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讓全國的餐飲業損失慘重,無論大中型餐企,還是小微型餐飲店,都沒能在這次疫情中幸免。為了讓餐廳活下去,不少老板都采取了停業不發工資,或復工后裁員、減薪等手段,令員工們一片哀嚎。
然而,卻有那么一家餐飲企業,在疫情下擔起了應有的責任,沒有讓自己的員工受到一絲委屈,這家餐企就是利苑集團。近日,一位在利苑任職的師傅發了一條朋友圈,看后令人紛紛點贊。25家店停業,疫情期間沒有收入,再加上自家工廠、自家農場如此多的員工在家待崗,都還讓他們拿到70%的工資,這支出是有多大?
可是,即便遭遇到如此重壓,這位80多歲的老人家卻沒有喊“苦”、沒有說“扛不住”,也沒有對外宣揚自己對員工做過什么,而是默默地把全部負重留給自己,讓所有員工都得到生活保障。為什么每一位從利苑走出來的師傅,都不會說老東家的壞話?這是源于利苑“利盡各方,深知利人終利己”的集團座右銘。利苑成立于1973年,由兩廣總督陳濟堂將軍的幼子陳樹杰創辦,在40多年的歷史中,利苑已發展為最大的粵菜餐廳集團,在粵菜界的地位當屬泰斗。
利苑創立至今,憑著卓越的飲食及服務質素.贏得“飲食少林寺”及“名人飯堂”等美譽。利苑一向以客人的利益為大前提,由選料過程到烹調技巧都極盡心思,配合熱誠體貼的服務,務必讓客人感到物有所值及稱心滿意。
而這背后歸功于人稱“陳校長”的利苑飲食集團主席陳樹杰。
?

陳樹杰早年負笈美國,取得科學碩士后回港,曾開辦兩所英文中學,親任校長并執教。幼年時代盡嘗珍饈百味,使陳樹杰難以忘懷,更培養出他對食物品質的訴求,埋下他在飲食界大展拳腳的伏線。
陳樹杰于1973年在深水埠區開設第一間利苑酒家,踏出利苑40年輝煌歷史的第一步:為使員工心悅誠服及掌握飲食業訣竅,他入廚學習炒菜燒菜,就算手痛紅腫,從不間斷,并向業內翹楚請教;正是這種躬自入局、不恥下問的精神,令陳樹杰帶領利苑邁向成功之路。
陳樹杰著重不斷創新,迎合客人的需求,以粵菜為骨干將世界各地的優秀菜式及食材兼收并蓄,創出人所共知的“利苑菜譜”。
陳樹杰先生秉承其父親“立好志、讀好書、做好人、行好事”治家格言及自己鉆研歷史、哲學的心得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經歷,晤出一套別樹一幟的管理風格。他教導員工做任何事都要首先以益人為本。例如開食肆,要保障客人的利益,一定要保證食物的新鮮度,配搭要著重均衡營養,訂價要物有所值,客人食得稱心滿意,自然高朋滿座,先利人然后利己。
?
做人亦是同一道理,抱著益人的宗旨,自己就必須先有強健體魄,廣博的知識和技能,才可以幫助別人,過程中得益的亦是自己。
?
因此,陳樹杰經常提及的“利盡各方,深知利人終利己;苑餚千百,人間美食集此家”,已成為本集團之座右銘,亦深受所有本地海外員工及外界之認同。
?
02
?
