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4日 No.789
1
這幾天的線下咨詢中,遇到了這么一個問題。
一位老板每次談到改變,都表示:“我需要個方法,來改變我的現狀”。覺得當下自己缺少的,就是方法。
但,在我看來,似乎他并不缺方法。
試想一下,技術型人才出身,又有多家開店經驗,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從經營經驗上來講,都是非常令他人羨慕的。
可就是這樣優越的條件,他依舊覺得“缺少方法”。
2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似乎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甚至經歷過很多次的狀態。
可一旦當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迷局”的時候,就會處在無助,彷徨,沮喪中,難以自拔。
那,如何解開這個迷局呢?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給對方建議,給出12345。
效果好嗎?
如果你經常愿意幫助別人,給別人建議,你就會發現,效果并不好。
為啥呢?
因為人們都喜歡接受自己認可的觀點,而不是他人灌輸的觀點。
3
破局的要點,不是“破”,而是“知”。
要跳出這個迷局,首先得意識到自己身處迷局。
你午休的時候,你家孩子用口紅涂你一臉,睡起來后直接就出門辦事了。
走到街上大家都看你,而你還奇怪,“你們在看什么?”。
直到有人端著鏡子到你面前,你照了鏡子才發現,這是大花貓上街啊。
要不是看到鏡子,你還蒙在鼓里,不知道為啥人家盯著你看呢。
4
那,“沒有辦法”的問題,咋解決呢?
經過我們的層層剖析,“沒有辦法”的真正原因,是對“辦法”定義,錯了。
而且,這個定義錯誤的問題,很可能是個普遍問題。
由于每天忙于具體的經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機會并不多,尤其在互聯網,營銷等方面,看到一些神案例,聽到一些神概念,就會覺得“這些好像才是方法”。再對比一下現狀,就產生了“自己經營不好,是沒有方法”的錯覺。
那么,真實的現狀是啥呢?
不做活動,不打折,不用那些“奇謀巧計”,天天排隊的情況,就在我們身邊啊。
再回憶回憶自己當年開過的那些生意好的店,一年百來萬是怎么賺回來的?
5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曾經賺到的那些錢,怎么來的呢?
不就是從那些小而簡單的事情做起,一步一步做出來的嗎?
那些現在看起來,讓人羨慕,讓人尊重的企業,哪一個不是作于細,做與易?
我們在看別人的時候,看的都是當下的結果,而我們也希望能夠快速的獲得這樣的結果,于是四處尋找快速的方法。卻忘記了,人家當下的結果,是苦心經營多年,歷經無數困難,走過無數彎路之后,才得到的。
而因為著急,我們想要的方法,是“速效”的方法,自然很難找到了。
可非常棒的一點是,一旦我們覺知到這一點之后,之前的糾結馬上就釋然了。
看清楚迷局之后,如何破解現狀的方法,自然的就從心里長出來了。
而這個方法,就是上面那句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