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的生活秩序逐漸回到正軌,人們陸續復工,餐飲成為實體商業中第一時間回暖的業態。可以預見的是,疫情結束后,夜間經濟等市場熱點的回歸,也將把北京市餐飲行業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
今天,我們從數據角度看整體市場規模、餐飲分布、品牌經營、消費狀況等方面,將北京市餐飲行業的全貌與大家分享。
2019年餐飲消費規模增長6.1%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實現餐飲收入1204.5億元,同比增長6.1%。餐飲收入同比增速連續三年超過6%,與全市GDP同比增速持平。
自2014年以來,以當年價格計算,餐飲業收入累計增長近七成,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
2019年,北京市各類餐飲門店總數達到21萬家以上,其中58.3%位于城六區內。全市范圍內每平方公里餐飲門店數超過13家,城六區范圍內每平方公里門店數達到91家。
以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計算,全市每萬人餐飲門店數超過100家,城六區范圍內每萬人門店數達到107家。
分地區來看,各行政區餐飲門店數量及密度差異較大。朝陽區餐飲門店數量位于北京各行政區之首,占全市的25.4%。海淀區、豐臺區、昌平區、大興區分列2-4位。
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區、延慶區餐飲門店數在全市占比均不到2%。從門店分布密度看,城六區與其它城區的差異很大。
東城區與西城區每平方公里餐飲門店數均在200家以上,朝陽區達到約117家,豐臺、石景山、海淀均在50家左右,其它外圍城區則均在15家以下。
從相對常住人口的人均門店數量來看,東城區與朝陽區大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盡管二者的常住人口僅占全市的20.6%,但餐飲門店占比達到30.2%,餐飲供給能力顯著集聚,餐飲服務能力向全市輻射輸出。
城六區中,西城區、石景山區、海淀區的人均餐飲門店數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圍城區中,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懷柔接近全市平均水平,門頭溝、房山、平谷、密云、延慶則相對不足。
總體來看,北京市餐飲業空間分布特征表現為:聚集程度從中心城區向外圍圈層逐步遞減,沿主要商圈、居住區和交通線擴散分布,并呈現出4類典型的聚集中心。
以四類聚集中心計算,其周邊5公里范圍約覆蓋了北京市全部餐飲門店的68.1%。
4類聚集中心包括:
1、熱門商圈
如三里屯時尚購物街區、王府井商圈、中關村等。熱門商圈對餐飲業態的吸納力最強。
商圈等級越高,餐飲店分布的中心聚集度越高。國貿、大望路、西單、王府井等核心商圈,餐飲門店向中心聚集更為緊密,行駛距離一般不超過3公里。
非核心商圈的餐飲門店則比較分散,例如亦莊、公主墳、五棵松、良鄉等商圈,在5km范圍內相對平均分布。西紅門作為近年新興商圈,餐飲門店在3km外聚集程度更高。
2、大型住宅區附近
住宅區周邊餐飲門店往往在1-3公里范圍內形成聚集,緊鄰住宅區外沿,步行可達。
通州北苑附近社區眾多,且東側萬達帶來了大量的居住人口,因此,通州北苑在中心外圍1.5-2公里形成了餐飲門店高密度區域。
作為“CBD后花園”的雙井地區,密集的社區人口、高度流動性的寫字樓以及高速發展的商業項目,讓這片區域的餐飲業態相當繁榮。
與雙井相鄰的百子灣、天通苑是北京地區大型經濟適用房居住區,作為典型的近郊城鄉結合部地區,吸引了大量中心城區的務工人員居住于此,因此餐飲店分布也十分密集。
3、重點文旅目的地
旅游熱門景點客流量大,密集的流動人口帶動了餐飲業的繁榮。值得注意的是,典型的文旅景區表現出明顯的“內層聚集、中層稀疏、外層活躍”的特點。
4、交通線及交通樞紐
