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云味館誕生于2014年,是一家以米線為主打產品的餐飲品牌。截至目前,已在廣東有近百家連鎖店。云味館的創始人遲煥濤跨界做餐飲,創立云味館品牌。本文,我們深入解讀云味館連鎖經營的成功密碼。 品類確定,品牌先行 提起云南米線,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大街小巷掛著“云南過橋米線”招牌的街邊小吃店。 這些店面,只有品類沒有品牌。 而遲煥濤在項目策劃初期,就明確制定了打造品牌的路線。 打造不一樣的場景獲得曝光: 為了獲得高曝光率,遲煥濤找到一處突破點,即打造門店場景。 云味館門店經歷了三次迭代升級,每次都走在同行業前端。 第一家店是街邊店,裝修風格走文藝路線,借由書架、綠植等元素搭建了一個適合都市白領的咖啡館場景,充滿了時尚氣息,與“務實審美”的夫妻店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市場上很快就出現模仿者。 于是,云味館推出第二代店,主打馬幫文化,打造為“茶馬古道”主題的餐廳,將云南當地文化和門店進行了結合。 第三次換代,云味館對門店做了全面的升級,其中包括品牌LOGO的設計,裝修風格更趨簡潔,加入云南原創背景音樂等。 狀元過橋米線 極致產品獲得核心競爭優勢: 獲得足夠曝光就相當于率先進入賽道,但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根植于產品。 云味館在產品開發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 傳統的云南米線店產品會比較固定,云味館的核心產品一共是28款,不算多,但是會定期推出創新產品,保證40%的菜品是差異化的。 天目烤筍 麻辣山牛肉 涼拌青瓜 在客單25元的情況下,產品一定要超出顧客的期望。 遲煥濤說:“別人賣豬肉,我就賣肥牛,一定要做和別人不一樣的。” 云南特有的小菜也是云味館的一大特色。 水豆豉、韭菜花、板藍根、蘿卜丁等小菜,都是從云南當地進行采購,然后再空運至深圳門店,而且是免費提供給顧客品嘗的。 從門店設計到產品味道,遲煥濤帶領團隊打造云味館獨特的品牌內涵:“世界很大,云南不遠。” 米線學院 價值觀比技能更重要 云味館成立的米線學院,是中國米線行業的第一家企業大學。 遲煥濤說:“如果不能體系化、成建制地培養和輸出人才,再雄偉的商業構想都只能是紙上談兵。” 云味館打造可持續商業系統的關鍵是成立米線學院。米線學院主要由加盟商學院、店長及儲備干部分院兩大部分構成,共計近百門課程。 旨在培養員工對待工作的良好姿態: 遲煥濤分享了成立米線學院的初衷:米線學院剛成立的時候經歷了許多困難,同時也是一種成長。 最開始遲煥濤認為米線學院就是負責技能培訓,后來發現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通過對比發現,海底撈員工擦桌子的效率是云味館員工的五倍,這其中的差距不是技能問題,也不是專業度問題,根本的問題在于員工內心沒有動力,對企業沒有認同。 于是云味館更改了米線學院課程,培訓只在門店實施。 米線學院只做兩件事,一是價值觀的培養,二是方法論。 讓員工學會如何更好更快地做一件事,而不是學會這件事。所有管理教育理念都不是想要員工成為什么樣子,而是員工自己想成為什么樣子,自下而上是教育的核心。 米線學院的課程都經過不斷的打磨,沒有專職的老師和院長,所有導師都是外聘或者內部競爭產生。 除了心靈成長外部導師以外,內部的課程都由員工自下而上授課,心靈成長的課程結束后,原先三個月過不了崗位考核的員工,7天就通過了考核。 遲煥濤發現,員工通過不了崗位考試,是因為沒有動力。當員工心中有了夢想,有了對企業的期許,技能的學習就成為了次要問題。 米線學院旨在培養員工對待工作的一個良好姿態,通過引導、支持和幫助,讓他們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考察員工的6個關鍵詞: 如何將對價值觀的培養量化到具體的課程之中呢,遲煥濤接著講:“價值觀來自群眾,又回到群眾中去。我們通過與員工進行討論來了解他基礎的價值觀,在大量討論中總結出他心目中的持續奮斗者所具備的畫像和定義。 舉例說,我們提出問題:他心目中的持續奮斗者是靠什么樣的品德走到現在,未來要依靠什么樣的品德走下去?員工的回答中出現最多的詞匯便是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再進行多次討論之后,云味館總結出6個關鍵詞: 務實?