄粉日銷量已達80萬包,電商平臺網店數量突破1萬家,年產值達30億元。
2
“路邊攤”華麗轉身,成行銷全球的“網紅”
作為柳州街頭的一道特色美食,螺螄粉源起至今不過30多年歷史。
傳統的螺螄粉,是從路邊攤發展起來的。據不完全統計,柳州市一天就可以賣掉20萬碗的螺螄粉。
廣西柳州螺螄粉店店主 鄭胡柳:
人多的時候一天賣兩三萬元。
柳州螺螄粉不但行銷全國還進軍海外。
廣西柳州某食品公司總經理 劉清石:
每個月出口到各個國家,大概有三萬多包,出口的國家有美國、德國、澳洲(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加拿大等。
3
一根米粉串起一條產業鏈
一碗7.5元的螺螄粉不僅給海內外食客帶去美味的體驗,也直接帶動上游竹筍的種植。
廣西柳城縣沙埔鎮古仁村距離廣西柳州市區約40公里,一大早,村民陸福來就在自家竹林里忙活開了。陸福來今年想換輛車,而他的底氣就在這片竹林里,去年,他家的十畝竹林收入近3萬元。
村民 陸福來:
今年也種了十畝竹林,一畝的產量應該是2500到3000斤,種竹筍出來根本上不愁賣的。
近兩年,隨著廣西特色小吃螺螄粉的熱銷,作為螺螄粉的主材料之一的酸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許多村民和陸福來一樣,都因為種筍腰包鼓了起來。而村里這家酸筍加工廠這幾年的收購量也越來越大。
廣西柳城酸筍加工廠老板 葉亞亮:
以前我們加工的是一年幾千斤,現在已經變成一年幾十萬斤。
目前在柳州,作為螺螄粉原材料的竹筍,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價格是5年前的3倍。
新鮮采摘下來的竹筍,直接被送到加工廠,經過腌制發酵處理之后,成為螺螄粉配料中獨具特色的酸筍。按照柳州袋裝螺螄粉日銷量80萬包計算,一天就要消耗8萬斤酸筍。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