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北京的一個煎餅攤,單個售價高達20元,有人為了這口煎餅,甘愿等上2小時。大爺首創路邊攤排號系統,150個號派完即止。
30年時間,他成了北京第一網紅,還上了人民日報的官方推薦……
◎ 本文授權轉載于微信公眾號:小巷尋味(xxxw681)
清晨六點,
大爺和老伴推著小車,
往友誼醫院門診樓的十字路口走來,
一頭招牌白毛在風中飄蕩。
小車剛剛停穩,
早已在原地等待的人兒蜂擁而上。
大爺一邊派著號碼牌,一邊吼:
“不用排隊啊,
你要排也找不著隊,剛來的都拿號!”
比起大爺的熱鬧,
一旁的老伴顯得分外安靜。
舀起一勺濃稠的面糊,
攤成一塊厚實的餅皮。
翻面、刷醬,
撒上大把的花生餅和芝麻,
鋪上又硬又厚的薄脆,
卷好對半切開,
收錢,交貨。
2017年,
是大爺在街頭賣煎餅的第30個年頭。
從永安市場開始,
到現在友誼醫院門診樓的十字路口。
除了每年的年三十和年初一,
其余日子的早晨,
都能看到他的白發在風中飄搖。
每天六點到十點,
攤子前始終排著長長的隊伍。
不少人愿意為了這口煎餅,等上兩小時,
在寒風呼嘯的冬日,
趁著煎餅剛出爐的熱乎勁咬上一口,
覺得人生自此滿足。
甚至有老人出門幾個小時沒回家,
家人擔心老人遭遇意外,出門尋找,
才發現老人正乖乖排在煎餅攤的隊伍里,
等著買煎餅。
隊伍人數太多,
常常不小心就把路給堵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大爺首創了路邊攤牌號系統,
每日只派150個號,
派完即止。
哪怕單個售價高達20元,
依舊供不應求,
稍微晚到一點,
可能就會與美味無緣。
沒嘗過的路人覺得價格略高,
問在等煎餅的人味道如何,
大爺直接一句話打回去:
“ 你不吃我的煎餅是你的錯誤
你吃了我的煎餅再不來,是我的錯誤。 ”
大爺并不是個與時俱進的人,
直到現在依然沒有自己的手機,
更別說有計劃地宣傳推廣。
但這30年間,
他不僅成為了北京第一網紅,
被網友稱為現實版煎餅俠,
還把煎餅攤成品牌。
甚至,還上了人民日報的官方推薦,
讓大批網友們目瞪口呆。
在北京,只要提起白毛煎餅,
大家都清楚知道是十字路口那個,
頂著一頭白毛的煎餅大爺。
全年只休息兩天,
于他而言,在路邊擺攤,
并不是生活所迫,而是一種愛好。
“我覺得我就適合攤煎餅。
人家愛吃煎餅,我做點煎餅;
滿足人家的需要,我也有經濟來源,挺好的。”
對于熱愛的事情,
自然樂意去研究,
怎么樣將一塊小煎餅做到極致。
通過一次次的試驗,
選出最合適攤煎餅的綠豆面和小米面,
調出咸香適宜的醬料,
為了防止餅口感粘牙,
爐溫得控制到200度以上。
炸薄脆非常考驗火候,
炸不透發艮,炸過了發苦,
中間度量的把握,
全憑30年間的經驗。
1987年開始擺攤,
老伴負責攤煎餅,
大爺負責炸薄脆。
大爺話多愛嘮嗑,
一邊炸著薄脆,
一邊樂呵呵地嘮嗑說段子,白發在風中飄蕩;
一旁的老伴話少,
偶爾開口也就問問要不要蔥花和香菜。
但提起老伴,
大爺口中滿滿都是驕傲:
在大爺口中,老伴是領導。
煎餅做的好吃,
大爺說是因為領導的手藝好;
大爺炸的薄脆好吃,
他說是領導創作的方子好;
煎餅里加的炸花生和芝麻別致,
大爺說是因為領導神奇的腦洞。
總之就是,
好的都是領導的。
因為熱愛,
且有能相互理解的伴侶,
從未覺得擺攤煎餅是一件苦差事。
早晨不出攤,
總覺得渾身難受,
日子里都像少了些什么。
甚至說,
一天不來頭暈,
三天不來可能都得生病。
和領導一起擺煎餅攤,
早已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趣事。
每天做著熱愛的事,
不需要考慮未來如何,
不考慮如何將影響力擴大。
三十年如一日,
也不是因為所謂毅力過人,
也不是為了傳說中的10000小時定律。
專注而熱枕地,
帶著愉悅的心情,
將愛好玩出了花。
誰敢說,
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
– END –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提升外賣業績的運營秘籍
▼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