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明檔在餐廳的經營中越來越普遍,它提供了一個直面顧客,引導消費的平臺。明檔設計不僅能增加體驗感,更能夠提升消費者對餐飲品牌的信任度,以及對品牌文化的認知。
通過新穎的明檔打造場景,豐富的明檔展示以及特有的明檔交互模式,從不同的維度為顧客呈現出最佳的場景效果,把顧客帶入其中,從而得到顧客的信任。
例如廚師對于不同產品的加工方式,一般分為扒、烤、煎、炸、煮、燉等等,每一種的烹飪方式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并與顧客達成一種食欲上的共鳴。
很多餐廳將后廚設置在餐廳的最里面,將吧臺設置在餐廳一進門的位置,顧客吃完飯直接結賬走人,這樣的模式已經很老舊,不僅不能給餐廳帶來更多的利益,而且還沒有特色。
餐廳的明檔設計就避免了這一點,當顧客點完菜買單的時候,在身邊也會有很多菜品,這些菜品也可以刺激消費者的食欲,從而提高點單量,增加收益。因此,餐廳的明檔設計就將買單變為一種促銷。
除此之外,明檔還很大程度豐富了餐廳品牌周邊產品的衍生與拓展。例如,一家賣粗糧面食的餐廳,可以將整袋的面粉商品擺放在明檔區。
顧客如果對這家的面食很感興趣,也很大程度上會購買其周邊產品,那么主打綠色健康的農家面粉就會是最好的選擇。
如今,明檔經歷過產品時代、門店時代、品牌時代三個時代。對于餐廳而言,在新的時代出奇制勝,如何設計明檔顯得舉足輕重。
有些餐廳采用的是裸體明檔,將自己廚房的所有都展現在顧客面前,而這種方式在展現優點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缺陷,直接影響顧客的用餐體驗,甚至會給其造成心理陰影。
明檔并不是“全明”最好,有價值的地方要放大,該隱藏的地方要弱化。
作為爆品支點的盈利動線,同時勝任環境、場景、營銷、產出等各項功能,將餐廳勾勒成一方“活的菜單”。
讓消費者在餐廳動線當中看見美食,聞到香味。消費者對每道菜品留下視覺、味覺、聽覺、嗅覺上的深刻印象,甚至還沒進店就已經涎口盼望。提前選定菜品,自然提振就餐效率,翻臺率也跟著水漲船高。
那么,中小餐企是否要做明廚亮灶呢?
做明廚亮灶就是因為一目了然,客人看到喜歡的菜會多點、看到新菜會好奇、看到規矩的展示會放心、看到現場烹調過程會滿意。
但是,餐廳是否真的理解明廚、適不適合做明廚、有沒有能力做明廚,則需要首先想想清楚,心里有底,才能在心理戰中制勝。
首先,如果不是像大排檔那樣把檔位擺在店外,就需要考慮自己餐廳前廳的面積大小,能不能搭建起來放置食材的位置和廚師的操作空間。
以往明廚多設在如上千平米的火鍋燒烤自助餐、美食廣場等這種面積足夠大的餐飲業態。
后來明廚漸漸被中型餐廳引入,有的突出某個時令的特色食材,比如夏天的海鮮、冬天的臘肉熏腸等,有的則主要擺放某種適合的品類,比如火鍋餐廳的涼鹵菜、鮮榨果汁和飲料,現場制作的主食如水餃、印度拋餅或其它特色產品的明廚。
這些明廚就可以因地制宜,中小餐廳都可以采用。
其次,明廚的特點要求食材足夠新鮮和保鮮,冷柜、制冰機等保鮮設備和材料能否充足供應,單間類型的明廚應該有獨立的空調。也就是說,做明廚,較好的硬件資源是前提保證。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保鮮技術能不能降低明廚操作的高浪費率,老板們在贏得更多客人前能不能撐過一段時間的高成本運營,也很關鍵,這里面需要有高超的管理藝術。
此外,還要注意明廚設計不能一味追求展示多種產品,否則很容易就有“雜貨鋪”、“大排檔”的觀感,不僅達不到突出展示的效果,還會導致運營成本上升、服務品質下降。
明廚并不是每個餐廳的必備,但既然要做明廚廚房,就要把明廚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理解了明廚背后的運營管理思路,把握顧客消費心理,在當下動輒跟風隨大流的餐飲業顯得更加關鍵。
-E-N-D-
福利來啦!
↓ ↓ ↓
對于餐廳是否需要明檔設計你有什么看法嗎?
盡管留言!
本文評論區留言獲點贊數超過15個的人員,
將免費獲得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雜志一本!
包郵到家!
小伙伴可以轉發本文到自己的朋友圈內,邀請好友為自己的留言點贊哦~
達到要求者請微信聯系小編:13331083197
統計截至日期10月12日12:00前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