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在道歉,就是在道歉的路上”,海底撈到底怎么了?

    塑料烏雞卷”之后,海底撈又陷食安風波,接連被曝出杭州門店筷子被檢出大腸桿菌;筷子消殺記錄缺失。

    近半年來,海底撈屢上熱搜,從漲價、創始人“套現”,到烏雞卷,再到筷子,為什么引發風波的總是海底撈?

    海底撈被盯上了?它冤嗎?

    住在熱搜上的海底撈
    食安事件頻發,引發輿論質疑
    海底撈又雙叒叕上熱搜了,又一頭撞上了敏感的食安問題。
    7月30號,杭州市場監察局突擊檢查海底撈紹興路門店,發現門店的筷子沒有及時清洗,殘留有青菜等食物殘渣。
    在檢查消殺記錄時,海底撈7月30日的消殺記錄也缺失了。事件一經媒體曝光,又引起了一番熱議。
    對此,海底撈紹興路店的解釋是:工作人員分為兩個班次,在筷子的處理上,白班只需要把臟筷子回收回來,未清洗的筷子要等到夜班的工作人員上班再洗。
    海底撈還向監察人員展示了自己后廚洗筷子的監控視頻。視頻中顯示,員工將筷子放入水中煮后,再撈起來放到旁邊的筷子車上晾干。但關于消殺記錄,海底撈沒有進一步說明。
    紹興路的“筷子沒洗”上了熱搜,而同樣位處杭州的富春新天地海底撈店,則因“筷子大腸桿菌超標”上了熱搜。
    不久之前,據杭州市市場監察管理局發布的“關于21批次不合格食品情況的通告”顯示,杭州撈派餐飲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公司(海底撈火鍋杭州富春新天地店),使用的1批次筷子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
    7月29日,海底撈回應稱,經排查分析基本判定,是因筷子儲存過程中導致,將繼續優化餐具清潔設備。
    對于筷子事件,網友各執一詞。
    有的認為海底撈應該在后廚衛生上再加把勁;也有的認為按照這樣的檢查標準,不合格的餐廳一抓一大把,反而是看了海底撈被突擊檢查的視頻,覺得海底撈的后廚管理已經十分到位了。
    這樣的議論,讓海底撈又經歷了一次輿論風波,有人戲稱,這半年來海底撈成了微博的常客,不是在道歉,就是在道歉的路上。
    四月份疫情初步穩定時,海底撈因門店漲價引發消費者不滿,在微博上公開道歉。“烏雞卷事件”引發公眾質疑,海底撈出面道歉,稱對供貨商管控不足。
    烏雞卷的熱度還沒褪去,杭州兩家門店的“筷子事件”又上了兩次熱搜,又再次道歉。
    海底撈錯在哪了?它冤嗎?
    海底撈發生了食安問題,它確實應該道歉。
    因為對供貨商的管控不足,導致上桌的烏雞卷中有塑料標簽;因為員工操作流程不規范,導致筷子的大腸桿菌超標、消殺記錄缺失。
    據五谷財經報道,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已經發布了四次食品管理公告,2020年6月的食品安全檢查處理公告顯示16起違規,包括食品過期、未按要求儲存、庫房廚房衛生不達標等問題
    這里的每一件事,海底撈都應該站出來向消費者道歉。
    但是頻頻道歉的背后,海底撈真的那么差勁嗎?為什么被推出來的總是海底撈?
    海底撈還沒那么糟糕,作為火鍋龍頭企業,海底撈的安全標準已屬行業翹楚。
    如顧客在海底撈門店點餐時,就能用iPad看到后廚的實時視頻,而且消費者經授意也可直接參觀后廚。
    針對“筷子事件”回應時,海底撈就表示,2020年1-7月,各地相關職能部門共對海底撈全國門店進行206次餐具抽檢,其中涉及筷子抽檢的有19次,涉及19家門店。所有餐具抽檢中,205次合格(除杭州富春新天地店有一個批次筷子抽檢不合格的現象)。
    試問,有哪一家餐企可以達到這種抽檢結果?
    海底撈不僅一直在加強人員管理,還耗費巨資不斷引入自動配鍋機、傳菜機器人、智能清洗設備等,就是為了食品安全。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說,“供應鏈的自動化生產,是否可以追溯到源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面臨的挑戰,同行也會面臨,我壓力可能更大,因為大家對我們的要求更嚴格一些,希望進一步努力,爭取確保每一個食物都是安全的。”
    可以說,在食安問題上,海底撈耗費很大心力。
    那為什么還會出問題?
    首先,餐飲企業屬性決定的,勞動密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失誤。制度和管理雖然可以規避一些問題,但是當企業發展過快,管理無法與企業規模相匹配,就更容易出問題。
    有一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市之后,海底撈一直在快速擴張,跑得太快就會導致管控滑坡。
    除此之外,海底撈被屢屢曝光,更主要的原因是它是海底撈。
    街邊的夫妻店大腸桿菌超標估計是一查一個準,杭州市監察局公布的二十一批次不合格產品中,大家能記住的也只有一個海底撈。
    頭部企業在享受品牌資產時,也不得不承擔品牌責任——成為行業的出頭鳥,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鬧到滿城風雨。
    頭部品牌的“雙面效應”
    吸引更多流量,接受更多社會監督
    每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在竭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優秀的品牌能夠讓消費者向品牌而來,降低顧客的選擇成本。
    在火鍋領域,由于海底撈強大的品牌效應,讓很多消費者提起吃火鍋就想到海底撈。好的品牌努力把自己做成是夜色中最耀眼的那盞燈,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到它,最大幾率選擇它。
    其次,在品牌不斷發光的過程中,外界的各種目光都會不由自主地被頭部品牌吸引。頭部品牌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海底撈自然比其他的火鍋品牌更受社會關注。這也是品牌的另外一個作用,即接受社會監督。
    比如在《2020中國川渝火鍋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在服務方面的差評比例,竟高達63.7%。正是因為它服務太出格了,消費者對它服務的預期和要求也更高,更容易被找茬。
    與此同時,頭部品牌天然具有新聞性與話題性,媒體不得不千方百計蹭海底撈的流量。
    就像這次的筷子問題,如果發生在街邊的小餐廳,可能沒人在意,但是發生在海底撈身上,必定是鋪天蓋地,大量報道。
    所以說,盛名在外,對海底撈來說,有好處,也有壞處。
    消費者沒絕對忠誠
    每一次負面都在消耗品牌信用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海底撈作為行業頭部企業,理應承擔相應的社會監督。
    但是如此密集的負面新聞,對于任何一家餐飲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打擊。
    海底撈是很強大,完善的體系能讓它有效地化解一次次地危機。但對一個品牌來說,消費者沒有絕對的忠誠度,如果品牌無法滿足他們的預期,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品牌。
    海底撈的貼心服務已經成為品牌的關鍵資產,顧客已經建立了在海底撈能夠享受一流的菜品和服務的認知。但是每一次負面新聞的爆出,對品牌都是一次沖擊,慢慢也會重構消費者對它的認知。
    知名營銷專家小馬宋說,品牌就是一種信用,如果品牌不能持續維護,信用破產的話,品牌也就不復存在了。
    顧客所謂忠誠,是因為認可你過去積累的“信用”,但一旦你的信用破產,忠誠也就立刻消失。
    所以,對我們餐企來說,想擁有“品牌”的時候,不但要知道好處,也要知道擁有它的壞處,就是你不敢做壞事,如果你做壞事卻不想負責,那就無法真正建立品牌。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火鍋餐見 | 作者:曲紅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99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6日 21:30
    下一篇 2020年8月6日 22: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