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后火鍋業復蘇調查報告》:餐飲下半場有6個新趨勢




    今天,中國飯店協會火鍋專委會主辦,《火鍋餐見》協辦的“全國火鍋業復興大會”在成都召開。


    鍋圈食材供應鏈董事長楊明超、撈王火鍋CEO廖志偉、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魯西肥牛董事長李思霖、周師兄大刀腰片掌門人周到等品牌負責人,都將針對火鍋復興做精彩分享。


    本文是《火鍋餐見》創始人、主編孫巖巖在此次大會上分享的精華摘要。其他嘉賓的分享也會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549 


    01
    疫后火鍋回升最快
    70%受訪企業生意恢復了5成以上


    受疫情重創的餐飲業正在慢慢復蘇。以五一小長假為拐點來看,多數餐企業在五一迎來了客流小高峰。

    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五一期間對全國餐飲企業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回收到205份樣本)數據顯示:

    參與調查的餐飲企業復市率達到85.37%,
    營業額平均恢復至同期56.86%
    客流量達到上年同期的60.45%
    市場逐步回暖。
    其中有6.29%的餐企營業額實現了同比增長,
    成為疫后經營恢復的領跑者。
    40.57%的企業營業額恢復至六成以上


    在參與調查的已恢復營業餐飲企業中,火鍋企業相較上年同期,營業額回升最快,已至上年同期69.62%。

    火鍋企業相較4月日均增長為22.31%,成為消費增長熱門業態

    《火鍋餐見》對火鍋業近期的復蘇情況也進行了調查,(回收到500份問卷),數據顯示:

    94%的受訪者,基本在4月中上旬之前就全面復市;

    點擊可放大(下同)

    五一小長假期間,63%的受訪者表示,生意遠不及往年同期;15.35%的達到往年同期水平;2.48%的高于往年同期。


    截止到5月15日,受訪餐企整體的生意恢復情況,只有5.94%表示完全恢復,仍有29.21%的餐企生意恢復不到5成。也就是說,有70%的餐企生意恢復了5成以上。


    在從疫期到現在,門店進行了哪些調整,數據里顯示,23%餐企進行了部分關店;57.92%的餐企進行了部分裁員也有19.8%的餐企做了新的品牌項目規劃。


    據《火鍋餐見》觀察:相比一二線城市,沒有較多政策對復工限制,小鎮餐飲恢復得較快。(相關閱讀:單店日收1.5萬;營收同比增20%;這類餐飲率先復蘇了)


    02
    “后疫”時代的火鍋
    有6個新趨勢


    疫情給整個餐飲業按下了暫停鍵,整體的消費環境和消費習慣經過長達3個月的改變和適應,勢必對業態發展形成蝴蝶效應。

    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看清前路。

    如果沒有方向,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散步,如果有明確的方向,那每一步都是跑步。

    方向感的前提,是對生存環境和行業趨勢的準確預判。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后疫情時代的火鍋會發生哪些變化。


     1 

    人均40-80元的平價火鍋,強勢崛起


    疫情至今,我們的老大哥海底撈一直熱度不斷,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漲價又道歉。

    當然還有西貝漲價又道歉,這就是最好的證據,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大家都沒錢了,這就是目前的餐飲消費環境。

    消費降級,但不是說花錢更少,要求更少,而是消費更加理性了,更加注重性價比了。顧客傾向于花更少的錢,卻要更高的品質和服務。(相關閱讀:消費降級下,5招教你做極致性價比!)

    魯西肥牛的董事長李思霖也持相同觀點。

    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說,今年,中低端消費會更有市場,為此,他們啟動了40元左右的火鍋菜項目。

    香天下在今年下半年要走性價比路線,客單價下調20%。創始人朱全說,人均40-80元的火鍋會成為主流。

    而且,今年有料鍋底會迎來發展風口。因為鍋底有料,它更符合當下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相關閱讀:“有料鍋底”迎來發展風口)

    鍋底里面,符合健康養生趨勢的番茄鍋也會脫穎而出,據調查顯示,2018年-2019年,番茄鍋一直呈上升的趨勢。


     2 

    存量經濟時代,效率為王


    疫情讓所有老板對于效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試想一下:在同一個行業,你也剩100萬,我也剩100萬,誰將活得久?


