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措手不及的餐飲人
當下,沒有一家餐飲企業敢說不難,沒有一個餐飲人不發愁。行業老大海底撈被迫閉店,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說撐不過3個月,老鄉雞損失5個億,老碗會創始人在朋友圈說“徹夜難眠”。
餐飲企業之難,在于盈利模式單一。但是我的一個客戶朋友,經營了6家新模式小店,卻完全不受疫情的影響,反而逆勢暴漲,最好的一個店只有70平,巔峰時期,一天賣到13000元……
餐飲企業度日如年,他是如何做到的哪?
這兩天,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專委會的康秘書長咨詢我,讓白墨老師對疫情之下的火鍋企業支支招。其實,支招談不上,畢竟在這個特殊時期,連一貫不做外賣的巴奴火鍋,都開始做外賣了。說實話,這個時候最好的建議是“如何保命”,但是命保住以后,很多企業也元氣大傷了。
短期建議:顧客吃火鍋的需求依然存在,針對沒有嚴令禁止的區域門店,可以開放線上外賣業務,目前巴奴、大龍燚等多家火鍋企業都已經推出外賣業務。在營銷宣傳上突出“安全、放心、無接觸、可追溯”等內容。其次是要制定新的外賣菜單,區別于堂食,這個建議只能起到一部分救急的作用,企業能不能活,那就看造化了。
長期建議:火鍋企業占了一個優勢,就是很多食材都是半成品,顧客拿回家就可以做飯。像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平臺,已經推出在家吃火鍋的一整套食材和底料解決方案。有供應鏈的火鍋企業,未來可以推出火鍋食材小超市,進入社區,也可以在門面做個食材小店,會讓吃火鍋更加便利,從而讓盈利模式不再單一。
這次疫情來襲,很多人沒地方吃飯,火鍋食材小超市卻門店爆火。比如濟南有一家火鍋企業,去年開了6家火鍋食材便利店,現在幾十平方米的小店,日營收過萬元。
這家濟南企業,創始人就是白老師的客戶老馬同志。那個日賣13000元的小店,就是他的店。春節期間老馬跟白老師溝通,說濟南99%的餐飲店閉店,自己的店可以達到日入萬元。
這個結果還是有點意外的,畢竟去年同期,也就賣個五六千元,但已經是穩賺了,因為門店保本線也就2000元。今年能夠爆發式增長,一來跟疫情有關,大家沒地方買菜,于是老馬的店,也變成了半個菜籃子;二來跟大家在家吃火鍋的習慣逐漸養成有關。
老馬的新店并非突發異想的結果,而是一年多以前就開始布局了。當時他打電話問白老師能不能干,白老師查詢了火鍋行業的數據,看了盒馬已經在布局火鍋食材了,很肯定的說,可以干。
這些天,濟南的餐廳基本上是閉店狀態,就算開張的也是門可羅雀。但是老馬的店,每天有大批帶著口罩的顧客來消費,形成了奇特的“風景”。
其實老馬是做火鍋起家的,在濟南以及周邊城市有二十多家門店(含加盟店)。
此時外賣火鍋品牌淘太郎已經融資,后來呷哺呷哺也推出了火鍋外賣,海底撈更是在多年前就發力火鍋外賣。
但是傳統火鍋企業,做火鍋外賣并不是好戰略,比如巴奴會認為外賣會損失口感,造成顧客滿意度下降,外賣會分散門店員工的工作量,所以一直沒有做外賣,最重要是高客單價的火鍋外賣的單量在短時間是上不去的。
其實在家吃火鍋是一種新的火鍋消費場景,但是市場需求并不是特別大,畢竟熱騰騰的火鍋還是“強社交屬性”的。
所以當顧客的外出社交需求被抑制之后,在家吃火鍋的需求就會大增,比如本次疫情來襲,大家都出不了門,這個時候火鍋外賣的需求就大增,加上能夠上火鍋外賣的企業比較少,巴奴、大龍燚的外賣可以暴增。
白老師預測,隨著堂食解禁,高客單價的火鍋外賣單量會回落,除非門店經營有龐大的社群粉絲,還可以分擔一部分外賣份額。但現實情況似乎不容樂觀,剛剛廣東省已經明令禁止所有餐廳停止堂食業務,這讓餐飲企業雪上加霜,除了發力外賣,已經別無出路,如果商場也封閉,將有更多餐廳面臨閉店。就連北京的眉州東坡酒樓已經全力攻占外賣,同時還開通了線上賣菜業務,這基于眉州東坡有自己的中央工廠供應鏈。
但不是每個餐飲企業都有自己的供應鏈,都能去賣食材,賣底料的。這個時候“小而輕”的門店賺錢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于是,老馬的火鍋食材店開始迎頭爆發了。他為什么會踩中風口?這其實是產品業態創新之后,改變了顧客吃火鍋的消費場景,從而突破了餐廳的限制,讓顧客把火鍋帶回家吃。
老馬的店并非一次成型,剛開始啟動的時候,用了最低成本的試錯方式。去年第一家門店采用了“借雞下蛋”的策略,怎么借雞下蛋哪?