六里橋、宋家莊、四惠、東直門等交通樞紐也由于每日大量客流吞吐,形成了較為密集的餐飲業聚集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4類聚集中心在功能屬性上可能存在重疊,部分餐飲業聚集區同時具備其中的多項特征。
消費品質成為共同追求
北京市餐飲主流價格水平在20-50元左右,40.5%的餐飲門店客單價在此區間內。50-100元客單價區間占比約29.7%,20元以下及100元以上的餐飲店均在15%左右。
分地區來看,各行政區在價格水平上有明顯差距。東城區、朝陽區、西城區客單價在全市63.6元的平均基礎上分別上浮18%、17%和8%。
城六區中,海淀、石景山、豐臺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降幅在10%左右。昌平、房山、通州客單價最低,分別低于市平均值19%、18%和16%。
同時,多數行政區客單價50元以下的餐飲門店占比均在55%-60%之間。
按餐飲品類來看,在全市餐飲門店中,小吃快餐大類占比約43.7%,正餐大類占比約21.8%。火鍋大類門店占比約5.1%,面包甜點占約4.4%,飲品店占約4.2%。
在品類價格水平方面,小吃快餐類客單價在28.7元左右,與飲品店(23.9元)接近。
正餐、火鍋、烤肉、小龍蝦等品類的客單價在100元上下,零食、保健食品、燒烤、烤串等品類在80元左右。
客單價最高的品類是江河湖海鮮、自助餐、素食等,分別達到133元、140元、132元。
在正餐中,符合本地大眾口味的川菜、北京菜是北京餐飲消費最主要的菜系,二者門店數均接近10000家。
包括快餐在內的一般西式餐飲門店數在5500家左右,東北菜、湘菜、粵菜、本幫江浙菜等菜系亦均有過千家門店。
國際菜系中,日本、韓國餐飲門店最多,分別超過2700家和1200家。
從正餐菜系價格水平看,川菜和京菜客單價分別為77.3元和80.7元。日本菜、魯菜、福建菜、粵菜客單價均在135元以上。
品牌店占比為37%
北京在保持線上訂單較大規模的同時,也實現了較高的市場增速,高于上海、杭州、重慶等地,略低于廣州、成都、深圳。
從市場滲透率來看,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北京市也位居全國首位,超過天津、上海等地。
目前,北京市餐飲線上服務呈現三大重要發展趨勢。
1、知名品牌提升線上餐飲綜合品質
美團數據顯示,北京餐飲線上訂單市場品牌店占比為37%,非品牌占比63%。2019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知名餐飲品牌向線上轉移。2019“玩轉互聯網美食”活動期間,全市300多家知名餐飲品牌加入線上主題活動。
肯德基、必勝客、DQ、漢堡王、呷脯呷脯、小吊梨湯、小大董等品牌在線上渠道進行了高品質多品類的優惠投放。在消費者愈加強調餐飲品質的趨勢下,眾多知名品牌向線上轉移將大大促進互聯網美食的品牌提升。
2、熱門商圈聯動打造線上線下美食熱點
2019年,朝陽大悅城、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西站食寶街、東郎通州電影創意產業園、京通羅斯福廣場、首創郎園Park、懷柔頂秀美泉小鎮、更闌美食街、順義中糧祥云小鎮、方莊新城廣場、方莊時代life、方莊物美大賣場等多個熱門商圈都以互聯網美食節為主線,結合自身特色,創新餐飲服務場景。線上線下平臺之間,合作大于競爭,互惠大于博弈。商圈聯動正在重塑互聯網餐飲與消費者的實體連接。
3、服務外溢生活場景,行業進入全時段、跨品類新階段
目前,外送服務已經外溢到生活超市、生鮮果蔬、鮮花綠植、美妝、日用品、服飾鞋帽和母嬰產品等更多生活場景。這使得外送成為了全時段、跨品類的重要新零售模式。
開店數量前10位的品牌中,包括咖啡奶茶類的瑞幸咖啡、星巴克、貢茶,中式小吃類的張亮麻辣燙、絕味鴨脖,西式快餐類的肯德基、麥當勞,以及甜點面包類的味多美和火鍋類的呷哺呷哺。
從品牌熱度來看,開店數量成為次要因素。全市熱度前3位的餐飲品牌分別是呷哺呷哺、西貝莜面村和海底撈火鍋,除呷哺呷哺超過300家門店,后兩者門店數在60家左右。
5-8位均為京味特色餐飲,依次為小吊梨湯、局氣、四季民福烤鴨、大鴨梨烤鴨。
另外,從評價指數看,海底撈火鍋最受好評。前20位高分品牌中,同樣涌現出京味齋、小吊梨湯、四季民福、北平市府等京城餐飲品牌。