    一定是效率高的公司。


    近日,去年才上市的九毛九,宣布將北京、天津、武漢等客流量較少的門店關停,就是為了縮小管理半徑,提高管理和運營效率。

    目前,中國的增量經濟時代,正在變為存量經濟時代,存量經濟時代效率為王。

    餐飲下半場側重的是性價比,性價比背后也是效率。(相關閱讀:重磅 | 下半場怎么干?來看看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等14個品牌的作戰計劃!

    就像香天下朱全所說,把客單價往下調20%,得從提高內部運營效率中要效益。

    魯西肥牛改革后廚,原來60%食材需要后廚加工,現在80%以上的產品為標準化凈菜(洗、切、配好的)供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消費者要求的性價比,倒逼餐企提高效率。

    你的人效、坪效有沒有做到最大化,還有沒有優化的空間?是每個老板需要反思的。

    在消費降級的周期里,自然需要符合周期特性的商業模型和運營系統,品牌溢價會被嚴重壓縮,而你能押注的更應該是效率增益。

     3 

    數字化進程再提速


    效率的本質就是擁抱變化和技術,表現之一就是數字化,無論是餐飲門店自建的私域流量,還是精細化管理,都離不開數字化建設。



    今年開始,很多餐飲品牌也都在講——數字化才是餐飲發展的重要戰略。

    在餐見君進行的“下半場怎么干”的深度報道中,多數老板都提到數字化的概念。

    餐飲數字化,說白了就是在大數據驅動下的精細化運營,可以精確到每一個細節,它將成為餐飲運營最重要的紅利來源。

    具體表現在:

    根據大數據對目標客群的畫像,不同區域和商圈,提供不同的產品、采用不同的價格體系,不同的營銷策略;

    分時段、分層次、分人群精細化運營;

    全渠道曝光、引流;

    建設自己的品牌公眾號;

    應用智能SaaS;

    打造自己的會員系統,打造自己的社群;

    借助小程序,And so on

    當然,它還包括后端的數字化,比如采購等供應鏈環節上的優化;研發方面的數字化。


    未來餐廳或許不再需要自己去想破頭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發,而是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來獲得更好的菜品研發能力。

    當下,平臺的流量紅利已經被消磨殆盡,而數字化的紅利才初探苗頭,那是一個更大的平臺。


     4 

    火鍋外賣呈兩極分化


    疫情狠狠推了一把火鍋外賣。

    原本屬于不太好做外賣的品類,這次疫情期間,尤其在川渝地區不僅爆火,還做得風生水起。(相關閱讀:10天賣掉30000份外賣,川渝火鍋人做對了什么?)

    疫期,小龍坎“每天訂單是疫情前的5倍左右,營業額是10倍左右。大龍燚更是傳出“外賣爆單,管理層開車送外賣”的消息。

    此外,蜀大俠、劉一手、周師兄等一眾火鍋知名品牌,都推出火鍋外賣,盒馬也推出了火鍋鍋底以及凈菜套餐。

    據《火鍋餐見》疫后火鍋業調查顯示,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人們開始復工復產,火鍋外賣的單量不斷下降。

    以廣州珠江新城社區火鍋外賣為例,海底撈、鍋sir和淘汰郎,4月單量相比3月均有大幅下滑。

    總體來說,外買單量下降,不像疫情期間沒那么瘋狂了。

    未來,火鍋外賣會出現兩級分化:

