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企業港股IPO的夢該醒了嗎?

    出品  |  餐飲投融界( ID : canyintrj )

    作者  |  孜析


    2018年9月20日和9月26日,美團與海底撈相繼在港交所敲響了開市銅鑼,再度增強了內地餐飲企業赴港上市的信心。


    在過去,餐飲領域一直被視為傳統落后沒有高科技概念的行業,難以進入資本的法眼,而近幾年來,這一現象開始轉變,餐飲行業也在逐漸開始進行資本化運作。而上市這條路,無疑是很多餐飲企業所夢寐以求的。




    2018年,對于資本市場來說,似乎并不是能讓人滿意的一年,流入一級市場的資金大幅減少,“錢荒”是很多機構都面臨的問題。餐飲企業普遍感到融資困難,其中許多品牌面臨債務違約的危機,更有甚者直接關門倒閉了。


    但是,一個具備發展潛質的餐飲企業如果能通過港股上市募集到資金,在這個資本寒冬,就能夠很好的儲備過冬的“糧草”,為企業未來的長期發展爭取主動權。


    那么,赴港上市對于餐飲企業到底有怎樣的誘惑呢?




    上市阻力小


    從全球三大市場表現來看,A股IPO審核越來越嚴格,美股上市費用高昂且手續繁瑣,更有語言、法律等方面的差異橫亙于前,往往會讓餐飲企業感覺“可望不可即”。在這樣的情況下,港股市場的相對優勢和吸引力則更加突出。此外,由于香港的地理位置及融資多樣性等特點,港股市場是全球范圍內最成熟的資本市場之一,資金進出非常自由,受到不少國內餐飲企業的追捧。


    融資能力強


    此外,港股IPO時,定價是不受干預的市場定價,沒有融資數量的限制,像美團和海底撈這樣餐飲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有可能獲得進一步估值溢價,這對于企業的創始團隊來說,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而且,由于“一國兩制”的政策,讓香港更容易匯集來自全球的資金支持,這就為赴港上市的餐飲企業增強了再融資能力和機會。




    “同股不同權”


    在今年的4月30日,修訂后的香港主板《上市規則》生效,其中正式放開了“同股不同權”制度。“同股不同權”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是較為成熟的制度,即指一般股東一票一股,但公司少數高管可以實現一股數票,能夠幫助管理層以少量資本控制整個公司的運作,以免被資本“掃地出門”。而這正是那些苦心經營大半輩子的餐飲人最為看重的控制權。


    品牌“增值”


    當然,選擇在港股上市后,在品牌的塑造和傳播方面,還有一定的“增值”。作為為數不多的港股上市餐飲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品牌在國內乃至國際形象,也能夠增強供應商、加盟商等合作伙伴的信心。同時,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謀求出海之路,而在港股上市,有助于其面向全球市場、在更高層次上開拓業務。


    從以上來看,赴港上市確實能給餐飲企業帶去很多好處。但是,港股真的就是那么好來的嗎?




    “破發”頻現


    在行業獨角獸扎堆選擇赴港上市的同時,港股市場卻頻頻出現“破發潮”,餐飲企業也難以幸免。


    9月20日,美團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定為每股69港元,開盤后美團股價漲5.65%,報72.9港元,市值達到4003億港元。但是好景不長,9月24日,美團點評在港股市場大跌4.3%,股價重回69港元的發行價,而這一價格在9月26日一開盤,即跌破69元發行價,宣告破發。


    上市之后的兩個多月時間里,美團的股價起起伏伏,但總體呈現著下跌趨勢,甚至一度下探到49.45元/股。破發,對于美團來說,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了。


    無獨有偶,9月26日上市當天,海底撈發行價為每股17.80港元,發售股份4.245億股。上市當天,海底撈股價最高漲至19.64港元/股,但是當天下午4時收盤時,海底撈股價回落到17.82港元,僅漲0.11%。


    而9月27日,海底撈收盤價為16.92港元/股,跌破發行價17.8港元/股,比前一日最高市值1040億港元縮水144億港元。時至今日,海底撈的股價仍處于破發狀態。


    之所以餐飲企業赴港上市難逃破發厄運,業內認為:主要是因為資金過于集中于美團海底撈這樣的明星新股,原本以穩健著稱的港股估值開始被過分炒高,“泡沫”在慢慢的變大。而上市后的餐飲企業實際盈利能力并不足以支撐其過高的估值,這對于“破發”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系統風險大


    除了“破發”風險以外,內地市場有漲跌停板制度,即漲跌波幅如超過某一百分比,有關股份即會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時間,但是香港市場并沒有此制度。此外,根據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證監會在咨詢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后指令,否則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所不得停市。也就是說,如果某只股票遭遇沖擊時,可能會“跌跌不休”,這對于抗風險能力較弱的餐飲企業無疑是致命打擊。


    物有兩面,在享受外匯資金自由流動紅利的同時,與內地A股市場相比,海外資金的流動與港股價格之間表現出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在港股上市的企業受到全球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變動導致的系統風險相對更大。


    總結


    對于很多餐飲企業和其背后的資本來說,IPO好比是一條超車道,能夠較為快速實現變現退出,同時也能夠將競爭對手遠遠甩開,有機會幫助自己成長為行業獨角獸。相信幾乎所有的餐飲企業創始人胸中都氤氳著對上市的憧憬,而港股IPO作為所有上市選擇當中較為便利的一個通道,越來越受到關注。


    但是,當赴港上市的風越刮越盛的時候,有必要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多角度的分析其中利弊,而不是盲目跟風。否則,辛苦建立的餐飲品牌,很可能被淹沒在資本大潮中。


    – END –


    關注公眾號,回復「報告」免費獲取

    《2018年10月中國食品與餐飲行業投融資報告》完整版




    更多精彩內容查看:


    聚焦餐飲供應鏈變革,2018窄門學&番茄資本年會即將開啟

    對話馮衛東:投資企業前,對人的判斷和考察應該放在第一位

    馮衛東:餐飲投資“有路可退”,黃金時代才剛剛到來

    報告 | 弘毅10.26億收購新辣道,美菜網完成超50億元融資,10月餐飲行業有這些大事

    絕味9000+門店80億零售規模背后的五大秘訣

    干貨 | 餐飲行業投資機遇解讀

    把錢投給P2P,不如投給這個正在爆發的行業 | 報告


     ↓ 點擊閱讀原文,申請融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89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0日 17:31
    下一篇 2018年12月10日 20: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