結合價格因素考察,熱門餐飲品牌的性價比同樣處于行業均衡水平。
諸如海底撈、西貝、局氣、四季民福等熱門品牌,盡管價格相對較高,但同樣口碑不俗。呷哺呷哺、小吊梨湯、綠茶餐廳等品牌,性價比表現良好。
但總體來看,多數餐飲門店評分在3.5-3.8之間,整體評價指數向高分區呈偏態分布,居民對餐飲業整體滿意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全市1/4門店22點后關閉
北京夜間消費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餐飲業是夜間商業的重要環節。2018年5月,市商務局發布《支撐“深夜食堂”特征餐飲開展項目申報攻略》,鼓勵扶持餐飲企業每天22時至次日2時期間保持營業。
2019年7月,商務局進一步發布《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提出要推出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同時培育16區特色精品夜市,在“夜京城”生活圈周邊,開展以文化、旅游、購物、餐飲等為主題的夏季、周末或節日精品夜市活動。
截至2019年末,全市每天22點之后仍在營業的餐飲門店占比達到25.5%,0點后仍在營業的門店占比仍有6.3%。
從價格水平看,深夜經營的餐飲門店客單價有小幅提升,22-24時經營的門店客單價在60-70元左右,0點后繼續經營的門店,客單價在80元左右。
各行政區中,通州區、朝陽區的深夜食堂占比更高,同時昌平、順義、大興等區的深夜餐飲門店占比反而高于核心城六區。夜間餐飲消費與大型人口居住區的整體需求更加匹配。
更精細地看,部分商圈已經逐步形成夜間餐飲消費文化。諸如西單、五棵松華熙live、通州東朗園區、三里屯、前門、合生匯等地,夜間餐飲消費熱點已經形成良好基礎。
雙井、百子灣、通州萬達、望京、生物醫藥基地等商圈,則在一定程度上自發形成了夜間餐飲業態聚集和夜間餐飲消費熱點,這些地區需要有待于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
從產品端看,當前夜間餐飲業態以燒烤烤串為主。在全市0點后持續營業的餐飲門店中,烤串單一品類的占比就超過25%,主要品類仍然是烤肉、炸串、麻辣燙、小龍蝦、串串香等大眾小吃。
與此同時,品牌餐飲在進軍夜宵市場。呷哺呷哺旗下湊湊,就在小龍蝦消費旺季到來前高調上線小龍蝦鍋和晚間外送,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旗下眾多老字號餐飲品牌也開始嘗試延長部分門店的經營時間,同時通過開放包間等措施嘗試布局夜間餐飲消費市場。
肯德基、麥當勞的深夜服務也在進一步突破舊有框架,包括上線夜宵新產品、套餐等。
一些新興品牌也看到了午夜餐飲蘊含的商機,專做外送夜宵的餐飲品牌開始涌現,如拼豆夜宵、望京小腰等品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品牌和產品方面,深夜餐飲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北京自古便是歷史文化名城,飲食文化更是歷史悠久。京菜是由宮廷菜、官府菜、山東菜、少數民族菜、平民小吃等多種風味融合而成的菜系。
綜合餐飲品類和菜系,京菜的品牌影響力、文化影響力大大超出其它業態。熱度前25位的細分品類和菜系中,烤鴨熱度最高,京菜正餐位于第三。老北京火鍋在火鍋大類中熱度居首,老北京小吃也進入前25位。
近年來,京菜品牌商持續保持較高的市場活躍度,既有包括全聚德、東來順、同和居、都一處、茶湯李、南來順等為老字號品牌持續推介京菜文化價值,也有大董、旺順閣、紫光園、花家怡園、匯賢府、老舍茶館、哈馬爾罕等新字號品牌推動京菜IP持續創新。
2019年,“首都餐飲文化研究發展基地(中國京菜研究發展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通過開展理論、傳承、創新、應用和人才培養等五個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工作,有利于進一步加快京菜餐飲企業轉型升級,塑造具有文化內涵的首都餐飲品牌。