    一方面服務能力好的,高端火鍋外賣會持續發展進化。甚至會誕生出一些黑馬品牌。

    另一方面,客單價低,品牌服務能力差,這類市場會越來越小,就比如疫情下,很多商家把火鍋外賣做成冒菜外賣。

    對于商家來說,要不要繼續做外賣?就看自身的實力、服務能力。(相關閱讀:未來火鍋外賣有3個賺錢方向


     5 

    餐飲零售化,迎來黃金發展期


    與此同時,火鍋底料、半成品銷售迎來黃金期。

    疫情期間,我們發現跟火鍋相關的火鍋底料、自熱小火鍋在網上賣到脫銷。還有很多品牌也開始銷售火鍋食材,開發零售產品。

    比如:
    大龍燚新零售產品,疫期銷量同比2019年提升了300%;
    海底撈開始做生鮮直配,推出了到家方便菜肴;
    魯西肥牛全員銷售牛肉;
    大渝火鍋籌備火鍋食材超市,6月份2家新店面市;
    譚鴨血推出了自熱的牛肉面;
    陳記順和開始賣牛肉、擔擔面;
    八合里海記要將90%的產品搬到線上
    ……


    朝天門、珮姐等也都紛紛表示,未來會對火鍋凈菜進行更多的探索。

    經此一疫,加速了火鍋餐企的新零售之路。

    半成品生鮮市場,或將迎來一輪黃金發展期,而火鍋供應鏈端或許也會被倒逼改革。


     6 

    私域流量,爆發驚人威力


    當整個餐飲市場停擺時,有一些餐企依靠會員的儲值和復購,做外賣和食材、半成品銷售得以回血,成功續命。

    我們發現:疫情期間,外賣做得好的,疫后恢復快的,都是私域流量經營得好的餐企。

    《火鍋餐見》曾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餐廳,它已經經營了幾十個社群,這幾十個社群的訂單收入和它店內客人消費的收入基本持平。

    蜀大俠的創始人江俠就表示,疫期微信公眾號的秒殺券包活動,讓他關注到了私域流量線上成交的重要性,幫助蜀大俠迅速調整營銷戰略。

    餐飲下半場,會員成為餐企的核心。我們要從經營產品為核心,變為經營人群(用戶數據)為核心

    顧客才是企業重要的資產,是永恒不變的要素。

    經營人群,門頭戰略開創者余奕宏提出一個概念非常好,所有老板腦子里得有一張表,兩條線。


    假設:一個餐廳用戶每次消費200元,一月兩次計算,全年24次,這個客戶的年價值就是4800元。時刻裝著這個表,就不會忽視每一個上門的顧客了。

    兩條線就是會員線、粉絲線。

    如果現在你還沒有自己的會員管理系統,就應該反思了。今天小程序和微信旗下的矩陣產品,更是將社交鏈和內部的會員鏈接。

    會員經營的是生意,粉絲經營的是關系與情感。因為產品好模仿,好復制,而關系無法被復制。

    同時,今天建立品牌主要來源于粉絲的口碑,當你的品牌擁有一批鐵桿粉絲,就意味著你有一批不拿薪水卻能幫你營銷的“品牌傳教士”。


    小結




    風調雨順、高歌猛進時,我們往往把紅利當成自己的努力,只有遭遇困境時,我們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實力。

    疫情讓我們更好地審視自己,檢討自己,認清自己。也讓我們重新認識和了解消費者、與市場競爭。

    當下,很多餐飲人面對不確定性會感到慌亂。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什么,但其實,餐飲市場再怎么變,餐飲的本質并沒有變。

    牢記李嘉誠的這句名言:就算天塌下來,你也要有一個業務怎么都要賺錢的餐飲行業,就是緊抓餐飲的本質,這是你的底盤只有底盤扎實,做其他動作才能增強競爭力。

    希望我們火鍋業的老板們,對市場和趨勢有準確的判斷和認知,對自己有清晰的目標和方向 ,希望我們都能從這場疫情的涅槃中重生


    ps:本次“復興大會”所有嘉賓分享的精彩內容,接下來都將在公號上呈現,敬請關注。


    精彩內容預告


    鍋圈食材供應鏈楊明超董事長:火鍋食材超市如何贏在效率運營


    上海撈王火鍋CEO廖志偉:是什么在支撐撈王復工就排隊


    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魯西肥牛董事長李思霖、周師兄大刀腰片掌門人周到等,對話解答如何讓我們恢復得更好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txg13333832182





    往期精選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但機會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


    想“五一”生意火爆,

    現在就要想好引流高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19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26日 09:09
    下一篇 2020年5月26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