先找了一個社區小超市,然后跟經營小超市的夫妻講解新模式。一開始這對夫妻不以為然,多次溝通后,老馬了解到這個小超市每日流水不到1000元,店面不到50平,如果不是夫妻店,幾乎是沒有盈利的,最終這對夫妻被老馬的“新模式圖紙店”吸引,決定一試。
20天后,老馬花了2萬元把這個小超市成功改造了,改造之后,每日營業額飆升到三四千,有時候會員充值每天就有兩三千元,這對夫妻天天忙碌,心里樂開了花。
首店經營兩個月后,進入穩定期。老馬的團隊有豐富的火鍋外賣經驗,在火鍋外賣上做了三大創新:(1)發明了一次性鍋(2)外送新鮮的骨湯和新鮮麻醬(3)提供一整套一次性吃火鍋的餐具。
這三大創新讓顧客在家吃火鍋,也可以吃到火鍋店的真實口感,并且省去了顧客吃完火鍋涮碗的時間,可以說是真正解決了顧客吃火鍋的所有痛點。
關鍵一點是,這樣的自選搭配方式,可以讓顧客做到“豐儉由人”,你可以吃一頓火鍋,幾十元搞定,也可以上百元搞定,顧客群體一下子拓寬了。
僅僅做到以上三點創新還不夠,多種盈利模式并舉才能讓門店營收最大化。目前門店擁有兩種盈利模式:(1)顧客到店采購(2)依托三方平臺,直接外賣送到家。
但是在去年門店開發的過程中,發現濟南有很多上下兩層的門店。選址是個難題,如何利用兩層門店是個挑戰。因為單一的食材和外賣,一層就完全解決了,顧客是不愿意去二樓的。
老馬咨詢白老師時,白老師建議二樓嘗試堂食業務,并且不收取其他費用。結果推出后,有的門店二樓竟然排隊了。
二樓的堂食其實解決了門店一個難題,因為很多人來店買食材,主要是買肉類、丸子、毛肚、底料、骨湯等菜品,而很少買蔬菜,因為他們可以在超市或者菜市場買蔬菜。但是在店內堂食,顧客不可能不買蔬菜,而蔬菜的利潤比肉高,所以二樓堂食的純利潤是更高的。
而門店內堂食就是第三種互補的盈利模式,三種盈利模式下來,讓門店營收達到了最大化。也就是:外帶+外賣+堂食都有了。
幾年前,老馬還在海南做生意,可以說是個餐飲跨界者,于是四處學習,研發了一次性火鍋,就是前文中的那種可以在電磁爐加熱的鍋。一年多前,他開始做火鍋食材小超市,做這個決定,靠的是不斷學習后的敏銳判斷。這一年下來,老馬跟白老師多次咨詢溝通,也對門店做了多次創新。從推出測試店,到自己開直營店,以及現在開始拓展加盟店,這種新模式的小店成為餐飲企業的創新模式。
本質上都是為了挖掘顧客需求,并滿足顧客需求,而滿足顧客吃飯需求,并非只有餐廳堂食一種形式,有時候換個思路,也許就會柳暗花明。
更多餐飲知識
掃碼識別
進入餐謀軍師微信小程序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