同時,國際美食也愈加青睞北京。全市西餐業態熱度僅次于首位的烤鴨,其門店數量甚至超過烤鴨和京菜正餐。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熱度也位居前列。國際餐飲品牌也進一步走入北京市民日常生活。
2019年,“國際美食在北京”系列活動在京舉辦。由餓了么、蘇寧易購、中糧我買網等訂餐和電商平臺開展的專屬促銷活動,覆蓋國際餐飲品牌以及水果、海鮮等主流國際生鮮品類,為消費者提供了品類豐富、質優價廉的國際美食。
包括莫斯科餐廳、COMBAL·盉餐廳、荷花泰菜、TIAGO HOME KITCHEN、CASA TALIA、KEAAMI、CAFE LANDMARK、麥當勞、將太無二、巴黎貝甜等在內的國際餐飲品牌則推出了活動專屬菜品,并積極加入行業主題沙龍交流。
另外,2019年北京首店中,日料、西餐、東南亞菜分別占比11%、7%、2%,排名居前。在京菜文化熱度不減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時,國際品牌餐飲也加大了對北京餐飲市場的關注,推動餐飲消費持續升級。
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2019年,共有878家首店落戶北京,其中474家為餐飲首店。
分品類來看,茶飲甜品數量穩居榜首,且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意大利冰淇淋品牌 DES2ERT、美國冰淇淋品牌 Bassetts、新加坡甜品品牌 Sugar Kid 獅城糖仔以及加拿大烘焙品牌 Can Trésor Pretzels 等國際連鎖品牌受到消費者關注。
同時,本土品牌愈發凸顯屬地特色,如頤茶、臺蓋在華北地區開設首店,昭福創意制甜所在北京雍和宮旁開設中國首店,在社交媒體的前期傳播下受到消費者熱烈追捧,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
原麥山丘開出中國首家早餐店,延續品牌對健康生活理念的追求。茶飲品牌創新能力亦為重要看點,萌寵主題成為當前新潮流,柯基聯萌、掌上明豬、星巴克寵物友好店紛紛落地北京。
咖啡和酒吧首店數量分別為34家和5家。風靡亞洲的 Elephant Grounds 和來自韓國的 A Twosome Place 登陸京城,為北京喜歡 Brunch 的潮流青年帶來更多選擇。酒吧首店為北京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體驗酒文化、學習品酒知識的品質空間。
設計大師陳幼堅打造的創意品酒空間 CHAMPLUS WINE CLUB、聞香選酒的 Monopoly Whiskey Bar、推出“高定”下午茶的 UNION Bar 滿足高端消費者需求。
酒吧業態也成為餐飲品牌跨界的必爭之地,鼎泰豐在京開設中國首家“伺飲師駐店”概念店,為消費者帶來“小籠包+雞尾酒”的獨特消費體驗。
上也Open House Thai餐廳內容隨時間發生改變,22點后餐廳變身為酒吧佐餐生產中心。在CELLER,香水、中古首飾與雞尾酒等元素間的相互碰撞相得益彰。
日料、西餐分別有53家和34家首店落戶京城。米栗米燒肉引入“孤獨美食家“概念,在京開設國內首家“一人食”燒肉專賣店。新西蘭風味西餐廳 Ha Ka 哈卡、全球最大海鮮餐飲集團 Red Lobster 紛紛來京設立第一家門店。
浦原拉面和一樂拉面,餐飲動漫跨界融合的獨特形式,吸引諸多動漫迷們一探究竟。WOW WOOF O WAFFLE一改華夫餅甜品形象,增加椒麻雞、孜然羊肉味為消費者帶來獨特口味。
中餐首店中,川菜、粵菜、北京菜居前,分別有30家、20家、9家首店。可以憑窗看到鼓樓日落的苦盡酒館、火遍四川的怒火八零泡椒牛肉串等川渝小館均在京設立首店。
香港“四大才子”、知名美食家蔡瀾先生創立的蔡瀾港式點心首次落戶北京,一度創造排隊幾小時起的現象級打卡場面。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RET睿意德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微信號:Media-PR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