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金字火腿合作生產的國內首款人造肉餅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為118元/2盒,每盒220g,包含兩片肉餅。價格是豬肉價格6倍,牛肉價格4倍。
前段時間,Beyond Meat和肯德基合作的人造肉炸雞率先在亞特蘭大開始試點,不到5小時就被搶購一空。餐廳工作人員表示,售賣當天人造肉炸雞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他們之前一周的炸雞銷售量。
與此同時,麥當勞、漢堡王等多家餐企也紛紛推出人造肉產品,有關“人造肉”的話題頻頻登上話題熱搜榜,那么人造肉真要成為新風口了?餐飲人該如何正確看待?
人造肉在中國
在9月12日舉辦的淘寶造物節上,人造肉終于在國內亮相。隨后,國內有多家企業表示,即將推出各種品類的人造肉產品和人造肉菜品。國內相關機構也加速制定“植物人造肉”的行業標準與規范。
今年中秋節,雙塔食品推出了人造肉月餅,在電商渠道不到3分鐘就被一搶而空。同時,植物蛋白肉也被該公司規劃到未來的發展中,并已著手研發素肉餅、素肉牛排、素肉腸等產品。
深圳素食餐廳青苔行星是目前國內唯一引入Impossible Foods公司素食漢堡“Impossible Burger”的餐廳。其在近期合作開的一家“人造肉實驗室”快閃店,吸引了不少好奇嘗鮮的年輕人。
人造肉究竟是什么?
其實,人造肉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只是人造肉如此快速的打開了各種品類的餐飲市場,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
人造肉的出現有著特定的社會背景。在歐美等國家,人們日常的動物蛋白攝入較多,有的人希望能夠用植物蛋白替代;從環保、動物福利等角度出發,不少消費者認為應當減少飼養、屠宰肉用動物。
這些不同的社會因素催生了大量的素食主義者,人造肉便應運而生。目前,人造肉分為植物蛋白肉和培養肉兩類。
植物蛋白肉,或稱植物肉、素肉,即利用植物蛋白原料,主要是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等,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紅蛋白來制作。肯德基、麥當勞等制作的人造肉漢堡用的就是這類“人造肉”。
此類“人造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含有纖維素、維生素A、維生素C、鈣和磷等營養成分,相較于肉類來說營養成分更為豐富。
培養肉則是在實驗室由動物細胞培養出來的肉,目前,這種“人造肉”還處于實驗室階段,由于技術和成本制約,還未形成產業化和商業化。
人造肉發展仍存在挑戰
雖說目前“人造肉”深受資本市場的關注,但面對餐飲業龐大的肉類市場,人造肉如果想真正分一杯羹,還存在著很多挑戰。
01
飲食習慣與結構
以國外的飲食結構而言,譬如肉餅、漢堡等食物都可由人造肉制成,更多時候是利用煎烤技藝來進行烹飪,這使人們更容易接受人造肉的口感和呈現效果。
而在中國,菜品種類極為豐富,烹飪方式復雜多樣,肉類的加工方法更是五花八分。由于人造肉的技術現在還不夠成熟,在中式烹飪過程中,仍存在口感上的差異。
02
技術與成本
要開發出真實肉制品的口感、質感類似的植物肉,需要較高的生產技術。
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為例,由于公司業務規模處于擴張階段、且進行大量的科技投入,公司近年業績均處于凈虧損狀態,近三年虧損總額超過8000萬美元。
技術仍不成熟,使得大規模用人造肉類替代肉類存在著困難。此外,目前“人造肉”產品價格相對較貴,金字火腿的4片人造肉餅售價就達到了118元,引發消費者的質疑與觀望。
總結
雖然人造肉市場預估市值巨大,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卻很大,整個培養過程需要嚴格的無菌環境、恰如其分的營養等較高要求,價格也會更高。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技術成熟和生產規模擴大,未來“人造肉”成本會逐步降低,價格趨向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程度。
目前,大部分消費者購買人造肉產品更多出于獵奇心理,但也一定程度預示著國內的人造肉市場潛力,“人造肉”是否能真正成為風口,還需大家拭目以待。
-今日互動-
人造肉會是餐飲行業的新風口嗎?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