要有夢想,但不能眼高手低,腳踏實地才是做事的正確姿態。 求真?在接受正確指導的前提下,積極追尋事業和生活的本質。 自律?嚴于律己,約束是自由的前提,自律是獲取知識的前提之一。 堅持?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 學習?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不可能進步的。 改變?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環境,你就必須改變腦中的思想。這6個關鍵詞是普遍被大家所認同的、具有正面意義的價值觀。 以這6個關鍵詞為維度,從員工的熟人那里開始詢問核實,熟人眼里他的特質是哪些,如果是相符的,那么他的價值觀就是真實的、正確的。 那么,價值觀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的話如何考察呢,云味館有決策委員會,從業績和實際表現的打分兩方面進行。 價值觀的表現,不在口頭上,而在實際工作的細枝末節中,決策委員會對6個維度進行各自打分,分數太低則找教練輔導,分數優秀則匹配到更好的崗位。 企業文化:從使命到愿景 管理體系中的文化培訓,是對企業文化的傳達,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是企業長青的重中之重。 遲煥濤對企業文化的認知,有一套非常獨特又深刻的邏輯。他說:“企業文化最重要的是愿景、使命、價值觀,之后才是組織戰略等等。” 考核店長的兩個維度:業績和價值觀: 文化一定是融入個人血液的東西,是融入骨髓的東西,是不假思索的做事方式。 因此,每個員工在工作中的方式和表現,代表的是他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認可程度。 企業雖知道文化的邏輯,但是大部分在文化落地上還是有一點問題的,往往都是我們創業者、創始人、或者部門高管對使命、愿景、價值觀非常理解,對于如何把文化落地,理解就有偏差。 云味館對店長的考核從兩個維度進行:業績和價值觀。 這里的價值觀就不再是個人的價值觀,而是管理層人員所代表的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如何體現呢,就是從企業使命到企業愿景的實現過程中,它所具備的特征。 企業長青的核心原因是它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解決了一定的社會痛點問題。 從內部而言就是企業使命,從外部而言是企業愿景,愿景是使命到達之后外部給你的回饋。 大愿景和小愿景互相印證: 云味館的使命有點像豐田的經營環形。 豐田的經營環形是一個閉環,左下角是盈利模型,右下角是有序經營,里面就包括如何讓員工心靈成長、技能成長、幸福生活,還有內容確保;頂上就是社會責任,是對外的。 作為餐飲的創業者,要問自己想做一個怎樣的企業,是一個滿足自己興趣的企業還是一個愿景很大的企業。 想做一個大眾的連鎖,若只是一味追求個人興趣,就無法做大做強。 遲煥濤說:“大眾連鎖就是為大家提供剛需的產品,而我們自己的匠人做酒、做農莊什么的,都是比較小眾的,這是一個背道而馳的東西,所以愿景特別重要。” 要讓企業的愿景和使命與員工的小愿景互相印證,才會發生巨大的化學反應。 一個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是逆流奮進的;而一個沒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只能是無舵之舟,隨波逐流。
閱讀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一年少賣1378噸,周黑鴨被絕味超越,鹵味市場應該如何立足?
商務合作轉載聯系:13331083197(同微信)
想看更多實用指南 請購買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月刊
雜志訂閱聯系:13331083197(同微信)
也可長按二維碼付款訂閱,僅僅2步即可完成,當天支付隔天快遞
2019年雜志全面升級
各類火爆餐廳案例、營業額倍增技巧、人才管理思維
看趨勢,看風口,培養跨界整合的能力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