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MR.LEE偶然闖進GMIC的大會現場,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驚嘆一聲,原來還有那么驚艷的、大咖云集的、互聯網前沿技術扎推的、美女如云的時尚大會,當時正是互聯網O2O風起云涌的時代,兩天的盛會我盡量像個海綿一樣吸收著最前沿的互聯網和各個產業融合發展的動態,那時候我追逐的偶像是李開復、俞永福、付盛師哥以及用一篇葉芝的《當你老了》辭職書刷屏王磊而奮不顧身跳入生鮮O2O的劉江峰。
歲月荏苒,星轉斗移。俞永福功成身退,劉江峰抱憾物美,百度賣了外賣,獵豹移動做了AI,美團也不再是當年的美團。而這三年餐飲的互聯網改革依然高歌猛進,從團購到外賣到點餐到收銀到餐飲食材供應鏈。三年過去了,有緣分再參加一次GMIC的大會,依然大咖和美女云集,今年剛好GMIC十年,今年的主題是AI生萬物,依然有李開復、付盛師哥,但是我卻少了些激動多了些冷靜,不再去趕場了,甚至不耽誤我上午跑去順義拜訪一位前輩和參觀他即將投產的拿到凈菜和即時蔬菜資質的工廠,下午再跑去專程參加商機盒子的發布會。做餐飲采購的同仁們都知道,北京要是有個有即時蔬菜沙拉資質的工廠可比有沒有團購重要多了。
主持人現場陳述GMIC審核非常嚴格,從來沒有現場搞過發布會,這次破例了。
大概是這個國內僅次于房地產馬上超過房地產市場,僅次于美國馬上超過美國市場的容量4萬億人民的幣值,每年10%增長的市場勾引到了互聯網的眼球,而且也讓GMIC主辦方之一的長城會CEO郝義也親自過來捧場,畢竟不管多大的世界各地的咖過來都得吃和喝,離不開餐飲。況且,商機盒子的背景深厚,MR.LEE查到的資料顯示,商機盒子是全國著名餐飲招商加盟集團“快道”旗下孵化的項目,挖來了以前拉手網的CEO梁闖過來坐鎮,以產業互聯網思維開創餐飲連鎖的B2E(business to entrepreneur)模式,通過項目嚴癬平臺保障、顧問經紀三大核心優勢,最終實現人與商機的精準連接。
這次發布會邀請的嘉賓除了有些老面孔比如趙申、鄧超,還有些以前的餐飲聚會不會邀請到的,比如一位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科學家李建,當然還有受益于商機盒子的四有青年的創始人趙剛。
我反而對李建研究的感興趣,李建分享的是人工智能如何與新餐飲深度結合的問題。交叉信息研究出身而又是從國內頂級運籌學大師的李建認為,商業智能時代,量化決策勢不可擋,通過搭建城市數據庫,提取商業生態、客流、消費畫像等標簽體系,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運籌優化,為餐飲企業提供結合業務經驗、可快速復制拓展的全局最優智慧選址系統,同時為優化供應鏈運輸問題提供科學合理的“最優解”,而其實選址和物流配送決策和成本分析控制是餐飲里面十分復雜的活兒,把運籌學和AI應用到餐飲管理里面,無疑我們看到了未來餐飲業借助高科技發展的有力翅膀。
和合谷創始人趙申老師無疑是餐飲業的常青樹和我們的老朋友了,55歲辭職創業開創了和合谷的國人快餐品牌,直到去年拿到了聯想弘毅資本的投資,這幾年才開始出來為年輕人傳授些他在餐飲行業所思所想,他一直穩扎穩打為做一碗國人的良心快餐而奮斗著。這次他也帶來了其他場合沒有談到的新觀點。他預言,2018年將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元年,線上線下的邊界會越來越淡化。未來,餐飲行業的發展一定要回歸本質,將一二三產業融合,雙網并進,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消費。而連鎖經營的真正秘笈,是要建立一套嚴謹的系統工程,即用人員流程、戰略流程、運營流程,以連鎖的“系統力”鑄造品牌的新生等。而趙老師本身是工業標準化管理出身,他自己是麥當勞的頭號粉絲,不管他從以往在吉野家還是和合谷的從業經歷都篤定的是技術和標準化優化餐飲行業的踐行者,他相信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推動著整個社會的進步,越是大規模的連鎖品牌,越需要綜合運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餐飲經營和管理、前端和后端、內部與外部的管控、分析及效能提升。
然后,發布會的主角商機盒子的CEO梁闖在《連鎖力?智引新餐飲》主題演講中指出,標準化、連鎖化、在線化、場景化、數據化是新餐飲時代的五大主要特征。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政策、新模式的涌入,2018年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新餐飲及新餐飲加盟經紀B2E模式將逐步呈現智能化和數據化兩大趨勢。正基于此,商機盒子憑借著龐大的創業者大數據庫,以“智能決策+專家經驗”為主要決策工具,為B端(Business)和E端(Entrepreneur)搭建雙向匹配模型,既能快速打破品牌方和創業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又可構建開放協作生態,打破平臺數據孤島,高效實現創業者和品牌方的精準“聯姻”。而MR.LEE也獨家獲悉,“快道”也要考慮馬上做餐飲供應鏈的試水,或許和商機盒子一起疊加產生化學反應。
新餐飲時代的到來,無論是對于急需做大做強的品牌方來說,還是對于要實現創業夢想的創業者而言,如何快速、精準、有效地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尤為重要,而連鎖是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經營方式,餐飲既是一片紅海,又是一片藍海,是一個需要不斷深耕、賦能的行業,餐飲市場是個4萬億級的巨大市場,未來十年,中國餐飲業一定會出現一批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品牌,而餐飲的變革又恰好遇到移動互聯網和AI人工智能的賦能和升級,應該會加速洗牌和加速升級,迎接這個趨勢的到來。至少參加發布會的這些嘉賓比如外賣頭條創始人&CEO洪七公、中國經營報主筆屈麗麗、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白秀峰、商機盒子品牌事業群總經理吳廣、北京市餐飲協會秘書長賀保貴等眾多餐飲觀察者都這么認為。
當年同樣是堅船利炮、洋人洋槍闖到了日本,日本人的危機意識和反思變革的勇氣和執行力讓他們30-40年就到了世界頂尖國家的序列;而闖到了我國,我們當年在面對這些槍炮和內部變革的推動力量和高層的危機意識還不夠。互聯網是舶來品,餐飲業是最傳統和古老的行業,至少我國的現狀是我們絕不是當年的清政府,我們也有頂級的互聯網技術和公司,餐飲業既不用妄自菲薄,也不必妄自尊大,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目前的AI人工智能,餐飲人還需要膽子再大一點,步伐再快一點,既要守正也要出奇,但是守正當然大于出奇。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和食品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擁有十年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和采購、餐飲采購、生鮮O2O和冷鏈物流等豐富的采購、運營、物流等供應鏈實踐經驗。曾任職正大集團(中國區)中央采購部、合興集團(吉野家采購部)、眾萃物流和優配良品。長期專注于生鮮餐飲供應鏈、冷鏈物流的實踐和研究,同時擔任世界上最大的兩家行業咨詢公司的顧問,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和掌柜攻略,曾在勺子課堂直播講授《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服務并提供解決方案的客戶有:正大食品、辛普勞、安德魯、北京宴、吉野家、鏈農、Pizza Express、華萊士、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蜀海、明湖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食品企業和餐飲品牌,致力于幫助中小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