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店300家,海底撈向最初使它成功的6個關鍵因素回歸






    了解更多餐飲干貨





    ●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









    海底撈最近2周,持續成為熱點新聞。

    11月5日,海底撈發布公告表示,將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5日晚上,海底撈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致關心海底撈的朋友”的一封信,表示部分門店經營未達預期主要源于2019年開始的快速擴張策略。信中提及了因快速擴張造成經營未達預期的幾個原因:部分新開門店選址不合理、內部組織架構變革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于奔命”、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不足。這也是此次啟動停業整合行動后所要解決的問題。

    這一消息,立即沖上了熱搜,排名第一。

    立即有朋友,媒體人問,海底撈出了什么大問題?還能撈多久?還能撈多久?

    先從公告看。

    海底撈公告,展現出一個大企業應該有的風范,敢于承認錯誤,不藏著掖著,對股東負責,對社會公眾負責,特別重要的是,對員工負責,關300家店,不裁1人。300多家店,每家店120多人,應該涉及到3萬名員工,展示出了大企業應該有的擔當。這也解開了很多人常常問我的一個問題的答案,“海底撈的員工為什么工作那么辛苦,還能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微笑?海底撈為什么員工流失率那么底?”

    因為海底撈是一個對員工負責人,讓員工沒有后顧之憂,有歸屬感的企業。


    接著,公告尋找原因,為什么關店?

    共有4條:

    1、 部分門店選址錯誤;

    2、 組織架構調整讓管理人員疲于奔命;

    3、 優秀店經理不足;

    4、 過度相信利益連住的KPI考核,企業文化建設不足。


    然后又給出了解決方法,由集團總裁楊曉莉帶頭,執行啄木鳥計劃。

    1、 持續改善運營不佳門店;

    2、 回歸到大區管理模式;

    3、 大力倡導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提倡奉獻精神

    4、 若集團平均翻臺率不達到4,原則上不開新店。

    從公告可以看出,海底撈已經壯士斷腕,下定決心回歸到讓它成功的幾個關鍵點上,恢復原氣,指日可待,畢竟300家店只占1597總門店數的不到五分之一。

    那么海底撈成功的關鍵點有那幾個?

    第一、 海底撈的創新能力。


    很多人認為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是人力資源能力。其實,海底撈的管理體系信奉的是德魯克的管理方法。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創造顧客,創造顧客的方法只有兩條,一個是創新,一個是營銷。”海底撈用這兩個方法,每開一家店,就火一家店,每開一家店,都要排長隊。餐飲行業的很多創新都是由海底撈創造的。免費小吃、美甲、眼鏡布、手機袋等。海底撈也是最早就建立了創新體系和創新激勵機制的餐飲公司,無論前廳后廚,無論職位高低,想到了好的主意和改進,都會得到獎勵,按月分為A類創新、B類創新,進行提報,評獎,形成了人人爭先搞創新的火熱局面。

    正是海底撈,通過持續的創新,把火鍋這個品類持續的做大。原來火鍋在消費者排名中,只能排到第9位,現在已經超過小吃、快餐、川菜等,排名第一,成為消費者想吃飯時的首選。

    海底撈要恢復原氣,穩定局面,持續發展的話,第一個,就是要恢復自己的人人爭先創新的局面,這樣,海底撈就會成為一個基業長青的偉大公司。

    第二、 組織架構回歸和文化回歸。


    海底撈的價值觀,“雙手改變命運”。創始人張勇一直想讓更多的服務員通過雙手改變命運,每個月掙更多的錢,有更大的舞臺,所以加速了開店。為了激發員工積極性,海底撈率先在火鍋行業推行了計件制,比如拿一盤菜,可以提3毛錢,端一盤肉提5毛,服務一桌客人獎3元等,引起了各個餐飲企業爭相模仿。

    在2016年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包括激勵機制。先取消了大區,開始執行總部+教練+抱團小組的模式。在開店模式上,利益驅動,執行師徒制。師傅可以拿自己店的利潤的0.4%,拿自己徒弟門店的利潤的3%,自己徒孫門店的2.5%。這樣的激勵機制,激發師傅帶出更多的徒弟,帶的越多,拿得越多,加速開店。有的師傅每個月居然能拿到10-20萬,非常驚人。蘿卜多了不洗泥,優秀的店經理反而不足的現象,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這也是公告中說的,優秀店經理不足的問題。