“是利苑栽培了我,沒有利苑就沒有今天的我。”說起利苑,曾在廣州利苑酒家宜安總店任職長達13年半的吳玉擎滿懷感激。如今的他,已是廣州保利洲際酒店的中餐行政總廚。在吳玉擎心里,自己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就,皆源于利苑的教導。“在利苑,陳老板會從每一個人的思想教育開始,教導我們‘學做事,先學做人’,做每一件事都要思想走在前頭,教會我們如何去做人做事。”吳玉擎介紹道,在廚師這個行業,往往很多人都是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是利苑是不會這樣的,“教人的時候,利苑是遵循‘要利到下屬、利到同事、利到客人、利到公司’去教導的,這也是利苑‘利人終利己’的意思。”
利苑以利人為宗旨,即是益人最多、益人最深,所以對員工要求首為品德,次為技術。陳樹杰經常苦口婆心、十年如一日地不斷教導員工們,切勿做四種人和做事不可缺的四條心。壞人就是那些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人;蠢人就是那些不思進取、不愿追求知識的人;懶人就是只想不勞而獲、茍且偷安的人;而小氣人就是那些心胸狹窄、處處從壞處著眼、報復心重及不接受人任何批評的人。
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有四條心:決心、信心、虛心、恒心。決心就是一旦目標明確,就要勇往直前;信心就是遇到困難挫折時不要退縮、排除萬難、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虛心就是不但接受、而且追求別人批評、不恥下問、務求取得最佳成果;恒心就是持之以恒、無論任何逆境、絕不氣餒。正是深受陳樹杰的教導,利苑的員工們一個個都擁有感恩之心。在栽培員工方面,利苑也有自己的獨特方式。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利苑“遠離空降兵,優先從內部選拔”的方式。陳樹杰對餐廳、管理層及每一位員工均有嚴格的要求,據悉其每星期定時以視像會議向集團的員工互通訊息,進行“思想教育”,監督餐廳的運作。“先樹己,后樹人”,他把教育工作轉移在企業上,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除培訓員工。利苑從不空降管理層或領導,因為空降管理人員,會讓內部人員職位得不到提升,也不能獲得更好的磨練,反而可能會有更高的管理成本和試錯成本。而從內部擇優錄取,則能讓員工們有更大的沖勁和“往上提升自己”的意愿。為使員工掌握做菜訣竅,陳樹杰更是親自入廚學習炒菜燒菜,并不斷向業內翹楚請教,就算手痛紅腫,從不間斷。然后,再將自己學到的烹飪知識教給員工們。除了對員工悉心教導“如何做人”的方式,盡心竭力培養員工之外,陳樹杰在出品方面的高要求,也讓員工們獲益良多。
作為最受歡迎的高級粵菜食府,利苑對菜肴及服務要求非常嚴格,不容絲毫錯失。陳樹杰笑言,每日午市后均會輪流前往各分店,與大廚及經理試菜,一方面要保持現有菜式的水準,并按客人反應加以改良;另一方面,則要求每一位廚師鉆研新菜式。吳玉擎也介紹道,利苑高水準出品的保持,也與其實施的責任連帶制度密不可分。“比如三鍋做錯事的時候,二鍋是有責任的,因為這要么是他不能做到眼觀六路,看不到旁邊的下屬在犯錯,要么是沒能教導下屬學會東西。”吳玉擎稱,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廚師們明白,對于出品,每個人都有責任。只要每個人都有責任心,都能嚴格要求自己,那么出品質量才能夠保證。這樣的安排,對于打下扎實的烹飪基礎起到了重要作用,雖然陳樹杰的做派嚴苛至極,但卻能讓大家學到真本事。也正因為如此,如今的高級粵菜餐廳中、國際五星級酒店中,不少總廚級別的人員均出自利苑。利苑的巨大成功,并不單單只是出品好那么簡單,“粵菜黃埔軍校”美譽的背后,是因為擁有一位具有超卓遠見的領袖人物領航。而陳樹杰老板,就是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著“利人終利己”的做人做事宗旨。“一個老板如果不這么做,員工是不會聽你的,我就是要做一個榜樣給所有人看。”正如大家常說的,你對員工好了,員工自然會感恩,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必定會為你而奮斗。利苑是這樣的企業,希望餐飲界有更多這樣的企業,有更多這樣的好老板。餐飲老板都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老板,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