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餐飲大數據
2021》及國家統計局數據,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我國餐飲行業幾乎全面停滯;
1-2月,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3月和4月持續下降46.8%和31.1%;
2020年全年餐飲收入為36527億元,同比下降16.6%,表明我國餐飲行業在疫情中確實備受打擊。
然而,在2020年第四季度,我國餐飲收入終于呈現微弱的正增長,出現反彈復蘇態勢,并在2021年初全面爆發;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國餐飲企業的注冊量同比增長25.5%,達到236.4萬家,注銷、吊銷餐飲企業數量同比下降54.8%;
可見,經歷了疫情的陰霾,我國餐飲行業仍然充滿活力,增長空間巨大,競爭也更加激烈。
在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年輕一代已成為餐飲市場的消費主力軍,他們對飲品的偏好從滿足解渴的基本需求轉變為滿足口感、功能性和差異化等的生理和心理滿足,也對能夠促進身體健康、釋放身心壓力、提高生活品質的飲品有了新的期待;同時,他們追求個性、尋求新鮮感和體驗多元化,注重多方面的互動式感受,還傾向于吃喝一體的消費模式,這都潛在的影響著餐飲行業的運營模式。再加上,近年來新中式茶飲市場持續火爆,眾多茶飲品牌猛然崛起,無形中也帶動了餐飲中“飲”的發展。
過去的餐飲中,各門店之間的飲品并不形成競爭,多以成品型涼茶、果汁、碳酸飲料或大同小異的簡單自制飲品形式呈現,但是對于如今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來說卻無法帶來記憶點和滿足感。因此,眾多餐飲品牌開始意識到“飲”和“餐”同樣重要,打造獨特、差異化的飲品或將成為吸引顧客、提高客單的重要利器,以助力餐飲新的盈利點。
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的工程師分析認為,餐廳飲品除了要適合大眾口味,還應具備幾個關鍵趨勢:
1、精準定位,創新打造差異化:
飲品設計并非簡單的原料搭配,而是需要對比餐企的自身風格和市場定位、消費人群及競爭對手,結合消費需求、消費體驗和當季時尚,對飲品口味、風格、顏值、包裝、價格等進行精準定位。以此為基礎,創新打造差異化,使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多元,原料更加天然有品質,口味更加新穎、自然,容器包裝更加時尚精致,工藝設備更加專業先進,以突顯飲品的個性與魅力,避免同質化,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體驗。
2、健康和功能性
:國內茶飲行業的發展和升級,從既不含茶也不含奶的粉末沖泡時代,到以茶渣為基底、奶精為主、高倍濃縮果汁和風味糖漿為輔的街頭時代,再到如今主打高品質原料,上等現泡茶、新鮮牛奶和水果相結合的新茶飲時代,餐飲飲品的原料選擇越來越健康,出品品質越來越穩定,口感越來越有層次感,功能性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餐飲飲品的功能性若能結合餐飲渠道的場景塑造,符合門店的調性和需求,往往能打造成為餐飲的場所剛需。如吃正餐搭配助消化的飲品、吃火鍋、串串搭配解辣降火的飲品、吃燒烤搭配解膩解油的飲品等,滿足消費者在不同消費場景下的消費體驗。
乳酸菌系列產品,不僅味道香甜、顏值高,還具有一定的功效性,可有效緩解吃完火鍋、串串等麻辣油膩食物后的腸胃不適,減輕腸胃負擔,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氣泡飲品有一種上癮的”刺痛感”,其中的二氧化碳氣泡刺激人體內對應口腔和鼻子的三叉神經,帶來麻熱感和快感,不僅與火鍋、串串等麻辣場景更匹配,還能契合年輕人的快樂需求。
3、出品簡單,可復制的標準操作
:大多數餐飲門店沒有專業吧臺以及專職現調飲品的人員配置,因此產品制作簡便快捷顯得非常重要。倘若產品以料包形式呈現,通過便捷、規范、標準的操作快速復制,60秒內速成,保證每一杯飲品,即使在不同人的操作下也能保持出品一致且安全衛生。
當消費市場對餐飲企業創新提出更高要求時,產品中的飲品部分便成了新的機會點;一杯好的飲品,或能夠為餐飲企業的發展提供新嘗試,打造新的盈利點。英敏特Mintel消費者外出就餐報告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然而,真正做好“餐+飲”并非易事,尤其對于沒有資金實力、飲品研發團隊以及供應鏈支持的中小餐企和跨界企業,想要實現門店飲品的創新和差異化,確實存在不小的難度。作為國內專業飲料研發機構的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能夠提供以飲料配方研發為核心的整體方案服務,專業定制茶飲尖刀產品、餐飲菜單定制等產品;以專業、品質、創新的態度,助力餐企的餐+飲模式,開發出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
2021年《四川食品行業發展藍皮書》四川食品行業名優企業推薦名單征集中……(點擊圖片,了解更多信息)
爆料、投稿、采訪:15882441455(微信同號)
一經采用必有重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