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關店300家“求生”!餐飲業凜冬將至?

    呷哺呷哺此前宣布關停200家門店后,近日火鍋巨頭海底撈也宣布將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的門店。海底撈此舉是何原因?這對海底撈的未來發展會有何影響?

    2021年6月15日,海底撈張勇在一次交流會上坦言,“2020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如今,海底撈似乎正在為此前盲目擴張造成的苦果買單。
     
    01.
    關停300家門店!
    海底撈稱苦果只能自己咽

    11月5日,海底撈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將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此消息一出,立馬在行業內外引起關注。#海底撈將關停300家左右門店#的話題立馬沖上微博熱搜第一。不少網友唏噓,自己好不容易吃上市的火鍋品牌,想不到也“撈”不動了?
     
    5日晚上,海底撈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致關心海底撈的朋友”的一封信,表示部分門店經營未達預期主要源于2019年開始的快速擴張策略。信中提及了因快速擴張造成經營未達預期的幾個原因:部分新開門店選址不合理、內部組織架構變革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于奔命”、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不足。這也是此次啟動停業整合行動后所要解決的問題。
     




    同時海底撈宣布開展“啄木鳥”計劃,由海底撈執行董事兼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全權負責。 在公開信的最后,海底撈甚至坦誠表示,目前的苦果只能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而在聯交所的公告中,海底撈方面還表示,在“啄木鳥”計劃取得成效、公司經營狀況全面改善前,公司將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平均翻臺率未達到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開設新的分店。這也與其創始人張勇在今年6月份提出的觀點一致——“穩定了我就沖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
     

    △圖片來源:海底撈官博


    至于停業整合行動開始后,涉及門店的員工如何安置問題,公告表示此次關停不會進行裁員,“將在集團內妥善安頓相關門店之員工及管理層”。

    據了解,海底撈將為門店管理層提供其他發展機會,或視情況納入“蓄能池”,從業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強化培訓,提高崗位管理和經營水平;普通員工進行內部調配,充分尊重員工意愿,讓其選擇到其他門店上班。
     

    02.
    門店快速擴張,
    翻臺率和凈利率卻雙降
     
    作為國內餐飲連鎖化典型代表,海底撈在過去兩年經歷了門店規模的高速增長。
     
    根據資料數據顯示,2019及2020年全年,海底撈分別新開出門店308家和544家,2021年上半年還新增了299家。截至今年6月31日,其全球門店總數達1597家。但是餐飲行業整體受包括疫情在內的多重因素影響,新開門店發展未達預期。
     
    此前6月份的一次交流會上,面對海底撈的股價波動問題,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就曾坦言因為自己判斷失誤,以致做出了盲目擴店的計劃。隨后,他表示如果這次能僥幸過關,他把門店重新整合好后,海底撈還會繼續擴張。
     
    如今,
    海底撈宣布關掉300家達不到營業預期的門店,很明顯就是張勇說的重新整合。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另外,據海底撈2021年半年報顯示,海底撈上半年雖然凈利潤同比上升110.0%,達到9650萬元,實現同比扭虧。但其上半年平均3.0次/天的翻臺率,較2020年的3.3次/天更低。從數據上看,海底撈的門店數翻了近3倍,營收卻只增長了1倍。也就是說,如果海底撈菜品的成本、價格不變的話,其2021年上半年的扭虧,主要是通過門店數的擴張獲得,現有門店的營收其實是在下降。
     
    對于業績下降的原因,海底撈也在半年報中表示,由于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新開的門店數量較多,相關支出顯著增加;新開業門店達到首次盈虧平衡并實現現金投資回報的時間長于往期;門店營運仍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中國大陸地區疫情防控情況較好,但仍有局部地區出現疫情反復的情況。而海外疫情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海外門店也因此受到較大沖擊。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底撈的股價也一再受到波動。有媒體曾做過統計,和最高總市值相比,海底撈股價年內已跌去70%。
     
    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海底撈方面此時做出關店,夯實內部組織機構,及時止損的做法,不得不說是當下最明智的做法。
     
    有業內人士表示:海底撈此次采取的停業整合方式,是“進三退一”,意在整編提質,符合企業螺旋上升的商業規律。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夯實基礎才能支撐起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對此,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也表示,
    海底撈關店的舉措如果從品牌影響力角度來看,短期價值可能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但是從品牌健康角度來看,則是英明的決策,壯士斷臂,帶來的可能是長期價值。
     
    紅餐網認為,作為業內備受關注的行業巨頭,海底撈能正視并公開承認自己的失誤,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也是一個成熟企業應有的正確做法。
     
    此外,紅餐網還了解到,即使在減掉即將關停的300多家門店之后,海底撈門店總數仍在1300家以上,依然是中國最大的連鎖火鍋企業。
     
    03.
    餐飲業整體陷入困境,面臨“過冬”難題

    2021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結束,但是這個冬天的“冷意”很多餐飲企業卻早已感受到了。
     
    8月19日,有小火鍋“始祖”之稱的上市火鍋品牌呷哺呷哺宣布,因為集團旗下小火鍋品牌呷哺呷哺部分門店存在嚴重的選址錯誤,從而導致虧損。對此,集團決定關閉200家呷哺呷哺虧損門店,且今年不再拓展門店。
     
    在下這個決定之前,呷哺呷哺也曾陷入了業績虧損、股價下跌,管理層內部人事大地震的負面之中。

    △圖片來源:

    呷哺呷哺官方

    而更早之前,深圳開了20多年,曾單店年收入可達7000萬的香蜜湖丹桂軒酒樓宣布結業;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知名品牌被曝業績下滑,門店營收大不如前……
    尤其是這幾個月,全國各地陸續受到疫情和嚴峻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各地的食材價格出現波動。先是蔬菜價格暴漲,比肉貴;接著牛羊魚肉等價格也出現了波動;近期,不少調料品企業也宣布不同程度提價……

    如此情況下,可以說餐飲行業整體陷入困境,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很明顯,現在呷哺呷哺和海底撈所面臨的問題,已不單純是某個企業某個品牌的問題了,而是整個行業幾乎所有品牌都會面臨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下,巨頭或許還有力一搏,但對大部分抗打擊能力較弱的餐飲企業來說,未來需要迎接的挑戰將會更大。
     
    呷哺呷哺在積極自救,海底撈也宣布關店調整。
    這個冬天,餐飲人該怎么辦?面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餐飲“寒潮”,我們是否還有能力去應對?這是所有餐飲同行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



    海底撈何時能走出困境?

    菜比肉貴!餐飲業再陷食材漲價難題

    市值暴跌,關店200家,呷哺怎么了?

    紅餐網已同步入駐:
    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投融界、知乎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視頻號、B站、UC大魚號、封面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40家媒體平臺,并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ango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41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6日 17:04
    下一篇 2021年11月6日 17: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