    以前每個大區,都有一個非常強悍的大區經理,統籌一方,比如北京大區的袁華強,西安大區楊小麗等,親臨一線,能聽到炮聲,讓聽到炮聲大將在現場做出決策。

    現在只有張總在新加坡做決策,對疫情產生了最大的誤判。新冠疫情暴發后,海底撈仍不減開店速度,新開業門店544家,平均每天新增1.5家店,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擴店速度最快的歷史紀錄。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再次新增299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門店數量已達1597家,即便減掉即將關停門店后,總數仍在1300家以上。

    回歸大區制,讓一線的大將做決策,越貼近市場,決策越可能正確。

    第三、回歸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


    由于計件制和師徒制,都是以利益為核心,驅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打破了原來的溫情脈脈的家文化。以利相交,利盡則散。

    這就是海底撈在公告中反省的,太注重利益的鏈接了,而忽視了企業文化,原來的家文化,蕩然無存,有的只是對利益的瘋狂追逐,這是對海底撈核心競爭力的嚴重侵蝕,好在現在海底撈已經完全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向文中所說的,向“雙手改變命運,奉獻精神”的回歸。

    海底撈最大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企業文化,每個員工都把企業當家一樣愛護。我親身經歷的事,到上海出差,正值7月份,到員工宿舍,悶熱,問員工為什么不開空調,員工說怕浪費電。強大的企業文化,產生了非常強的凝聚力和工作積極性,而且讓管理變的簡單了,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的就可以管理160多人的店面,年產值高達5000多萬。

    第四、 啄木鳥計劃。


    每個餐飲企業,都有遇到挫折,需要救治的時候。少海底撈一直就有這樣的工作流程和項目,以前叫天鵝行動。針對出現問題的門店,組織公司的高管、各相關職能部門一起進行會診,提出改進方案,并監督執行,看效果。以前是為了每個門店更加優良,現在是治病救人。

    第五、 把握趨勢。


    海底撈最大的成功,讓別人無法復制的,學不會的,其實是對趨勢的把握。海底撈信奉的是德魯克的管理理論,德魯克說,未來很難預測,但人口變化或人口變化的趨勢卻是可以準確預測的。海底撈正趕上中國人口紅利,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年輕人大量過剩。而現在,這種經歷已經消失,大多數餐廳都招工困難。

    現在最大的趨勢是什么?對餐飲業來說,肉眼可見的就是數字化、外賣和新零售,抓住這種趨勢,可能會創造超越海底撈的偉大公司。

    第六、 品牌的梳理。


    2018年,一家著名的營銷策劃公司對海底撈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全新升級了VI,提出了HI這個超級符號,符合了海底撈全球化的發展戰略。但卻提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一起嗨@海底撈”的口號,給海底撈加了一個前綴,加前綴的方法沒有人用過,也不符合習慣,在很多應用場景下,都無法應用。所以大家很少看到他的應用,就相當于海底撈沒有廣告口號。

    同時,去掉了原有的品類,沒有了火鍋這個品類名稱。品類直接對接需求,沒有了品類,可能會符合海底撈多元化的擴展需求,但卻削弱了海底撈對火鍋這個品類的主導力量。

    此外,海底撈餐廳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以前的黑紅簡約的國際范風格,變成了小清新的日韓風格。這讓以前男女老幼都喜歡,都能進的海底撈餐廳,變成了只有小清新喜歡的日韓風格的消費者才能進的餐廳。大大縮減了海底撈的受眾范圍。讓海底撈的翻臺率迅速下降,從原來的5.28下降到了現在的不到3臺。這也是海底撈在公告中說,如果翻臺率達不到4,原則上不開新店,不擴張的原因。

    如果海底撈能重新梳理一下品牌,對品牌的打造進行認真的梳理,進行有效的升級,才是提升翻臺率的有效方法。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視頻直播。

    餐創云咨詢聯合餐創學堂、果實資本推出的《打造餐飲超級品牌》實戰營,12月15-16日,北京。品牌+資本,讓餐飲企業銷售額與利潤雙豐收,加速增長!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溝通詳情

    ?

    助教老師

    文老師

    13911968848

    · 添加助教老師微信,免費領取《肯德基冠軍管理手冊18本》等資料。

    原創文章,作者:餐創學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15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2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