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薄
編輯 | 喬祎
勺子課堂真實案例 品牌:東江廚岸 第12期廣州外賣課學員 坐標:惠州
課程前后對比
課前:日單量不到 5 單,外賣營業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VS
課后:不到 2 周,日單量即增長到最高 30 多單,平均翻了 5 倍多,營業額提高 10 倍左右
這座離深圳很近的小城,是東江客家菜最流行的地方之一。去年 4 月,戴生開了“東江廚岸”餐廳,針對本地市場,主打經營客家菜的“惠州口味”。7 月,在門店經營走入正規后,他開始經營線上外賣生意。
▲惠州特色
過去,戴生覺得外賣市場太過“混亂”。剛開始,他覺得外賣和堂食一樣,做得好、大家看的到,就一定有人來光顧。但是花了不少錢在平臺上做競價排名,卻一直收效甚微,每個月的訂單都少得可憐。
難道是曝光力度不夠?戴生把最受歡迎的快餐品類加入了菜單,結果訂單只增加了幾筆,客單價還從平均 60 多元被拉低到不到 40。每天大約 200 元的付費推廣花費都賺不回來,這讓戴生絲毫看不到希望。一氣之下,他干脆關了外賣,半年都沒有再動。
直到他的新門店準備開張,選址正好在一片外賣特別火爆的商圈里。如果還是不做外賣好像有點浪費,因此,他決心取取外賣生意經,看看好方法都是怎么做的。
戴生說,這一學打開了新天地,原來外賣與門店經營大不相同,每一個環節都有邏輯可循。從線上很容易獲得直觀的銷售數據,包括對手的情況也了解得一清二楚。比起門店經營,可以更快速地發現自己的不足。
只用了不到2周,東江廚岸的外賣店就擺脫了過去“沒訂單”的尷尬局面,而戴生說,他調整的思路其實很簡單:
分析競爭對手,保優勢打弱點
惠州的客家菜餐廳有很多,外賣做得好的也不少。自己在市場中處于什么位置,該從什么方向有所改進?過去,礙于實體門店相對封閉,想要全面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比較困難。所以,戴生更多是悶頭做好自己。
但外賣則不同,具體的數據就比門店情況容易了解得多,評分、訂單數量、每道菜的銷售情況,包括顧客對服務的滿意和吐槽點,全都清清楚楚。用對手的情況和自己的做對比,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競爭中處于什么段位。
分析競爭對手的情況,戴生是這樣做的:
1.在周圍同樣做客家菜比較好的餐廳里,找那些外賣評分比較高的店,然后記錄對方的數據,包括賣什么菜、每樣菜的價格和銷售情況,看看自家有沒有這些菜、價格和人家比是高是低;
2.找到那些銷量不好和顧客批評評價比較多的菜,比如說收到時“已經涼了、口感不好”的燜魚,這一類就不用放在自家菜單里了;
3.把那些賣得好的菜都親自點一份,和自家的做對比,看看口味、外觀有沒有差;同時也看看對方的包材用的都是什么樣的。
對比之后,戴生覺得自家菜的口味、外觀都不差,價格反而平均還要更低一些。而且其他餐廳大多都用凍品做原料,自家則堅持用新鮮食材。這讓他找回了信心。
在他看來,對手試過的錯可以“引以為戒”,同時保持自己新鮮、便宜的優勢,打更低的價格、更高的折扣,就更容易走在前面。
▲更低的配送費,更大的優惠力度
爆品突破口是找到“最熱關鍵詞”
外賣平臺背后積累的數據寶庫,其實隱藏著很多可以指導經營的東西。戴生就是利用平臺自有的趨勢分析,找到了自己的爆品,一下點燃了外賣店的銷量。
平臺自帶一項全網數據走向的功能,里面有全網菜品關鍵詞的趨勢走向。戴生說,他用了最笨的辦法,從最熱關鍵詞的排名中從上往下按順序,找到和自己菜系相關、排名最靠前的一道“神秘菜”。把這道菜當作自己價格戰的主打,以前這道菜的價格是 26 元,戴生就以 9. 9元的超低價向顧客推。
效果立竿見影:1 周時間,單量一下從一天幾單漲到了 30 單,10 單里有 9 單都會點這道菜。而當時正值“神秘菜”原料價格很便宜的時候,即使以 9.9 元的超低價,算下來居然還不算虧。
而且 3 周之后,即使點這道菜的顧客減少了,訂單總量也并沒有減少,也有顧客因此發現了這家新晉外賣店,成了東江廚岸的常客。
▲現在的美味
爆品幫助店面獲得了流量,銷量、訂單、評分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店鋪的數據變好看了,在平臺的曝光、搜索排名都更靠前。其實,這道菜之前也在門店的菜單里,只是戴生沒想到,背后的潛在市場有那么大。
積累自己的“線上信息源”
但外賣平臺可利用的信息畢竟有限,而且很難完全利用起來。對于戴生來說,他更想從顧客下手,把他們變成自己的“線上信息源”,給出更多評價和建議,畢竟只有他們滿意,才會有更多的訂單。
而且相比門店經營,線上社群會更容易暴露問題。做得分量少了、口味不喜歡,在門店消費的顧客可能不會明說。但是放在線上,一點不足都可能會招致差評,顧客的不滿會更直接地表達出來。
之前,東江廚岸其實就把來門店吃飯的客人拉在一起,組建了微信群,但一直不知道怎么用,也沒有人說話。現在,戴生計劃通過各種活動讓社群活躍起來。在這一方面,他做了這樣的規劃操作:
1. 不定期以抽獎形式發放代金券和獎品,讓顧客來店里取。離店太遠的顧客就不大會來店里取小獎品,所以來的都基本是周邊較近范圍內的顧客,他們就是外賣店的潛在用戶;
2.針對他們進行一對一聯系,引導好評、售后消除問題都更快速直接。這樣更容易拿到優質評價,提升排名;
具體的優惠力度還在測試中。但戴生已經有了更長遠的想法,讓顧客在社群中活躍起來只是第一步,在積累到一定體量后,他還有這樣的計劃:
1.和周邊店鋪合作,客人在餐廳的消費可以和周邊商鋪的優惠聯動,比如餐廳消費享理發、便利店折扣等,大大提升活躍度,也是一個獨特的體驗;
2.在免費社群基礎上建立付費入群的VIP會員群,積累忠實顧客,發放折扣更高的優惠。對他們定期做問卷調查,以此了解顧客的愛好和需求,進一步調整自己。
現在,東江廚岸的微信群里不再總是沉默,開始有了活動和發言帶動。戴生正在測試一個優惠力度平衡點,既不用花費太多的折扣,又能調動顧客積極性。線上社群運營幾乎不需要什么花費,但活躍起來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從過去日單量不到 5 單,不到 2 周時間,東江廚岸外賣店的日單量就達到 30 多單,營業額猛漲 10 倍。目前,線上的社群數量正在逐步增加,活動也正在測試平衡點。戴生現在倍感有信心,對于即將開業的新店來說,這些運營線上信息指導經營的妙招,都會幫助它在那個外賣火爆的商圈里,做出更好的成績。
常常聽人說
外賣開店最重要的不是選址
只要平臺維護好,產品做好就可以了
外賣品牌擺脫了對人流量、“黃金地段”的依賴
不意味著你可以隨便找個便宜的地兒開工
那么做外賣,如何選址呢?
本次公開課,勺布斯帶你攻破選址難題!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勺子課堂APP與500萬餐飲人一起學習餐飲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